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锣鼓巷四十一号院,李府。
西厢房,书房。
李子航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地抽着烟。
对于卧龙山墓城,他并未放在心上。
此墓与三山仙墓、抚仙湖水底墓、十字幽谷武王墓不同,并未牵扯到他家的祖先。
他并不盗墓,除非李德医陷入其中,否则他绝不会派人进入。
前去看看,增长些见识倒也无妨。
他也想见识一下所谓的九幽,究竟是何种存在。
华夏古代,所有神话故事,皆有一定的原型人物和事件。
古人对于那些自身无法理解的事物,往往通过夸张的描述,逐渐演变成神话故事。
按照这个思维,卧龙山地下溶洞中的九幽、灵魂摆渡船,或许也是神话故事中的原型。
卧龙山墓城地下九幽世界。
李德医思索一阵后,不敢轻举妄动。
他扭头看着身后一群采集样本的人。
“收集好了没有?”
被问话的人,接连点头示意采集工作已经完成。
一群749局成员,完成了采集工作,他们开始原路返回。
光阴似箭催人老,光影如梭赶少年。
这一年是个节点,发生了太多事。
李家也如同蛟龙渡过九死一生的雷劫。
七六年,初冬时节。
李子航正在为自己的女儿庆祝生日,并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这份礼物是一个小型的地形模型。
模型是他依据李德医提供的墓城地下九幽世界研究数据,交由祖地研究人员精心打造而成。
东厢房餐厅中,李子航将这个置于玻璃缸内的地形模型放置在餐桌上。
只见那宽五十公分、长六十公分、高三十公分的玻璃缸中,呈现出一个微缩版的仙侠世界。
玻璃缸模型世界里,云雾似轻纱般萦绕于琼楼玉宇之间。
缩小版的山脉,山峦起伏,青黛色的峰顶若隐若现于云海之中。
轻木雕刻而成的仙鹤,栩栩如生,宛如真鹤般漂浮在玻璃缸内。
模型中,湖畔碧波荡漾,倒映着玉桥石阶。
桥上还雕刻着一群仙子,衣袂飘飘,手持仙草,轻盈地看向远方。
经过大半年的深入研究,才发现九幽断崖谷中弥漫着六氟化硫气体。
整条长达五公里、宽七十多米的深渊断崖,都充斥着这种气体。
六氟化硫的密度约为空气的五倍,正因如此,它能够沉积在断崖之中。
整个地下溶洞宛如一个封闭的世界,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这种气体得以在断崖内沉积不散。
六氟化硫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而所谓的灵魂摆渡船,实则是由整根轻木打造而成的小船。
因六氟化硫的质量为空气质量的五倍,断崖内此气体极其庞大,故而能够承载一些较轻的物体悬浮于气体之上。
此景,便是灵魂摆渡船能够漂浮于空中的缘由。
(参考锡纸船漂浮于空玻璃箱的现象)
李德医率领众人,于断崖旁潜心研究半年有余,方才发现,断崖之下的引力,乃是外部环境引力的十倍有余。
十倍引力究竟意味着,在如此环境之下,人类及其他生物体很难存活。
这犹如一个人平躺在床上,被十个与自身重量相当的人压在身上。
由于重力剧增,人体将承受十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这必将致使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难以承受。
也就是说,但凡有人置身于断崖之中,便会即刻被压死。
因此,通过吊绳、吊塔缆车抵达对岸的方法,根本无法实现。
他们曾尝试让科研人员制造一个消除重力引力的舱体,然而以当今国内的科技水平,根本做不到。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最终还是借助玄学手段,才将对岸的摆渡船弄了过来。
而后,他们将小猫小狗放置于摆渡船上进行实验。
装有小动物的摆渡船,依旧能够平稳地漂浮在深渊上空。
而且,装有小动物的摆渡船无需借助风力,便能自动缓缓地向对面悬崖码头飘去。
后来,为了测试灵魂摆渡船能够承载的重量极限,他们最终将一头重达两百斤的猪放置其上。
实验结果令人难以置信,灵魂摆渡船依旧能够承载两百斤的猪,飘向对面悬崖码头。
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唯有乘坐灵魂摆渡船,人才能安然无恙,不受十倍引力的影响。
