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啪......”

茶碗摔碎的声音在房中响起,随后又传出一阵“哗啦啦”的声响。

屋门外,张吉和几个下人都垂手而立,不敢作声。

好半天,屋里的响动总算停了下来,张吉这才敢伸头往屋里看了眼,只看到魏广德坐在太师椅上,“吭哧吭哧”还在喘着粗气。

张吉是知道魏广德发什么火的,今天邸报送来以后,张吉就感觉到要出事儿。

果然,邸报交到魏广德手上,他就生气的开始骂人了,之后又是摔东西又是打翻书架。

魏广德是真的被气着了,因为他看到最新的邸报,并没有看到高拱继续整徐阶,然后京官在徐阶和张居正的煽动下再次上演倒拱的一幕,而是朝廷下旨,让巡海水师撤回各自省份,严守各省海港要地。

不仅是把他预想中的南洋水师给拆掉了,水师提督、广西总兵官俞大猷又被一撸到底,打发回家听候差遣。

魏广德以为高拱只会把目光放在文官集团里,倒是没想到高拱把手伸进了兵部。

“张吉。”

“老爷。”

听到魏广德叫他,张吉连滚带爬进屋,直接跪在屋里。

“跪什么跪,起来。”

魏广德这会儿火气正盛,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

“是。”

等张吉起身,魏广德才对他说道:“马上派人给福建那边送信,还没起航的商船先都给我停下来,沿海那边说不得要变天。

如果手上积压的货物太多不好处理,就送到月港去,总能盘活一些银钱出来。”

“是,老爷,我这就安排人送信过去。”

张吉急忙答应下来,就要往外走。

“等等,记得告诉他们,最近都给我老实些,出了事儿,谁都保不住他们。”

“是是,我这就马上派人去通知。”

张吉急忙说道,看魏广德没有继续说什么,这才急匆匆跑出屋去。

大明开海这样的大事儿,魏广德自然不可能不插手,这里面可是真金白银的利益。

不到百条商船的出海资格,说是交给福建商人分配,但是其中十条船就落在和魏广德有联系的商会手里,而且这批船走到路线自然也不是朝廷准许的东西二洋,而是走倭国的路线。

这一时期,因为日本盛产黄金白银,千里迢迢跑到东亚来做生意的西方商人主打的航线就是东南亚到倭国,中间也会收集大明的商品。

真正给他们赚钱的航线,其实就是前往日本,把船上的商品交易出去,换成黄金白银和铜料等贵重金属。

明朝开海,三令五申严禁商船和倭国做生意,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商船出海后除了东南亚的航线,就只能是往倭国跑,船引上名义是前往朝鲜贸易。

大明水师在福建周围可是有近千条大小战船日夜巡航于海上,这些商船出海也不是随随便便在地图上哗啦一条线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都是有标准的航道。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气象条件,还有水文、避开暗礁的路线等等。

要知道,从月港出发的海船都是有船引的,何时出港,何时回归都是计算好时间的。

走倭国航线,距离远比去朝鲜要远一些,所以船只就需要充分利用风向和海流的影响,在计划时间内抵达目的地完成交易。

倭国可不比朝鲜,那边也就是金银加一些土特产交易大明商品,而倭国可是直接用黄金白银和黄铜进行交易。

另外倭国还盛产硫磺,这在大明也是一种紧俏商品,主要是用来制作火药。

大明国内生产虽然有,但是产量不大,不能满足自身需要。

大明对外贸易的限制商品中,除了国内紧缺的铜料、生铁外,还有硝石,这也是大明左右包括朝鲜在内一些番邦的利器。

高下立判,只要能和倭国人交易的商人,是绝对不会选择和朝鲜做生意的。

魏广德为什么把大明在南方的水师都集中在福建沿海,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舰队放置在这里,南下北上都非常方便,特别是可以堵住一些和他抢生意的商船。

