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有一家炸鸡小店,每当夜幕降临,那金黄色的灯光总能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
店主聂书是眼神坚定的年轻人,正站在炸锅前,专注地翻动着手中的鸡翅。
他的脸上挂着汗珠,但嘴角却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聂书,你这炸鸡店生意是越来越红火了。”一位路过的坊打趣道。
聂书抬头,笑了笑,“李叔,您来得正好,尝尝我刚研究的新品。”说着,他从炸锅里捞出一只鸡翅,递给了李叔。
李叔咬了一口,眉头微皱,“嗯?这味道……怎么有点辣,还有点皮蛋的味儿?”
“哈哈,李叔,这就是我最新研发的爆辣皮蛋去骨炸鸡。”聂书得意地说。
原来,为了能让炸鸡店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聂书这段时间可没少下功夫。
他研究各种食谱,尝试各种调料,终于研制出了这款独特的炸鸡。
他不仅去掉了鸡翅的骨头,还在中间塞入了切碎的皮蛋,
再裹上一层特制的爆辣调料,经过高温油炸,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口感层次分明。
正当聂书沉浸在自己的成果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聂书,你这又是折腾出啥新花样了?”
聂书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友聂远。聂远是个餐饮行业的老手,
经营着一家颇受欢迎的川菜馆。他的到来,让聂书既惊喜又紧张。
“远哥,你来得正好,尝尝我这爆辣皮蛋去骨炸鸡。”聂书连忙招呼道。
聂远接过鸡翅,咬了一口,细细品味了一番,“嗯,味道不错,有创意。
不过,聂书,你这炸鸡虽然新颖,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得下点功夫。”
聂书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远哥,你的意思……”
聂远拍了拍聂书的肩膀,“别急,听我慢慢说。你这炸鸡的味道是有了,但包装、宣传、服务这些都得跟上。
而且,你得找准你的目标客户群,是针对年轻人还是家庭消费者?是走高端路线还是亲民路线?这些都得考虑清楚。”
聂书点了点头,心里暗自佩服聂远的眼光和经验。
他知道,要想让炸鸡店更上一层楼,单凭一款新品是不够的,还得从多方面下功夫。
接下来的日子里,聂书开始着手改进炸鸡店的各个方面。
他重新设计了包装,让炸鸡看起来更加诱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广告,
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他还招聘了几个服务员,提升店面的服务质量。
在聂书紧锣密鼓地改进炸鸡店的那些日子里,整个小店仿佛被一股新生的活力所包围。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聂记炸鸡”那略显狭窄却充满温馨的小巷时,聂书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忙碌。
店面内,新设计的包装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服务员们身着统一的制服,面带微笑地迎接着每一位顾客。
社交媒体上,聂书精心制作的广告视频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尝鲜。
然而,在这看似一帆风顺的背后,聂书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丝隐忧。
他深知,仅凭一款爆辣皮蛋去骨炸鸡,难以长久地维持店铺的热度。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持续吸引顾客、让店铺脱颖而出的独特卖点。
这天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小巷,聂书正站在店门口,
凝视着远处渐渐模糊的城市轮廓,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这时,他的妻子孙采采提着一篮子刚从市场买回的食材,走进了店里。
她见聂书一脸愁容,便轻声问道:“怎么了,聂书?是不是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聂书叹了口气,将心中的忧虑一股脑儿地告诉了孙采采。
孙采采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眼前一亮,说道:“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哦?说来听听。”聂书转头看向妻子,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你看,咱们店后面不是还有块空地吗?我想,咱们可以把它改造成一个小型养鸡场。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自己养鸡、自己下蛋,用最新鲜的食材来做炸鸡。”
“而且,我们还可以让顾客来体验捡鸡蛋的乐趣,这不是既能有效利用地方,
又能吸引顾客的好办法吗?”孙采采越说越兴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聂书一听,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拍了拍孙采采的肩膀,笑道:“采采,你这主意真是太棒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说干就干,聂书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养鸡场的改造工作。
他联系了专业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根据孙采采的构想,绘制出了一份详细的改造图纸。
紧接着,他又购买了养鸡所需的设备、饲料和疫苗,确保养鸡场能够顺利运行。
随着养鸡场的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聂记炸鸡店后方的空地逐渐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型农场。
围栏内,一群群羽毛鲜亮的鸡在欢快地啄食,偶尔还会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给这条安静的小巷增添了几分生气。
聂书和孙采采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到这里,观察鸡群的生长情况,确保它们健康无恙。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聂书正和孙采采一起检查养鸡场的围栏,以防有漏网之“鸡”逃出。
孙采采蹲在地上,轻轻地抚摸着一只刚长出丰满羽毛的小鸡,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