李德医那群人越研究九幽断崖越想不通。
按理说十倍引力,哪怕是漂浮在六氟化硫气体上的轻木船,也会被拉下深渊里。
可载着动物的灵魂摆渡船,却不受十倍引力影响。
两百多斤的猪,躺在灵魂摆渡船上,居然能平稳飘到对面。
这种背道而驰的情况,矛盾又真实发生在众人眼前。
简单来说,就是断崖里的引力是外界的十倍,深渊里全是装着六氟化硫气体,这种气体能让轻木灵魂摆渡船漂浮在空中。
漂浮在空中的灵魂摆渡船,载着重物依然能自动飘浮到到对岸。
而且灵魂摆渡船,不受断崖下引力影响。
餐厅里,小无忧站在椅子上,趴着玻璃钢,用手指戳着漂浮在缸里木雕仙鹤。
小无忧对比玩的不亦乐乎。
李子航坐在一边,看着书时不时逗弄一下闺女。
好时光没过一会,家里下人带着李德医的一个虎奴快速走进餐厅。
李子航看着来人,放下书本。
下人自觉退下,李德医的虎奴,对着他行了个主仆礼后,站起身说道。
“主子,医主子出事了~”
李子航闻言此话,眉头一皱,眼神冷冷的看向虎奴。
虎奴连忙解释李德医的遭遇。
他还没说话,餐厅里茶几上的红色电话铃响起。
李子航看了一眼虎奴,缓缓起身走向茶几接电话。
李子航站在茶几旁接通电话,他越听脸色越阴沉。
一分多钟后,李子航拿着电话说了句“知道了”。
随即他挂掉电话,看向虎奴。
“跟我走~”
李子航,推开餐厅房门,对着院子里扫地的佣人吩咐道。
“我出去一趟,你跟太太说,这几天我不回来了。”
李子航说完看向餐厅里还在玩模型的闺女。
“把小姐看好~”
随即他带着虎奴,龙行虎步走向大门。
走到大门屋檐下,李子航对着门房喊了句“备车。”
坐在门房里的司机,听到李子航的招呼声,立马小跑出来。
李子航面无表情,气压很低的看了司机一眼。
汽车载着李子航跟虎奴,去往749局总部机关单位。
车内虎奴一脸自责的表情,开始述说卧龙山墓城地下,九幽世界里发生的事。
“一个礼拜前局里开会,正式下达渡过断崖的命令。”
“医主子带队,一个个坐上灵魂摆渡船,去往断崖对岸。”
“度崖没有发生意外,全员十一人安全到达对面悬崖码头。”
“在对岸研究三天后,我们找到开启青铜门的办法。”
“青铜门后,只有一个建在山洞里的宫殿。”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小心翼翼抱着考古的心态,以安全为主探索山洞里的宫殿。”
“那个宫殿建在九层夯土台基上,九层台阶都是用龙骨搭建而成。”
虎奴说到龙骨,还不忘多解释一句。
“龙骨真的是龙骨。”
“九条带着臂膀的应龙完整骨架,横向趴在夯土台基上做台阶。”
虎奴说到这里,眼神都有些失焦。
“大殿檐角没有现代宫殿琉璃金瓦。”
“但各个飞檐翘角都有青铜兽做屋脊兽。”
“宫殿大门是双开十八门。”
李子航听到这里有点不耐烦。
他冷着脸看着虎奴。
“说重点~”
虎奴被他的眼神看的心里打鼓。
“主子,您别急。”
“我说的这些都是关键。”
李子航看着他不说话。
虎奴缩了缩脖子,接着说道。
\"大殿内,顶梁枋交错如星宿列张,榫卯间镶嵌蚌片拼就二十八宿图。”
“大殿内只有一个王座,跟一个青铜器四方台。”
“其他的摆设,就是一些青铜器,跟一些干尸阴兵。”
“我们探索一番后,全部围在大殿中间青铜台边。”
“青铜台上有一个卡槽,卡槽里有一方非铜非石的印玺。”
“我跟医主子看到那方印玺,就确定这个印玺是鬼玺。”
虎奴说到这里,停顿一下,他整理了一自己的语言。
“当时医主子让,749局一个成员,拿起卡槽里的印。”
虎奴说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当鬼玺被拿出来的一瞬间出事了。”
“鬼玺下方卡槽里突然冒出一股黑烟。”
“接着那个队员手里的鬼玺,发出了淡淡绿色幽光。”
“然后青铜台上,肉眼可见冲出一群没有实体的阴兵灵体。”
“那群阴兵,跟大地震出现的阴兵一模一样。”
“当时看到阴兵所有人都慌了神。”
“那些阴兵看到生人,立马开始对着我们攻击起来。”
“阴兵攻击的速度,都不给我们反应时间。”
“当时所有人都遭了殃。”
“阴兵见人就攻击,整个地下墓城里的研究工作人员全部遇难。”
虎奴说到这里,眼神变得空虚。
“墓城里将近三百号人,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十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