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姜子牙道:“君侯要是非得让我说,那好吧!我先问问君侯要以那种方式册立太子”。

您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又或是是父子相传,还是兄终弟及。

姬昌道:“那种办法好,就以那种方法立太子”。

姜子牙道:“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坏处”。

咱们先说立嫡立长,他属于天命册立法,每个人生下来皆有天命,命不同而身份不同,生为嫡子者,当为君,乃天命授之,生为庶子者,是为臣,此乃命数定也。

天地万物皆有规律,人间君臣父子 ,长幼尊卑,礼法纲常 ,此乃天地运行之规律,不可改,所以册立嫡长子继承者是最为稳妥的。

他可以有效防止有的人觊觎君位,有不轨之心,从而将篡权犯罪的念头扼杀在 萌芽之中。

但是这个办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嫡长子有可能会不是大才之人,甚至是愚钝荒唐之辈,势必影响国家发展。

兄终弟及咱们就不讨论了,不出三代就会窝里斗,殷商四百年政权混乱就是这个原因。

西伯侯姬昌道:“那立贤继承法又如何?”。

姜子牙道:“立贤就更麻烦了”。

这个看似简单,不管多少个儿子,只需选择其中最有才华的贤者,他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每一代君主都在这些兄弟当中最好的。

但是请问君侯,怎么保证谁是最好的那位,有时候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或者三个甚至四五个都是贤者,你凭什么能认定继承太子的就是最贤的那个 ,其他几位要是也是才华横溢,只是差之毫厘 ,他们会心甘情愿让出这太子位吗?。

他们从小就会不停的在君侯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 ,甚至弄虚作假,结党营私,兄弟相残。

所以立贤看似简单,实际操作难度更高。

姬昌道:“你说的没错!但是我总觉得立贤好,最起码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不至于出现灭国之昏君”。

姜子牙道:“君侯这种想法没有错,立一个贤者,总比一个昏庸的嫡长子要好”。

但是君侯有没有想过,何为贤者。

姬昌道:“那肯定是才华横溢,智勇双全之人”。

姜子牙道:“照君侯这么说,夏桀天资聪颖,卓越不凡,曾经自己设计建造出倾宫,并且很有军事才华,曾经与商汤作战三胜一败,最后结果如何”。

现如今的商王帝辛,在没继位前,勇力过人,单手搏熊虎野兽,口才了得,智勇双全 ,微子启和微子衍两个人的才华抵不过他一人,难道说如今的帝辛是贤者吗?。

他们难道就是贤人吗?非也,为贤者当有崇高的品格,自古圣贤都是成人之美,宽宥待人,孝悌忠信,勤政爱民。

假如嫡长子无才而继位,下面兄弟果真有圣贤者 ,自当尽心尽力辅佐,而不是与长兄抢夺君位。

倘若恃才夺位的就叫贤者,那他算什么圣贤,所以立贤不可取,会乱了宗族法度,成为国家祸乱的根源。

姬昌听罢不语,姜子牙接着道,国家要制定完整的礼法制度,法度不明,国家就会混乱不堪。

姬昌道:“好吧!这件事我在好好想想”。

但是征讨崇侯虎此事不能耽误,你们现在就着手准备。

公元前1057年,西周派南宫适,姬旦,姬奭率领五万大军征讨崇侯虎,崇侯虎誓死抵抗,最终不敌西周大军,崇国被攻破。

崇侯虎死在乱军之中,崇侯虎的儿子虎贲投降,被押解到沣都。

西伯侯姬昌询问大家,如何处置崇侯虎的儿子虎贲,大家说,崇侯虎作恶多端,虽然死于乱军之中。

应该杀了其子虎贲,为太子伯邑考报仇。

姜子牙反对道:“崇侯虎虽然作恶多端,但是已经死了,也算是罪有应得,其子虎贲没有罪,咱们不能向商王帝辛那样,滥杀无辜残暴不仁”。

再说了,伯邑考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姬发的妻子孩子都是崇侯虎的女儿,虎贲也算是西周姻亲,倘若他真心投降,何不放他一条性命。

这虎贲身材高大,健步如飞,能够举百斤而飞奔,犹如下山猛虎,所以取名虎贲。

倘若收归西周所有,将来也是一员虎将。

闳夭出来道:“父债子还,崇侯虎死了,杀了虎贲不为过”。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明显分为两派,南宫适,闳夭 ,太颠向来一个鼻孔出气,一起主张杀虎贲,姜子牙和散宜生等人反对,一时间争吵不休。

西伯侯姬昌心中暗道,上次姜子牙对于册立太子一事,自己始终不能下定决心。

他内心希望册立姬旦为太子,但是姜子牙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姬发虽然有自私的举动,但是伯邑考的死其实和他无关,他带兵出潼关的时候,伯邑考已经被商纣王帝辛杀害了。

姬昌此时也有点左右摇摆,他深知殷商的混乱继承制度,是导致殷商衰弱的主要原因,他也不想西周尚未灭商,自己就起了内乱。

于是姬昌决定最后再给姬发一次机会,看看姬发如何应对,就能确定姬发此人心性如何,能不能担起兴周的大任。

就像姜子牙说的那样,君主可以能力差一点,但是人品不能差 ,要不然就成为夏桀 ,帝辛这样的暴君。

姬昌抬手示意,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姬昌道:崇侯虎害了我儿子,我杀他一个儿子虎贲也难消我心中怒气。

来人啊!将伯邑考和姬发的妻室崇氏一并下狱,等待宗正拟定黄道之日,将崇氏一门灭族。

将伯邑考和姬发与崇氏所生子嗣,削除宗室族籍 ,贬为庶人,严厉监管,终生不得入朝为卿士。

姜子牙赶紧出来道:“君侯不可,自古以来 ,女子出嫁到夫家,只要没有被休离 ,即是自己人,连她的姓氏都随夫家,她本人没有触犯刑律,怎可因为夫家罪责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

西伯侯姬昌道:“我儿子惨死,你知道吗?我喝的肉粥就是我儿子的肉做的,还在这里给我讲礼法”。

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件事情不许任何人求情,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姜子牙赶紧朝姬发,姬旦,姬奭这些世子这边看,姬旦明白意思,于是出来道。

父亲请息怒,大哥惨死,为他报仇固然天经地义,但是杀害他的人是商王帝辛和崇侯虎,如今崇侯虎已死,咱们下一个应该找商王帝辛。

父亲怎么可以株连大嫂二嫂和侄子们,这不是替大哥报仇,我看倒像是惩罚大哥的后人。

父亲向来是宽厚待人,如今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人,和那商王帝辛有什么区别。

西伯侯姬昌一听立马火就上来了,抓起杯子朝姬旦砸去,怒喝道。

逆子,竟敢教训起我来了,你知不知道我是你爹,我说怎样就怎样。即日起免去姬旦一切职务,给我关起来好好反省反省,枉费我对你满怀希望,希望你能有出息继承……。姬昌感觉说漏嘴了,赶紧把话咽了回去。

这时姬发和姬奭赶紧出来替姬旦求情,请父亲息怒,弟弟一向孝悌忠信,只是一时冲动,惹得父亲不高兴,还请父亲原谅他这次。

姬昌冷眼看了看姬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是暴君,也想替虎贲和崇氏求情”。

姬发赶紧跪下道:“孩儿不敢忤逆不孝”。

哼!你知道就好,你们别用西周江山说事,连儿子的仇都不能报,我要强大的西周又有何用。说罢姬昌转身离去。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摇头不已,只得离开大殿。

欢迎阅读下一章,熊丽返吴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