现在高拱明摆着要插手沿海水师,魏广德就不得不做一些防备,免得被人拿住把柄。

虽然名义上那些商船和他没关系,可也经不起深究。

不惹麻烦,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通过这件事儿,魏广德也意识到,就算他给那些好友写信,让他们谨慎小心做事,貌似也是无用。

人家直接用御史风闻奏事就把你给拿下来了,至少在调查期间先停你的职位,至于调查以后没有证据,那就等候吏部或者兵部另做安排。

大明朝的官职,一旦丢了,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

其实,这才是魏广德生气的原因,感觉高拱为达目的一点不讲究,这种卑劣的招数都用出来了,真真是叫人防不胜防。

他现在也没心思给马芳等人去信,去了也没用,人家要拿下你的职务,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魏广德在家里生气,北方千里外的紫禁城里,隆庆皇帝也在发脾气,不过他为的自然不是魏广德的那点事儿,而是在抱怨最近太医院调配的各种“调理”身体的药剂越来越没用了。

这些药剂可都是太医院在各处搜集和方士进献的秘方所调制,前些年功效还很明显,但是最近隆庆皇帝办事儿时,却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

或许是因为大臣们太能干,隆庆皇帝自认为不比他们聪明,所以他选择放权,让下面人处理事务,他只负责拍板即可。

当然,适当的控制朝中势力还是有必要的,一家独大要不得,容易出纰漏。

也正是因为把处理朝政的权利先后下放给徐阶、李春芳和高拱,这些年隆庆皇帝在后宫的日子那是过的相当安逸。

有能力极强的阁老们能将朝政处理得相当完美,他就可以将时间、精力放在后宫之中,尽情享受生活。

而且对于隆庆皇帝来说,他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美女都放入到后宫之中供他享用,为此多次因为挑选宫人和内阁发生矛盾他也在所不惜,实在是没什么事儿可做。

每次在他强硬要求下,内阁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至多就是拖延些时日,但总能满足他的需要。

不过这也带来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作为皇帝的他越发感觉到精力不济,毕竟就是普通人的身体,不可能一直源源不竭。

隆庆皇帝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可面对诱惑却又拒绝不来,而且感觉这是对皇帝自尊心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感到烦心。

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最不缺少的就是懂得投机的臣属,不管是内廷的太监还是外廷的官员,他们深知皇帝在此方面的需求,于是这些太监和大臣就联系专攻此道的郎中和方士,纷纷向皇帝进献秘方或者春药,以求得皇帝的赏赐。

这两年,隆庆皇帝已经彻底离不开这些药剂,他已经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只是最近,貌似这些原本有效的药剂似乎也越来越不行了。

“孟冲。”

“奴才在。”

“通知太医院,今日开始给朕上双倍的药剂。”

“奴才遵旨。”

大明朝的太监,特别是像孟冲这样的大太监,其实在皇帝面前是可以称臣的。

但实际上,所有的太监都喜欢在皇帝面前称奴才,好像这样显得亲近似的。

也许,这也是他们做内侍时养成的习惯吧。

隆庆皇帝要双倍的药剂助兴,孟冲心知这样使用肯定不好,可若是劝阻或者反对,后果必然是招致皇帝不满。

在这个时候,孟冲的地位也没有外廷以为的那么高,实际上面对陈洪在高拱的支持下,对他的位置那是虎视眈眈,所以他根本没有拒绝皇帝命令的勇气。

“你现在就去拿,拿到以后马上给朕送过来,今日轮到谁来朕这里......”

闲来无事,隆庆皇帝已经打定主意,既然没有更好的药剂,那就多吃点,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今日该安排谁来乾清宫陪他享乐。

孟冲急匆匆出了乾清宫前往太医院,路上就遇到陪着太子朱翊钧在皇宫里瞎逛的冯保。

太子在场,即便是司礼监掌印孟冲也急忙跪地给太子行礼。

朱翊钧没有多想,就让孟冲起来,然后带着人就要走,不过冯保这时候落在后面,关心的问道:“孟公公这是遇到什么事了,这么匆匆忙忙的?”

