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值冬去春来、季节更替之际,周边的居民们纷纷来到城池郊外,开始播撒下新一季的谷种。
泗水国这片土地,虽然相对贫瘠且水资源匮乏,放眼望去尽是荒芜的戈壁滩,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水源,人们依然能够在此地勉强维持生计。
老百姓们通常会选择在城市四周定居,并依靠务农为生。
尽管这里的降水量,较其他国家要稀少一些,农业收成也不够稳定,时常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
不过好在大城中都有泉眼,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灌溉用水,使得农田得以滋润生长,各地家族都鼓励农耕。
造成本国如此严重缺水和干旱状况的根源,其实在于各地的水源,要么悄然渗流至地底深处,要么被那神秘的沙蚀遗迹吞噬殆尽。
各州家族虽然掌控着水源,但对于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却极为珍视。
在其管辖范围内,绝不容忍任何魂师或妖兽毁坏耕地,这可是重罪,
要知道,各大家族平日里的衣食住行全都依赖于百姓们辛勤耕耘所得。
而每隔十年,便会现身于祈水城中的沙蚀遗迹,遮蔽阳光长达半年之久,致使王城周边地区的农田收成骤减。
为此,鲜家特意在祈水城的外围筑起了一圈巨大的防沙壁,以此抵御风沙侵袭。
这些呈三角形鳞片状的石片,单片的长、宽均达十余米,它们以倾斜角度嵌入城市四周的地面,并交错排列成十几层之高。
从高空鸟瞰祈水城,宛如一朵绽放在沙地上的奇花异卉。
当穿越过一段防沙壁后,肆虐的狂风便会逐渐消散,不再给人带来拂面之感。
沙无痕率领着魂王驼队,缓缓地穿越祈水城的外环区域,向着内环迈进。
这座城市充满了神秘和异域风情,让人不禁多看起来,
来到了内环区域,找到一家看起来颇为奢华的客栈作为落脚点。
沙无痕向自己这边仔细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便从怀中取出一封像是奏折模样的物品,然后与身旁的鲜静雨一同匆忙离去,
鲜静雨临行前,频频回首张望,似乎对进城一事心存抵触。
她那本是俏皮动人的脸上,透露出一丝忧虑和不安,仿佛有什么心事重重压在心头。
随着两人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
自己是第一次来祈水城,既然来到此地,自然免不了要到城里好好游览一番。
走进城中,首先感受到的便是那份熙攘喧嚣之气。
城市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比起玄武国的都城还要热闹许多倍。
耳畔传来阵阵嘈杂声浪,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漫步于街巷之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格迥异的建筑,这些建筑独具特色,充满着异域情调。
街头巷尾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小吃食物,但大多以肉食为主,蔬菜和水果则较为罕见,若是偶尔碰到有卖的,其价格也是高得离谱。
然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泗水国严重缺水的现状,由于水资源匮乏,这里的百姓们几乎都不怎么洗澡。
看着他们烹饪食物的手法,再看看那双黝黑粗糙的手,实在是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步行来到中心圆城下方,一面高耸入云的高墙出现在眼前,仿佛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屏障,
这面高墙与上方那不规则形状的钢铁圆盘紧密相连,就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倒扣着的铁桶一般,给人一种巨物恐惧之感。
仅仅只是目测一下,这个钢铁圆盘,便能发现它竟然有着数十里方圆那么宽广,而且还高悬于五十多米的高空之上,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在圆盘的外围,有十二道宽阔而坚固的铁桥,从十二个不同的方向缓慢地延伸至地面,人们可以从城市中的任何地方,经由这些铁桥进入到圆城内。
然而,圆城下方的区域,却被一堵厚厚的墙壁所包围住,宛如一个倒置过来的巨大铁桶,
在这个区域的四周,都有严阵以待的士兵们在不断巡逻,严禁普通百姓靠近墙壁。
当走近这座高达五十多米的巨型钢铁墙壁时,运用自己强大的魔识探查墙内情况,
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隐藏着一个占地约五六十里的清澈湖泊!
而传说中的祈水城泉眼,恰好就在这片湖水中。
鲜家竟然不惜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用高耸入云的城墙将整片湖泊紧紧包围起来,
更是用坚如磐石的钢铁,建造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圆形城池,遮蔽住了湖面上方的天空。
魔识探去,可以看到湖水四处翻滚涌动,仿佛沸腾了一般,源源不断的水从地下喷涌而出,
而在湖边,则矗立着一根根粗壮无比的大型管道,它们宛如巨龙般蜿蜒曲折,将清澈的湖水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眼前的奇景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在湖泊正中央的高空穹顶上,有一个硕大无比的孔洞,但此刻却处于紧闭状态。
显然,这堵高墙内部正在蓄水,目前的水面高度已经攀升至三十余米之高。
回想当初,刚刚抵达这座祈水城时,自己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些鲜家族人,究竟为什么要把他们的栖息地建在半空中呢?莫非只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们家族崇高无上的地位吗?
这么一看,原来竟然是用来保护泉眼以及蓄水使用,
此时,泉眼正在源源不断地蓄水当中,可以想象得到,眼前这么大一湖水很可能就是专门拿来供奉给沙蚀遗迹的。
而且这个泉眼至关重要无比,关乎到整座城池所有人的生死命脉,要是不好好守护起来,
万一哪天碰到居心叵测、心怀邪恶之徒往水里投毒啥的,那么第二天整个祈水城怕不是就要横尸满地了
鲜家人住在这泉眼之顶,不仅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同时还能顺带着抬高他们自己家族的地位,简直就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