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皇帝看着甘奇低下去的头,还故意假装去弄着箱子里的稻种,微微一笑,此去泉州一年多,接着又让他立马离家,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心情太好的老皇帝,决定放甘奇一马,开口说道:“钦差人选,容后再议,诸位卿家先议一议该给甘道坚什么封赏何事啊?”

终于到正题了,甘奇偷着笑,还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献祥瑞,只愿社稷昌盛,国泰民安,并未想着封赏。”

老皇帝嘿嘿一笑,看了看甘奇,心中大概在说:小伙子,你这点花花肠子就别拿出来显露了,祥瑞是献了,保万民不受饥寒之苦也没有乱吹嘘,但是这最终的目的,老头子我还是知道的。

“诸位卿家都说一说,以甘道坚之才能,适合一个什么官职啊?”老皇帝又问。

韩琦装作思考的模样,不开口。

韩琦不开口,许多人也就不会开口,还有一些人知道甘奇与韩琦之间的矛盾,便也懒得惹事。

包拯是不方便开口,要避嫌。

升任参知政事不久的张晟想说话,但是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给甘奇安排一个什么职位比较好,他短暂当过甘奇的上司,也是个清流人物,所以还算喜欢甘奇这种能喷人的人,所以想把甘奇留在御史台,但是甘奇这回要升官,直接升任御史中丞,好像有些不妥。

曾公亮是不说话的,他不想与韩琦打擂台,因为他如今在韩琦的大本营枢密院当官,本就大小麻烦不断,懒得惹事。

一些中层官员,那是没有资格开口给建议的,甘奇已经穿红袍了,还要升官,那就与朝中大多数人的品级相当了,甚至还要高出许多人的品级,同级别的官员任免,哪里好意思发表意见?甚至是上官任免之事,下官哪里敢乱说?

老皇帝有些奇怪,奇怪怎么问了这么一句话,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来给点意见。

好在有一个铁憨憨,忽然就出来了:“臣以为,知泉州事甘奇,本属台谏,有直谏之风骨,可在台谏当职,知谏院再合适不过。”

这个铁憨憨,正是首都市长冯京。他这个官职品级,刚好介于有资格说话与没有资格说话的中间。

老皇帝皱眉在想,知谏院?好像还不错,能发挥甘奇敢打敢冲敢说话的性格。

韩琦有些头大,甘奇本就是个大喷子,每天逮着他喷,再给甘奇安一个喷子头目,那还了得?

喷子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做御史的,那是坚决要得罪人的,以喷高官为荣,喷得好能升官,喷不好要滚蛋。这种衙门,是韩琦无论如何也掌控不住的。

除非皇帝不是仁宗了,否则喷子衙门,虽然没什么真正的实际管辖的权力,但那也是让那些有权在身的官员看着就发憷的存在。

韩琦得说句话了:“陛下,老臣以为知谏院不妥,甘奇有奇智谋划处事之能,放在台谏为官,着实不妥。”

“韩卿觉得何处比较妥呢?”老皇帝问道。

“老臣以为,不若把他调到政事堂行走,出谋划策,定夺国政,也可增长眼界。如此方才是不埋没了人才。”韩琦这是要把甘奇调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的意思,把甘奇变成自己的直接属下,这还真是一个对付甘奇的好办法。

老皇帝又在想,政事堂,倒也可以,甘奇是个谋事办事的人,放在政事堂也不委屈,正好发光发热。

老皇帝转头问了一句:“包卿以为如何?”

问到包拯了,包拯自然得开口发表意见:“老臣以为,甘道坚年轻气盛,又正直敢言,还出身台谏,唯有台谏之职,方能才尽其用,至于谋事之才,在朝堂议政之时自有施展。真若令他独当一面,还需打磨锻炼。所以老臣比较同意冯知府之言。”

都有道理,老皇帝听得是连连点头,但是他并不纠结,到了他这年纪,处理朝堂政事,早已过了纠结的阶段。

左右看了看,没有人再说话了,老皇帝开口:“那便寄禄门下省左谏议大夫,领同知谏院之职。诸位以为如何?”

