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摩德纳延续第一局的手感,将拼发球的策略贯彻到底。
有了前车之鉴,林铭佑并不一味地大力跳飘,而是轻重结合、前后调动,唯一不变的是“飘!”
稍不注意,队员接球面没有对准,便是一飞到底:
第二发,林铭佑吊后区,虽是飘球,但是过往高度尚可、控制击球点,获得后区下沉的性能。
主攻与自由人结合部的发球,卡拉奇一路跟着,后区下沉时,仓促捞球,反手后垫。
这也得益于老将经验丰富,飘球,只要未落地,便不会放过:
谁又知道球的性能具体是什么?
落点又在哪里?
“啪!”
一传虽起,却也飞偏了,甚至偏的有些离谱。
塞门纽克脚下狂奔、勉力救回,詹内利经验丰富、即使是处理球过网,也要让摩德纳队员不舒服。
加了力道的退攻过网,直扑后排插上的德赛科:二传变一传,摩德纳即使有往返机会,却也丢了二传的组织战术。
明晃晃的强攻,佩鲁甲拦防体系,未必没有机会。
“啪!”
德赛科反应很快,上步前冲来球,优先垫高,防守自由人多米尼克按部就班,垫调二号位。
前排,特斯恩最强点,这一球中规中矩,定点突破:
“砰!”
石川佑希有效撑起,后排卡拉奇快速接应,一传送至网口:
詹内利顶着全场的助威声、脚下快速跟进,还未站稳,双手已经过肩、背甩二号位,
赫雷拉中线拉起,后排多米尼克堵抢眼式防守。
势大力沉的扣杀,防守起球急速冲网。
几个呼吸眼,第二局的第二球已经打了三个来回。
网口争球,尼科夫、洛索,均是身高2.11m+的大高个,力量上不分伯仲,技术上亦是半斤八两,都是各自队伍最稳定的三号位得分利器。
只是,洛索这个老实孩子低估了尼科夫的花花肠子:
落地时,大金毛十指突然后翻、收力,洛索趁机一压、迎面撞上尼科夫的拦网手:
力道不大,位置却极度刁钻,刚好顺着尼科夫的拦网手一起下落,还是在身后,摩德纳巨大的防守空挡中间。
这时,多米尼克体现了自己绝佳的反应能力,几乎是同一时间,球刚过网,脚下已经二次启动:
双脚连蹬、飞跃救球。
能在摩德纳打上防守自由人,已经说明问题了,虽是戈尔里尼的替补,但在防守这一技术环节上,多米尼克更胜一筹。
这球也不例外。
极限防守,多米尼克还能顺势将球垫高。
网前,副攻、自由人堆在三号位,帕隆斯基四号位、特斯恩二号位后撤、准备进攻,只有后排队员上前接应:
德赛科、林铭佑几乎同时冲向网前接应:
三米线,林名佑单脚踩踏、蹬地,跃起后、单手变双手,假扣真传:
洛索脚尖垫起后、稍作犹豫,并未完全陪跳,反倒是给了林铭佑机会:
手腕一抖,直接下压,盖帽式扣球。
“啪!”
佩鲁甲场内,马蹄型防守中间,林铭佑的高压扣球,进准入“框”!
.......
摩德纳连得两分,伴随着全场的嘘声,林铭佑的发球轮继续发威。
石川佑希一传到位,三号位高快球,佩鲁甲终于过了这一轮。
可摩德纳开局阶段,多回合起的势,却没那么容易下去的,尤其是在面对客场球迷的嘘声,逆反心理“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主场氛围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反倒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就像此刻的佩鲁甲,总决赛已经输了两场,第三场主场还丢了第一局,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还是没能顶住对手的发球冲击。
明明在大部分时间都能顶住,关键时刻却心生怯意,主场对手的发球嘘声,又何尝不是队员心理的枷锁,不断地在提醒他:
对手的强发球轮又来了!
第二局,这种无形的压力更大了,二传队长节奏不对,佩鲁甲场内队员宛若失了主心骨、进攻一球难下。
开局,8:3,摩德纳利用对手攻传配合失误,接连抓往返,,打了佩鲁甲一个措手不及。
形势不对,佩鲁甲主教练翘楚端倪,立刻换人:即使是队伍的战术核心,詹内利也必须下。
下场冷静、冷静......
替补二传,佐佩拉里登场。
作为佩鲁甲青年队上来的替补二传,被詹内利牢牢压在替补席上,几乎没有什么出场机会。
关键的决赛,手感还是两说,反倒是摩德纳这边,趁着对方手还未热、加大了进攻节奏。
一传到位,二传加速,在防守起球后的攻防转换亦有明显提速,凭借着起势后的一波行云流水的进攻,彻底压制对手。
套路虽老、管用就行。
没什么意外,25:18,摩德纳大胜佩鲁甲,拿下第二局。
大比分2:0领先。
......
第三局,佩鲁甲退伍可退,詹内利重新上场,经过半局的“休息”,这位大队长脸上着实冷静过头了,瞧着甚至有些冷酷:
队伍已经到了悬崖边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最差的也就是丢掉冠军,但为了不负这赛季的努力、付出,必须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无论输赢,他必须扞卫主场荣誉!
这番一往无前的信念,倒是让佩鲁甲在第三局爆发出了无穷的潜力:发挥出自己的能力,给球迷、给俱乐部,给自己一个交代。
此消彼长,想赢怕输的摩德纳队员倒是紧过头了,手脚并用、用力过猛的情况屡见不鲜,就连林铭佑也不例外。
10分之前,本还是势均力敌的局势,却因为尼科夫的一个扣球失误,在绷紧的神经中戳了一个洞。
如果尼科夫的扣球失误是一个征兆,那林铭佑随后的一个一传失误就真的是直打七寸了。
“啪!”
鲁索的跳飘球,速度不快,那点飘度只要林铭佑脚下跟上,一传完全没有难度。
可问题就是,他大意了:
几乎是身体的本能反应,球发出的那一刻,林铭佑便根据鲁索的发球动作、提前动了。
上前一步、提前来到左侧与帕隆斯基的结合部......
天赐良机,鲁索怎么不笑纳,千钧一发之际、甩臂猛地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