“陛下让我去太医院取药。”

孟冲也没多想,随口就说道。

“陛下身体不适?”

听到给隆庆皇帝取药,冯保第一反应就是皇帝身体有恙。

毕竟他仗着年轻,押宝是押在太子身上,所以听到皇帝要吃药,第一时间心中就是一喜。

“嗨,还不就是那种药。”

孟冲没想太多就说道。

“哦,平时不都是太医院配好送去吗?今日怎么要孟公公亲自去取,派个内侍去就行了。”

冯保一听,皇帝要的是助兴的药,也没了兴趣,拱手就要告辞。

皇宫里,皇帝使用这类药剂司空见惯,所以他也不感到奇怪。

“也不知是采买的药材药效不好还是怎滴,陛下最近都说那药用了不尽兴,这不今日开始要太医院进双倍的量,这不又招了两位才人过去伺候,要我去太医院催药,我就先走一步了。”

说着,孟冲头也不回往太医院方向走去,冯保还是冲着孟冲的背影拱拱手。

皇宫里采买的药材药效不好?

冯保心里寻思着,不过此时孟冲已经走远,他似乎感觉到什么,不过来不及多想,他就向着太子离开的方向追去。

宫里发生的事儿,做为大明首辅的高拱当然不知道,否则他或许会意识到不好,会放弃之前百般迁就隆庆皇帝的方式,极力劝阻皇帝大剂量服用药剂。

是药三分毒,象隆庆皇帝这样每日嗑药,还都嗑的是这类药剂,哪里可能不伤身体。

或许,在此时给隆庆皇帝找固本培元的药剂还能救他一命,可惜高拱并不知道这些事儿。

至少隆庆皇帝在外人看来还是龙精虎猛的样子,似乎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嗑药过量。

而现在只知道玩乐的太子朱翊钧更意识不到什么,他只知道过年时候父皇告诉他的话,他已经年满十岁,马上就要出阁读书了。

出阁读书,好可怕。

以后能管他的人,除了父皇,还要老师。

以后天不亮就要起来看书习字,每天不仅要听老师讲课,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太子朱翊钧虽然没有出阁读书,可冯保是内书堂出来的,自然知道祖制里关于太子读书的规矩。

在知道自己要开始读书以后,朱翊钧就问过冯保这出阁读书是怎么个情况,于是太子就被读书给吓到了。

可是他也清楚,这是父皇的命令,他这个儿臣也是不能反对的,所以他只能抓紧最后的时间玩乐。

以后读书了,玩耍的时间可就没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驰骋沙场、南征北战,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万里江山。

他深知“创业”艰辛,而“守业”更难,所以非常注重皇子们的教育,于是结合前朝经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子之道。

毕竟太子乃“国之大本”,未来会“继圣体而承天位”。

因此,其教育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为太子选师也格外慎重。

正所谓言传身教,只有老师德高望重,太子才能耳濡目染,习得其优良品性。

唯有对正统儒家教育有深刻研究的老儒生,才有资格入选。

同时,他们不仅负责教导太子才干知识,还要培养其治国理政之才。

于是经过数代的发展,内阁阁臣就成为太子老师的首选,因为他们出身自翰林,又在内阁辅政,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规定太子在满一定年岁后,需要脱离后妃和宦官们的抚养教育,他在洪武二年先设立詹事院,随后增加了左春坊、右春坊和司经局。

彼时,四个机构共同辅导太子,后同归詹事府。

不过,明朝教育太子的制度,还是在明英宗时期才确立下来,既是“其每日讲读仪,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升座,不用侍卫等官,惟侍班侍读讲官如,行叩头礼”。

那个时候,太子上午的时间被安排学习四书五经和史籍经典,下午需要去练习骑射。

实际上这套制度最先被用在明英宗身上,这套制度虽然圣旨发布,但却是时任内阁阁臣商议后确定的。

谁叫那时候英宗皇帝才十岁,根本就没反对的权利。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路过漫威的骑士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楚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