左谏议大夫,在门下省,也属于三省,就是韩琦的下属,但这个职位是个寄禄官,没有实际权力,但是有谏议之职责,就是得献言献策。

谏官这个系统,也有些奇怪。其实每个衙门都有谏官,有时候会放在各个衙门里,有时候又会独立成系统。

仁宗朝时期,谏官就是独立成系统的,过二十年后,谏院又不独立了,又放回各个衙门了,比如左谏议大夫,就成了门下省的实权官职。也就是说,有谏院的时候,是独立监察体系。没有谏院的时候,各省是自己监察自己。之所以可以自己监察自己,是因为还有一个御史台。

谏院与御史台,许多时候发挥的作用是眼中重合的。谏院独立有独立的好处,独立监察自然更公正。不独立也有不独立的好处,不独立的时候,就避免了权职重合,让御史台一个衙门行使监察之职。

谏院之下,可以同时有几个知谏院,有左右谏议大夫,有左右司谏,有左右言正。

老皇帝这是要一锤定音了,唐介倒是在笑,他也是知谏院,甘奇如今成了他的同事了,还是实权同事,知谏院有没有兼职谏议大夫,就是权柄大小的区别。甘奇这属于知谏院的常委。

韩琦黑着脸,又没有反对的借口。

包拯很欣慰,没有让韩琦得逞。

甘奇自己也很高兴,冯京十年就当了首都市长,甘奇这种升迁速度,已经是要弯道超车了。同知谏院,正五品上了,唐介一走,他这个常委立马就知谏院了,再一调任,御史中丞。想一想都美美的。

“把就这般了,着中书拟旨,门下发出,审官院报备,吏部正诰命。”老皇帝一通安排。

甘奇已经在谢恩。

这件事情说完,老皇帝心情大好,忽然又问了一句:“宗兰可是产有一女啊?”

公事场合,怎么忽然问起了私事?这有点尴尬,甘奇连忙答道:“回禀陛下,正是。”

“可有取名?”老皇帝又问。

“还未取名,昨日匆匆一面,今天就忙起了公事,还未顾得上。”甘奇如此答着。

老皇帝点着头:“嗯,退下吧。”

甘奇退下了,站到自己该站的地方去。

朝堂里又开始议论其他的事情,主要是花钱,各个衙门争着要钱花。这也是朝堂的常态,国家大事的重要一个方面。哪朝哪代都如此,各个衙门都要钱花,钱怎么分配也是一门大学问。

甘奇参与不了这个问题,他现在只有负责赚钱的资格,没有参与花钱的资格。听着各位大佬吵架就行了,其实听他们为钱吵架,也能长见识,从钱的分配,就能真正看清楚朝廷运作的许多细节,也很有意思。

下朝之后,甘奇跟在包拯的屁股后面往外走,包拯黑着脸又一通教育。

当包拯的弟子也是可怜,一天天的,就没有一句好话。

走到左掖门口,忽然有一个太监追上来了,给了甘奇一张纸条。

甘奇打开一看,上面写了两个字:呦呦。

包拯斜眼看到了,终于有了一点笑脸:“哈哈……御笔钦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甘奇明白了,这是皇帝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字,出自《诗经·小雅》,曹操的短歌行也有借用。甘奇念叨了两声:“甘呦呦,甘呦呦……”

后世也有一个大佬用这个名字。

其实这个名字很可爱,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之感,寓意是挺好的。而且名字还小,好生好养。

甘奇对着太监拱手:“多谢内官,还请回禀陛下,臣叩谢大恩。”

太监微笑拱手一礼,说道:“甘谏议不必客气,奴婢这里还有李总管一句话,李总管说,还请甘谏议恕罪,弄瓦之喜,不能上门道贺,已托人备下大礼,今日就送上门去。”

“代我谢过李总管。”甘奇又是一礼,李宪还真不错,值得交。

“那奴婢就不远送了,甘谏议慢走。”这小太监的态度还真是极好,太监内官,对于外官而言,大多都是趾高气扬的,鲜少有这么礼节周到的。

所以许多脾气大的文官,见到太监也是横眉冷对,比如包拯,以前就怼过催促他的李宪。

太监与官员,永远都是不对付的。

小太监走了。

包拯脸又黑了,又要开始教导甘奇:“阉宦多小人,当远之。内外有别,不可亲近,以为忌讳,防人诟病。”

甘奇点头如捣蒜:“学生知晓了,回家就把那位李总管的贺礼退回去。”

