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主持人间的“拉扯”,听得场内观众连连点头,会心一笑:
终于有点不一样的风格了,语气毫无底线的夸夸,还不如这种互相下脸面来的有趣。
.......
场内,拿下第二局,意大利场内队员心情不错,就连常年冷脸的酷哥也多了一丝生气,勾肩搭背、晃晃悠悠的交换场地。
替补席,七位主力排排坐,加拉西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笑着对林铭佑说:“Lin,你那最后一球扣得太帅了,直接把他们的气势给打没了,我看加拿大人都懵了。”
“就是,那一板,抢的真不错,你可真敢打。”
身后,米切莱托大大咧咧的右手一圈,凑了过来:
那一球,詹内利拦网下落后的保护,随手一捞之下,球已经乱了,时刻保护的巴拉索,前冲之势已经止不住了。
虽是有传球,但倒地之后的仓促反应,又能好到哪里去,也就只剩一个高了。
但Lin这小子,反应快,下意识的自我调整,直接强打:
手法、线路选择上,也很有脑子,并没有抡起胳膊就死扣,是在用脑子打球的,这样的队友岂能不“爱”。
只可惜,这强制爱有点窒息,林铭佑右手一摁小米肘关节,就是随手为之,弹跳反应也扫到了隔壁的拉维亚。
殃及池鱼,一番折腾。
德?乔治教练看着队员们嬉笑打闹,并未呵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巴黎之后,意大利男排真正说得上的“苗子”几乎没有,所有重要比赛几乎都是米熊主打。
两个周期,曾经的年轻队员也大了,技术成熟的同时也就只剩稳重了,私下如何他管不着,比赛期间也确实要有新鲜血液来活跃气氛了。
温和的笑眯眯中又带着点“蔫坏”,Lin刚刚好。
球员调整完毕,德*乔治招手,让队员们聚拢过来,做最后的部署:“大家这两局打得很棒,不过别掉以轻心,加拿大队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
“下一局,我们还是要稳住一传,詹内利,按照目前的节奏就行,灵活分配球,让他们捉摸不透。”
“罗马诺、拉维亚,你们进攻的时候注意线路变化,调整攻的时候,壁这点拦网手。”
“至于Lin,你在后排防守继续保持专注,有机会就进攻。胆子大点、下手在果断点。”
年轻人,要有冲劲,小队员的极限,他还是挺期待的。
“明白,教练!”
“收到!”
“........”
“哔!”哨声响起,两队再度返场,第三局比赛继续。
意大利队2:0领先的情况下,打的愈发轻松,按着自己的节奏,挥洒自如、一攻势不可挡。
开局便在詹内利的发球轮,压制对手。
一传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加拿大与意大利比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反观意大利这边,除了一攻打的异常顺畅外,林铭佑在防守端还在继续发力,与正派自由人巴拉索两人:
一左一右、配合默契,几乎囊括了意大利队防守区域的半壁江山。
进退之间,犹如一张网,将加拿大男排边攻的扣球尽数兜住:
“啪!”
巴拉索单手一伸一摆,德鲁在四号位的重扣再次被防起。
往返机会球,詹内利迎面追球,奔跑过程中屈身后仰,翻出一个漂亮的四号位拉开球。
防守一传,堪堪未过三米线,詹内利还是强行加速,低、平。
拉维亚进攻不顺,这球又平又快,球头没赶上,只能曲着手臂、佝着身体过度一板。
“啪!”
拦回!
这一球,若是林铭佑在前排,抢速度,追上排球运行轨迹,完全没问题。
推到二号位,罗马诺的快速下手,线路他也可以抢一抢。
四号位的拉维亚,擅长的平拉开,并不绝对依赖速度来突破,防守之后的攻传配合,拉维亚准备的不够充分。
仓促之下的过渡板,已经是当下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了。
身后,林铭佑紧随保护,球被拦时,人已经到位,抬手一翻,再度起球。
网前,二传再度出手,这一次轮到三号位副攻,替换上场的奥斯卡起跳后,于空中转体、回首,挥臂动作落下时,队友传球精准送入手下:
一对一的战术攻,奥斯卡打开线路后,赫尔根本拦不住:
“砰!”
高快下球,意大利开局状态正佳,第一分便是一个往返。
.......
第二发,詹内利继续追发前排主攻德鲁,身体条件相较于对角主攻洛普基,估计能高出一头,2.05m的身高,一传接的别扭:
他这一点的漏洞,全队都清楚,六号位自由人也过来补位,不过德鲁既然能在俄超俱乐部打上主力,一传基本攻是有的。
补与不补,自己都能接。
只见他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将这球接到三米线附近;
接完球后,身体四平八稳、迅速上步,人朝着四号位跑动、准备打平网攻。
二传侧向移动一个身位,来到球下后,面朝四号位,双手一伸、跳传四号位:出手干干脆利落,兼具速度、高度的传球
罗马诺在前排,身高优势不明显,但架不住德鲁的一身蛮力:
半到位的一传,经过丹尼尔斯二次传球弥补,德鲁凭借其在俄超练出来的高点进攻,势不可挡:
“砰!”
实打实的炸手,一飞冲天。
林铭佑、巴拉索,两人转身便追,互看一眼后又默契的停了下来:力量太大,这球崩的有点远。
观众席上,脸上涂着三色油彩的靓妹,一把接住,在四周球迷的起哄之下,将球砸向了场内的拉维亚。
实时转播镜头下,这位身穿5号蓝色球衣的美女,这时还不忘抛了个飞吻,正大光明的“调戏”!
......
插曲转瞬即逝,连赢两局的意大利男排,并未给加拿大队留多少的机会,在50%以上完美到位率的情况下,三位边攻轮番轰炸,打出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尤其是罗马诺,第二局隐身,第三局彻底爆发:
二号位,冲近,线路优势非常明显,加拿大副攻队友还没有并过来之前,球已经从洛普基倒手的拦网手下“溜”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