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的是,意大利核心、二转詹内利正常发挥,只要传好四号位、将球立住,队内两位“天尊”自然能将球给扣下去。
这一点,从比分上就能看出来。
22:21,意大利领先一攻球。
局末关键分,原先三号位一巴掌数得过来的传球,詹内利给的更少了。
一传到位后,明晃晃的传给两位主攻:
四号位、后二,米切莱托、林铭佑两人交叉下球,凭借个人硬实力、强行突破,紧咬比分。
相较于全场死拼防守、对回合的粘性球,这种高强度对抗下的边攻对轰也别有一番精彩滋味。
意大利这边米切莱托与林铭佑前后排立体进攻配合、掩护;
法国队,帕特里、克莱维诺的二四号位牵制,下球率较第一局有所提升,这也是第二局两队打的如此接近的原因。
此时此刻,两队一攻,强的越发焦灼,越到最后关键分,边攻下手越发狠厉。
“唰!”
意大利前排四号位,詹内利手劲给的足,抬手就是要一记快速平拉开。
这一球,林铭佑抢的也快。
空中,利用腰腹力量强行撑了片刻、小臂猛地抽打:几乎是挂在网带上的10号,半佝着身体、手腕一转:
“砰!”
标志性的小斜线又出现了,几乎是擦着网带、一路飞行。
一米线内的小斜线,;林铭佑这一次切得更狠了,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角度、蹦起的脚尖几乎快踩到网带上了。
.......
“Amazing,bruno*Lin擅长的小斜线又出现了,几乎是贴着网子的半米线,帕特里在明知有小斜线的情况下,还是没能将其防起。”
“这一分,意大利队打出了自己的气势,关键时刻,Lin的精彩进攻,让队友间的庆祝迸发出了更坚定的决心。”
“第二局,几乎是被压着打的意大利男排,这一球迎来了新的反击机会,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
导播也是懂运镜的,伴随着主持人的“碎碎念”式解说,方才的一记小斜线逐帧回放:
攻传配合、扣球动作,包括他手腕最后撇的那一下,巨细无遗地暴露在镜头之内。
年纪轻轻,身高不算高,弹跳尚可,最突出的却是出色的滞空、手腕控球能力,这又是一个天赋不下于米切莱托的“超级新星”。
还是当下世界排坛最稀缺的全面主攻。
.......
场外,德乔治也没了第一局时的拿分淡定,双臂环胸、面无表情的站在场边压阵。
博沃伦塔这一点被限制,他是有预期的,但Lin与鲁索的拦网配合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却是让他始料不及。
这也是后期集训重点解决的问题。
场上,两队上了20分后,比分始终没有拉开,意大利虽然有一攻优势,但要想拿下次局,还必须再抓一个往返。
至于换人,至少目前不在德乔治的考虑范围内:
作为主攻,Lin在场上的作用不言而喻,无人可顶替;
鲁索,压力之下的自我调节还在继续,还没到非换不可的地步;
博沃伦塔,小抄还需做在事前,尤其是局面不利的情况下,更能锻炼人。
球权虽少,但你不能指望一个不接一传、强攻一般的接应一上来就能顶替首发主力位置,这一步是博沃伦塔必须经历的。
是龙是虫,就看他的发挥了。
.......
四号位,林铭佑后撤卡位,帕特里的腰线上演了一出翻滚救球,极限移动下,右脚几乎是瞬时发动:
侧卧、右手抄底,身体顺势翻滚、卸力:
“啪!”
有效起球。
林铭佑也因为这一手极限防守、脱离了场地。
意大利网前,三号位鲁索迅速后撤、回位,跟紧二传跑动;
二号位博沃伦塔反应也不慢,后撤、上步,准备进攻。
四号位,林铭佑这一点,因为脱离场内,自动被法国队前排拦网忽略,乔福罗伊年纪虽小,眼力劲却是有的:
紧跟意大利后排米切莱托的步伐、三号位,看死重点进攻人的后攻。
这一轮同样是法国队的机会,一个反超比分的机会,
然而、一眨眼的功夫,乔福罗伊就发现视野里好像多了一个人影:
鲁索二传身前跑动,米切莱托也跟着二传身后,加之詹内利,3个超过两米的大高个之间好像混进了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二号位把边拦网的布里扎猛然发现,对手10号竟然在自己的视野里消失了,脚下移动自然而然的慢了一拍:
“嗯,人呢?”
猛然回转,发现Lin竟然已经从后排冲了过了,到了三米线附近:
千载难逢的机会,詹内利自然相信自己的直觉,冲向四号位的同时,双手向上一翻、顺势冲过三位队友的包围圈。
3.5号位,鲁索、林铭佑、米切莱托仿佛得了信号的弹涂鱼、一蹦一跳,晃得网对面的副攻一愣一愣的:
陪跳or猫着,这是一个问题。
可惜,时间不等人,这一球是林铭佑的:瞅准时机,快速下手,借着乔福罗伊刚从网带上冒出的拦网手,用力抽打:
“砰!”
打手出界。
24:23,意大利拿到第二局局点。
博沃伦塔的发球,大力跳发。
网口球、詹内利前排二传,蓄势待发,面对乔福罗伊的网上争球,分分钟教其做人:起跳后,双手托球:
一收一推、后发制人。
直接将球摁入乔福罗伊拦网手下,一路跟着副攻拦网下落。
“哔!”
25:23,意大利有惊无险,再拿一局。
至此,两队大比分,打成2:0,意大利队只要再拿下一局,便能锁定胜利。
客场作战、连丢两局,法国男排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但主教练安德烈·吉亚尼的脸色却比第一局局末暂停时好多了,相较于第一局的被动局面,第二局通过针对性的调整进攻,制造破坏性拦网、得手。
队员的自我调整、对主教练战术思路的执行都做的不错,前面一直打的不错,只可惜最后关头的致命探头,差了一口气。
下一局,按照现有节奏,卷土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