“嗯!”一个鼻音,从包拯鼻子里出来,如牛在喘气一般。

包大人也是难伺候,但是包大人也真是在为甘奇考虑。在仁宗这种皇帝下面,不该做的事情那就一定不能做,内官外官结交,就是大忌。

再走不久,包大人终于上车了走了。

甘奇也是松了一口大气,以前还不觉得包拯这么难相处,只觉得包拯很严厉。如今甘奇官是越当越大了,包拯反而越来越难相处了。

不过甘奇也能理解,只能叹了叹气,自己也上车回家。

家中莺莺燕燕,一年多时间的离别相思苦,所有人都在家等着甘奇回来,哪怕多看一眼都是好的。

吴巧儿忙碌非常,来往与厨房与客厅之间,非要亲自动手下厨。

赵宗兰抱着甘呦呦在喂奶,看得甘奇有些尴尬,想多看几眼,又不好意思多看,看了之后,又假装把眼睛移开。

张淑媛陪着赵宗兰说话,时不时帮赵宗兰递上一杯茶,拿一个布巾。

春喜帮着吴巧儿在厨房里,一得空闲就跑到大厅里来看看。

李一袖与萧九奴弹琴抚筝,出些乐音,但是不开口唱。

唯有蒲希尔,一个人坐在边上,有些格格不入,还有些紧张心慌。

甘奇把皇帝亲笔的两个字递给赵宗兰,说道:“官家赐的亲笔。”

赵宗兰看了一眼,连忙结束了喂奶的事情,说道:“夫君,圣上亲笔御赐,此乃皇恩浩荡,无上荣光。当开祠堂,焚香祷告,供奉祖上,把圣上御笔供奉在侧,共享香火。”

“啊?还要这么郑重的吗?”皇帝随便写两个字,拿回家还得放在祠堂里供着。

赵宗兰又道:“切莫失礼,此乃臣子本份。”

“那娘子一并操持着。”甘奇是真的嫌麻烦,以后圣旨什么,肯定是时常有的,皇帝也会时不时赐一些东西,每次都要这么郑重其事供奉几番,古人也是真不嫌麻烦。

“嗯,妾身这就去安排。”赵宗兰是真的一副极为严肃的模样。

甘奇点着头,还能说啥,把两个字跟自己的祖宗牌位供在一起,真有点别扭。

中午,一群女子陪着甘奇在内院里吃饭。

外院里早已炸开了锅。

甘先生回京了,但凡听到这个消息的本地文人,哪个还能在家里安坐?大包小包,早已排起了队伍。

把这些人放在门外等着也不合适,甘霸是一个一个往家中请,座椅都不够了,连马扎都用完了,前院都站满了人。

甘霸说去禀报甘奇吧,这些人还不愿意,非要拦着甘霸,说让甘奇先吃饭,大家多等一等没事。

甘霸也是不能理解这些人,自己站在门口,端着一个大碗,一边吃着饭,一边喊着:“里边请!”

旁边还有人,上前去接礼物,然后记录一下礼物内容,送礼人的名单。

甘霸还有好心,自己吃着一大碗,看着院子里这些人肚子咕咕叫,也觉得不好意思,与众人说道:“诸位大才,要不……要不你们回家吃了饭再来吧,我倒是也想招待你们一顿饭,但是你们人实在太多了,招待不了。你们先回家,我下午还在这门口等你们,吃了饭尽管来,我还去隔壁邻里多借一些座椅等候。”

“诶,不必,见甘先生,少吃一顿饭又如何?”

“能见甘先生,便是等得几日几夜也无妨的。”

“甘先生三千里外归来,这一路上多少艰难困苦?我等若是连一顿饭都不能忍,还有何脸面在此啊?”

……

甘霸一脸尴尬说道:“不是,你们都站在这里,我一个人端着碗吃,我都不好意思了。”

“你只管吃,多吃几碗,陪着甘先生远去泉州这么久,你也辛苦了,多吃就是。”

“对,你也辛苦,把甘先生照料得这么好,功劳甚大!”

甘霸闻言,嘿嘿一笑,也觉得自己功劳甚大,扒拉几口饭,转头又是一声喊:“这些才俊,里面请!”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王牌悍妃,萌夫养成盛唐风云记一品女状元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徐怀全集小说阅读免费东方船说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庶女妖娆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漫威世界中的幽灵重生之嫡女不善重生之微雨双飞毒妃重生之杀伐重生之金枝庶叶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侯府嫡女上位手札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