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果然不出所料,福利梅特国得到消息后果然忍不住出兵了。”刘基的两个“果然”说明了此刻他内心的那些许激动。
“这不是正好!”杨松听到这个消息,感到理所应当,他微微一笑道:“计划能够如此的顺利进行下去,辛苦卿等的运筹帷幄、辛勤奋劳。”
“大王。”刘基拱手一礼道:“这是臣等应当做的,大王如此厚待臣等,臣等定当鞠躬尽瘁。”
“如此甚好。”杨松勤勉了刘基一番,不再客套,直接问道:“以伯温看,关外的那些势力还会忍多久?”
刘基知道杨松问的是关外势力还要多久才会主动前来接触以表附属的事,他仔细的想了想回道:“启禀大王,以臣所见,最多不超过办过月。”
实际上关外各势力根本就没有坚持到半个月,在南山城双方交战不到十日,联合方就有人坚持不住了。
南山城内,安德烈与其他的领主一样,把军队交给手下的骑士长后,就静静的等待着消息,期待着战胜的消息传来。
可是自从交战以后,每天传来的消息没有哪一个是好消息,全是“僵持”、“损失惨重”、“请求支援”……
哪怕有一个好消息,安德烈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求助于夏国的想法,因为一旦求助与夏国,那就意味着他就要臣服于夏国了啊。
他经过这么些天的思考以及与其他领主的交流,安德烈也算是想通了,现在的一切全都是夏国的阴谋。
夏国先是出兵攻打福利梅特国,接着就派人来煽动他们,让他们“背叛”福利梅特国,紧接着又马上不管,还抛出了一个什么“藩属”来。
最后更是把这些消息故意传到福利梅特国,让福利梅特国来攻打他们。又因为他们这些反叛的人让帕克落荒而逃,使得帕克对他们怀恨在心,让他们想要投降都没有办法,只能硬扛着福利梅特国的进攻。
这简直就是绝户计啊,虽然安德烈他不知道这个名字,但他知道他还不想死,因此他现在只有臣服于夏国,当一个藩属这一条路可走了。
“哎,这些夏国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安德烈感叹了一句后,对着信任的侍卫吩咐道:“你去南方,找到夏国人,就说我安德烈愿意臣服于夏国,甘当藩属,还请尊敬的夏国赶快发兵救援。”
说完,安德烈更是反复向侍卫强调道:“记得态度放得低一些,可不要恶了夏国人,对了,你把这些夏币全都带上,不要心痛,该用就用。”
“是,属下遵命。”侍卫从安德烈的手中接过一叠纸币,恭敬的答道:“领主大人还请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就好。”安德烈挥手让侍卫下去后,走到窗边,看着城墙的方向飘起的黑烟,自言自语道:“希望来得及吧,希望夏国能够兑现诺言,希望……”后面的话已是听不清晰,甚至安德烈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最后说了些什么。
当安德烈派出的侍卫感到平关城并向驻扎在这里的夏国军队说明了他的来意后,顺利的抵达归化城,想象中夏国的重要官员根本没有来接见他,反而是把侍卫安排在客栈后就不再理睬。
没过两天,这名侍卫才算是知道夏国为什么不接见他,原来是其他的领地也派来了人,侍卫虽然没有打听到这些人的来意,但他知道这些人的来意多半是跟他一样的。
这天,是安德烈的侍卫抵达归化城的第三天,终于等到了夏国接见他的通知。算上路上的时间,他已经离开南山城五天了,也不知道南山城还守不守得住,也不知道夏国会怎么对待他。
在侍卫担心与忐忑中,与其余几人一起走进了归化城中心的总督府,迎接他们的是一名留着八字胡与山羊胡的精悍男人,对于八字胡、山羊胡、长发、冠……这些夏国人特有的装束,土着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陈平与周奕坐在上首,让前来的七人站在大厅中间,也不请坐,陈平故作不知用土着语道:“诸位,还请你们道明来意。”
安德烈派来的侍卫当先道:“尊敬的两位夏国大人,小的是安德烈领主大人派来的,是代表领主大人前来求援的。”
“我也是,我代表……”紧接着其余六人也大同小异的说出了他们的来意,全都是来请求夏国发兵支援的。
“原来如此。”陈平等七人全都说完后,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你们的来意本官已知晓,相比诸位也都知道,本国曾有言在先,不关本国之事,本国一概不管。”
侍卫眼见夏国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只好照实道:“我们领主知道夏国的事,所以这次小的来就是代表领主大人向夏国臣服,愿为藩属,还望强大的夏国尽快发兵,南山城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是啊,我们的领主也愿意当夏国的藩属。”“南山城真的快要坚持不住了。”“还请夏国快快出兵救援,晚了就迟了。”……
陈平听到这些人的话,就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谈判经验,哪有被对方轻轻一刁难就和盘托出的,这不是把脖子放到对方的刀下嘛。
于是陈平微微一笑,严肃道:“既然如此,尔等便签下这份附属声明,待本国救援完后,再正式举行藩属大典!”
紧接着待七人代他们的领主签下大名后,陈平就把这个消息立刻传给了远在天启城的杨松。
而杨松得到他想要的后,马上下令一直在前方的李靖带领三个旅出征救援关外领地。
在这个世界,夏国或者说杨松的行事态度与以前的那些王朝完全不同,就说对待藩属国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华夏各代王朝因为其自身的强大以及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周边弱小的国度,对于藩属讲得是“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而所谓的“进贡”也只不过是表面上好看而已,实际上来“进贡”的藩属国得到的好处更多,甚至让周边的藩属国非常热衷于“进贡”,让处在贫弱时期的王朝还要规定进贡的次数与价值,预防给不出“赏赐”。
但杨松有着后来人的目光,知道单凭这样流于表面的态度是不行的,他要的是实际上的利益,当然,表面上的他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