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361国事为先

松江府周围,也就是后世的上海,找到合适的港口位置,圈起来建城,依托港口建仓储和城市服务功能,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市。

甚至,可以按照后世城市规划的模式,充分兼顾卫生、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明全新城市的样板。

四九城虽然按照魏广德之前的要求,对城市排污渠道进行过整治,也让差役经常上街巡查,对不讲卫生行为进行处罚,但现在也只能做到表面光鲜。

除了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再到朝天门这一路是铺了石板路外,其他道路大多还是土路。

加之此时车马全靠畜力,满街的骡马,就算挂了袋子依旧有滴落的屎尿。

放到后世简直不能忍受,不过这个时代嘛,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京城还算是做的最好的了。

想到这里,魏广德就开始考虑其他需要着手解决的难题。

土地问题,其实是魏广德最容易解决的,原来那些有主之地,直接用官地置换过来就是了。

土建,那是工部的差事儿。

又是工部,魏广德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个往常最不被朝廷看重的衙门,在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貌似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历代朝廷对于工部的态度,除了给皇帝修陵寝,剩下就是修宫廷和河工了。

对了,明初这北京城也是重新整修过一番的。

顺着先前的话头,魏广德想明白后就继续说道:‘朝廷不可能同时开放多个口岸,不过再设立一个还是可以的。’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不管是谭纶还是江治脸上都浮现出喜色,嘴里不住说道。

“怎么,你们也打算参股海贸,准备也要个船引?”

魏广德多精明的人,马上就想到他们今晚的反常举动,于是笑着问道。

“呵呵,善贷,你当初在月港是大手笔,在我们都不看好的时候插手月港海贸,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别看大家说起你经商之事都是一脸不屑,可心底到底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江治乐呵呵笑道。

“是啊,说实话,月港之后没两年我就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你的,让家里人也过去,在那边入股一个商会。”

谭纶苦笑道,“之后听说海贸之利才知道如此丰厚,怪不得当初连浙江、广东的商人都往福建跑,想要分一杯羹。

失策啊,失策。”

“现在有人想要船引,所以今日你们才这么说?”

魏广德继续追问道。

“是啊,不少老乡,还有一些同年也都有此意。”

江治说道。

找到谭纶的人还不多,毕竟知道他在朝廷里也没几年了,何况年龄也大,和他同一辈的官员大多也致仕。

不过谭家人后面也经商,自然也听说了海贸之利。

当然,其实一开始这些官员家人更想参与的还是贩盐,毕竟大明盐商的富甲早就名闻天下。

不过此时江南,海商实力在这些年里大爆发,已经大有追赶盐商的意思。

倒是那些手工业商人,开工坊和织机的,虽然收入也是大增,但始终是比不过那些商人的。

他们把商品卖给那些商人,所得利益也就那么多,和卖到国内其他地方都差不多的获利。

而海商拿到他们的商品,卖出国门后价格往往都要暴增,利润反而比他们赚辛苦钱的还要多。

“这样啊,说明如果朝廷这次开放港口,颁发船引应该会有许多家族争抢才是。”

魏广德淡淡说道。

闻言,谭纶和江治都是微微点头,并不否认。

“这个,后面肯定还要好好斟酌,先不说这个。”

想到这次可能面临的难题,魏广德不由得有些发愁。

船引不可能无限制的发放,虽然每张船引都意味着朝廷每年都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但如果太多了也不好,无法体现出价值来。

而且,不管是大明的生产能力还是西方的消化能力也存疑,所以无节制的大规模扩张外贸不可取。

大明商品一定的稀缺性,更能让商品卖出更好的价格来。

“工部,如果银钱投入足够的前提下,能否在一年内建立一座小城?”

魏广德话头一转,忽然看着江治问道。

“筑城?”

江治闻言一愣,小声问道:‘可是要在辽西走廊筑城?

如果是那里,需要从关内征发徭役才能快速完成,钱粮管够的话还是没有难度的。’

虽然江治之前还说役夫吃紧,但那是朝廷只能拿出不多钱粮的前提下,按魏广德所说银钱足够投入当然是另当别论。

其实在大明,虽然大部分人口都是务农,但田地就那么些,其实已经存在劳动力因为分布不均衡出现在结构性过剩问题。

一些苦寒之地人口不足,浪费大量土地,而关内,特别是南方,却有无数流民存在,因为失去了田地这些赖以谋生的手段,不得不到处流浪乞讨。

“不是辽西。”

魏广德摇头说道,“我的意思是在松江府,长江的入海口处建城,像月港那样建立对外开放的港口,这就需要除了兴建港口外,仓储和居住也都要考虑到。

那里靠近海边,江浙又时不时闹出水害,所以我想着建立这座新城需要考虑周全。

城市的排水、卫生都要兼顾,把这座新城打造成大明的样本、典范,以此向各府县施加影响。

包括京城以后也要参考这座新城.......”

魏广德把他的考虑都说了一遍,末了还说道,“虽然浙江手工业也很发达,可终究距离月港太近,若将新的开放港口设立在浙江,容易招致北方省份不满。

港口设在长江出海口,不仅能让内陆商品方便通过长江水道水流而下进入港口,也能让北方货物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过去,我觉得在松江府附近选择一地开放较为合适。

至于建城土地,官地自然直接征用,若是民地,则以附近加一等官地予以置换。

城市及港口、仓储土地,全部归朝廷和内廷所有,具体比例后面还要和冯保商量,商人可以在租用的土地上建房,但需每年缴纳地租。

这样,朝廷和内廷每年都能新增一笔银钱收入,再加上开港带来的船引、关税,还有因为位置带来的便利,假以时日,想来每年收上两三百万两银子也不难。”

“善贷,你的意思是新城土地全部由朝廷所有,和内廷分配地租?”

