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措旨在提升民生福祉,构建更为平安的商业氛围,如同太子所云,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来,河西地区的繁荣,必将迈入新的纪元。
朝堂之上,群贤毕集。这次年终会议,对李世民来说,前所未有的振奋。一百万贯的财政增长,不仅足以实现无数大事,更是太子为他开辟的一条盛世之路。千年以来,多少英主贤君梦想着通向盛世的康庄大道,却始终未能成行。然而今朝,那条通往盛世的坦途,竟清晰呈现眼前。
李世民步入太极宫暖阁,长孙无垢笑意盈盈,早已听闻朝中风云。李世民握住妻子之手,欣悦满溢:“今日之喜,乃因吾望见盛世之途。千秋万代以来,无论汉武帝的武功,或是文景之治,都被誉为盛世,但我们心中皆明,那并非真正的太平。”
李世民自怀中抽出李恪梳理的战略规划,轻轻拍打:“如能按此实施,才可谓真正的盛世,百姓与上位者间的差距将会大幅缩小。财富分布更为均衡,民间活动异常活跃,我大好河山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华与安定。”
然而,盛世之下,潜流涌动,妻子长孙无垢的提醒令他警觉。“恪儿将置身风暴中心,恐有人会竭力将其束缚于河西走廊。”李世民笑容渐敛,思绪重归清醒。
李恪,这位年轻的天才,是否真能在农业上施展如同河西一般非凡成就?李世民心中疑云密布。他虽对儿子的商业才能赞赏有加,也对其应对士族与对手的智慧颇为肯定,但仍期盼着更多。
毕竟,将理论变为现实是最艰巨的考验,尤其是面对千年农耕文化的根基,任何突破都将无比艰巨。况且,农业变革见效缓慢,一旦李恪未能立竿见影,那些阴暗角落里窥视的目光定会伺机而出,施以打击。
“不可忽视丝路尚需稳固,不能将所有压力都压在那孩子肩上。”长孙无垢的话语宛如清风拂面,提醒着李世民农事千年的演变,可行之术早已用尽,创新不易。
太子不由点头:“原来,那小子竟然给我留下‘无事不成’的印象了。”而此时,泛河西走廊经济区的耀眼成果如飓风般席卷了九州大地,无数生灵谈论着这一辉煌。
京华城内,群雄齐聚,每个人都感受到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兴起,一股足以改写历史的洪流。而这一切,源于那片古老土地上的青年太子,他的远见、决心和魄力,正逐渐照亮整个大陆的未来。李恪,这名字,正成为人们口中最炙热的话题,无论是羡慕、嫉妒还是敬畏,都无法阻挡他的光芒万丈。
而在太子的背后,岑文本默默支撑,如磐石般坚韧。他深知,太子的宏大愿景需要无数人的共同付出与牺牲。服务型官府,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改变民众命运、重塑国家根基的关键所在。
岁月如梭,太子与朝臣们的合作日渐默契。他们联手制定政策,推动法令,一步步铺开这条通往盛世的道路。每一项举措都经过精心考量,既着眼当前,更瞩望未来。李恪的智谋与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务实精神交织成一道道光芒,照亮了前方的路途。
然而,变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太子与岑文本在推进服务型官府的同时,遇到了不少阻碍。旧势力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暗地阻挠改革的步伐。李恪与群臣并未退缩,每一次的对抗,都让他变得更加坚定。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李恪和他的团队成功建立了服务型官府的基础,使得雍州成为了典范。百姓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官府的效率与透明度大大增强。太子的努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与拥护,连带着其他领域也受益匪浅
传言已漫延九州大地,恪殿下开创的丝路天阶,为朝纲贡献金银千万贯,辉煌盛况犹如神明洒落星辰。
“何等丰功伟业,我却闻是千余万贯。”
“不论其数,这几乎抵过朝野岁贡三成之巨。”
在民间热烈沸腾之时,东宫的气氛却是死寂如深潭,沉闷难堪。此事过已数日,李承乾始终未振作,私底下,眉宇如霜似铁,忧郁凝结,仿佛积云将倾。
初一之后,关陇权柄诸子,利用休沐之隙,悄然齐聚太子翼侧,谋划密计。
“陛下已钦命上官仪、杜正伦远赴河西之地,接手刚遭岑文本驱除的三郡太守。”温彦博脸色凝肃,低语道:“此事无力逆转,而此三人上任,陇西俨然尽入恪党手。再加上叶谷浑一地,李恪正凭借所谓的服务之政,清扫异己,旨在彻底掌控河西。”
“此事无需再辩。”窦威沉声启唇:“昔时决议留他于地,吾辈已然预判后果。”
“现下要决断的,是否仍旧围困于河西,抑或放虎归山。今日聚会,需共识于心。”
此番言语令众人心绪纠结,如芒刺背,痛痒难当。
“必使之迁!”李承乾先声夺人,语意坚决,“非但要驱出,甚要夺其封土叶谷浑!”“望见否?何等多军门将领趋附李恪。”
“且看丝路天阶,未来愈发繁盛,估之仅此一策,每年可为皇朝带来千万金银之赐。”
“每岁述职,李恪必将夺目而出,光耀朝纲。”
“来日河西之位,于皇朝恐胜于关中。”
“李恪坐拥这般宝地,非唯财源滚滚,更有资源丰饶,群臣趋炎附势,实令人忧。”
“尤须警惕者乃那些将军之辈!倘使其续掌明珠,吾辈太子尊号不存矣。”
“尔等不必侍奉于吾,宜放弃抗拒,彻底接纳李恪条件,此刻尚优于日后将帅反投,再现玄武血劫,割首于吾,以肃清汝等。”
“吾或可保残躯。”
李承乾一番言辞,锐利无情,连禁忌之言亦不加掩饰,神色如烈火焚烧。
他意在激昂,亦逼迫关陇贵胄行动。诸如虞世南、窦威等人闻听,面露惊骇之色,各有所感。同时,亦感宽慰,李建成教导之法渐显效,成长中的外甥越发接近明君标准。手段不觉运用,颇得帝王风范。
他心中五味杂陈,李承乾成熟令他喜悦,然而太子用此手段胁迫关陇贵族,又引不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