谭纶心里一动,不由问道。

“是啊,朝廷在月港收到的不过是关税和船引银子,但是海商赚的更多,特别是原来的地主,靠着出租土地和房屋就赚的盘满钵满。

我想过了,这次,这部分利益要归朝廷所有。

若是那些民地不愿意置换,那我们就换地方,换到满足建城条件的地方建城。

朝廷必须有足够的岁入才能维持,不能朝廷给了旨意,利益还到不了手上。

本身开放港口,对于民间就是有利的,不能让他们把全部利益都占走。

而对于商人来说,生意好做就租地方做生意,不好做也可以退租离开,损失也不大。

不能因为他们早一步进场,盘下地方和店铺,就算不做生意靠收租也能赚银子,这不利于引入新的商人。

这座新城,就是要大改特改,要让商人也流动起来,想方设法吸引商人入驻。

再通过商人之口,把新城的风貌推广到全国各地府县去。”

魏广德说完,就看向谭纶和江治说道:“或许你们也想着趁着早知道消息,就去那地儿盘下一些地契,坐等收租赚钱。

不过这次不能答应你们,所有的利益要进入朝廷,商人还是要靠经商赚钱才是正事。”

说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压低声音道:“虽然新城土地不对外发售,但松江府那么大,好地方多得是。

我想随着这座新城的发展,周边也会受到影响。

松江府不管是华亭还是上海,甚至青浦,城里的房屋、土地价格也不会便宜,所以还是大有可为的。

甚至,隔壁的苏州府、嘉定府的地价房价也会因此水涨船高。”

魏广德当然不会说假话骗他们,旁边可就是苏州,俗话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整个一块地方经济一直都是中国的重心,现在朝廷不少赋税也是靠这里收取,民间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再有了松江府开放海禁的新港口城市,只会更加刺激附近的工业发展。

这个位置,不仅在后世,在大明朝,全依托水力运输的年代,位置也是极好的。

当然,如果不是开放海贸,而是国内贸易的话,南京无疑才是最好的枢纽。

依旧是借助长江水道和京杭大运河的便利,可以快速贩运大量商品都各地。

后世的上海主城,其实就是此时松江府上海县城区到府城华亭县一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实更多属于华亭。

不过新世纪上海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就是浦东则属于上海县,而不是华亭县。

至于此时的青浦县,还是算了。

反正魏广德接下来就打算派家人去上海和华亭购置田产、商铺,虽然新城不让外人插手,可周边的利益,能占多少算多少。

以点带面,周围以后的发展肯定也不会差了。

至于此项议题要是没能在内阁和宫里通过,魏广德其实也不慌,在那个地方置业,总是不会亏的。

魏广德都这么说了,谭纶和江治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

此时,三个人心里其实都已经打定主意,搜罗家里的钱财过去置业。

“此事先保密,等我筹划两日,差不多的时候就找叔大和双林商议下再传出去。”

魏广德对两人挑挑眉,那意思自然都懂的。

怎么说也得为他们留点时间,魏家家大业大,倒是可以快速调动银钱去松江府,可谭家和江家应该没这么强的实力。

三五千两银子或许能随便拿出来,可这点银子在那里能做些什么?

或许徐阁老会看在同僚份上帮他们一把,交易一些资产给他们,但肯定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次魏家肯定要拿出大笔银子购置资产的,另两家估计也会砸锅卖铁筹钱。

“对了,说这么多,今晚的事儿.....”

重要的事儿说完,魏广德才想起今天找江治的目的。

“松辽运河在地图上是看不出来什么的,得工部派人实地查看,测量两条河流之间地势后才能定下来。”

江治秒懂魏广德的意思,马上就接话道。

“那工部要安排下,尽快派人先过去大致看看。”

魏广德点点头说道。

“这马上入冬,怕是来不及安排了,只能是明年派人过去详查。”

江治却答道,有些事儿真不是心急就能办好的,非得春暖花开的时候不行。

“这样啊,也行。

那运河之事就放到明年,到时候兵部和工部协商好,最近主要还是辽西走廊战事为主。

等战事结束以后,我就和首辅、内相商量再开一城的法子,弥补此战亏空。”

魏广德当即笑道。

“嗯,估计那时候首辅大人也会为今年的财政焦头烂额,商量此事倒正当其时。”

谭纶笑道。

之后闲聊一阵,等魏广德送走二人后,才回后堂和媳妇儿说起此事。

“老爷,按你说的,这松江府以后可不就要发达了?”

徐江兰听完双眼就是一亮,说道。

“那是自然,所以尽快安排人去松江府置业,主要还是选在上海县城到华亭县一带。

我估摸着上海县那边可能比较容易购置产业,比较华亭县大户颇多,不过也可以请徐阁老搭个手,帮个忙,牵线搭桥一番,反正两地都要尽可能购置产业。”

“明日我就安排此事,只是,我兄长那边,还有定国公府.....”

徐江兰虽然知道利害,可想着自家亲戚,魏家过去置业若是不提前知会,以后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先安排家里人过去,那边,等上半月再隐晦的提醒一下就是,不过得暗示清楚,此事得相当保密进行,绝对不能传来,否则你夫君可就不好做人了。”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

“那新城那边,怎么就不让人插手,利益全部都让朝廷得了去。”

徐江兰这时候想到魏广德说的,港口及新城的土地全部归朝廷,每年收租,心里不由得对那里有了想法。

“国用不足,我等朝臣还是要以国事为先,想方设法补充国用,不能全部为自己着想。

有国才有家,徐、魏两家都是世受国恩,可不是那些平头百姓,只有国家好,我们两家才能更好。”

(本章完)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路过漫威的骑士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楚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