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二之选
“小生今日得以拜见吾王殿下,出自方嫔娘娘精心筹划,才能实现它。如果给吾王带来不便,还望多加包涵,别再追究她责任下去。勤王殿下既然在此事决策权上,占据主导地位,就需做通他的思想工作,使其顺利实施,而不是让您和方嫔娘娘两人,因为其中枷锁的束缚,坏了和气,弄得不欢而散。最终被勤王说中,留我待于书香阁,不得离开静慈庵,与吾王殿有所来往,我不会再求助于吾王殿下,全当领了方嫔娘娘的好意,安心教齐乐读书便是。”
陆尹看不得,吾王殿下给方嫔娘娘施加压力的做法,周旋于吾王、勤王和方嫔之间,已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只好自圆其说,求个公平。
吾王的推辞和置疑,显然是给陆尹脸色看。他不能直接表示出,陆尹明目张胆接近方嫔娘娘,为其教书提供如此便捷途径,所产生的影响,涉及吾王殿与静慈庵两处利益纠纷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提醒皇嫂以大局为重,适可而止,若花费功夫,让勤王殿下欣然允诺,由陆先生至吾王殿内教齐吾读书的要求,那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皆大欢喜处,三方言和,就无需精挑细选。
“先生无需多虑它,且将心收进肚里,让我出面解决争执。今日,不管我与吾王殿下谈论结果如何,终是圆了,双方先见面认识的想法,由此下去,事态肯定需向好的一面发展。我身为首先提出它的人,当然不会为难吾王,也不会无视勤王殿下的存在,早晚得给陆先生个说法。我此次好不容易,将陆尹从静慈庵书香阁接出来,使他离开前,和勤王殿下请了假,说出门散心,大概花费一下午时间。勤王信以为真,才将齐乐支开,由我离开明镜堂时,带陆尹出静慈庵,把他扮成为我做膳食的侍者,进宫直接到吾王殿中。现在时辰刚下午3点,恐怕不能继续和吾王再聊下去。我马上安排花公公,骑马带陆先生回静慈庵,送他到书香阁内,免得超过规定时间,让勤王殿下追究怪罪他。”
方嫔娘娘缓和着现场不利的局面,觉得今日与吾王殿下的面谈,到此为止,需派花公公速将陆尹送回书香阁里,万无一失处,让陆先生看明白,他一心所系的吾王殿,是何面目,其内为中流砥柱的吾王殿下,属于易亲近的人还是对立者,都归他事后要考虑的。
“皇嫂事急,不容我再追问什么。陆先生多少也算吾王殿的客人,为他日后生计着想,言辞不免犀利些,但终会受益于他。你且安排,花公公送他出宫回静慈庵去,你自己小心着点,别让皇上知道你目前行踪,防微杜渐,最为安全。”
吾王又交待方嫔娘娘几句后,让时公公送她和陆尹出了内厅,见着花公公,由方嫔娘娘轻声交待他,务必保障陆尹的行程安排,到马厩内取快马,带他回书香阁。
花公公领命,和陆尹两人先行离开吾王殿。随后,方嫔娘娘一行人才由她重新坐回车驾,向方嫔阁而去。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秘密行为,终没进入皇上的眼线内,使方嫔娘娘回到方嫔阁后,在一楼主客厅坐定,一杯热茶,褪去满身疲惫,从早晨匆忙至静慈庵明镜堂起,到去书香阁,言辞恳切安排陆尹随她进宫,再到两人与众随行一路车途进入吾王殿,被吾王惊喜接待下来,没被拒之门外,便给她无限的空间施展,送陆尹回去至此刻,担心、内疚、焦虑、辩护和决断,均未使她放下重任,茶水苦涩,心情复杂,开弓哪有回头箭,既已明志,必得善终。
方嫔娘娘知道,勤王殿下设出的鸿沟,摆在她和陆尹面前,渐露爪牙凶狠之态,失去往日对他的耐心及温和。
她认定,陆尹是自己千方百计得到的利益,把他做为更上一层楼的筹码,必须送入吾王殿内,成为她游刃有余的武器,这个让她实现飞升愿望的关键人物,如今,让他成功见到吾王殿下后,她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这种日臻成熟收获所带来的情怀,任由它的矛盾,指向固执的勤王,和踌躇不前的吾王,恣意发芽,搅得一团乱麻时,她再出面,势必带陆尹出了书香阁,进入吾王殿。
“娘娘,您今日把陆尹从书香阁接到吾王殿,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吾王殿下最终也没同意,让陆尹进吾王殿教书。这样来回几次,看都把您愁成什么样了?您打算接下来怎么安排和他的关系,使事情能够顺利些?”
杜鹃的疑问,源自方嫔娘娘忧虑的心思,使身边伺候她的人,感受越来越多她的苦楚。
“正因为陆尹是书香阁里,勤王殿下为齐乐挑选已教他读书一年多的先生,不是外面的人,随便三言两语能带离出静慈庵的人物,所以,我不花费心思,将他带入吾王殿的话,怕无论如何也撑不过勤王的势力影响,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无功而返。”
方嫔娘娘寻思着,刚从吾王殿回来的经过,总结下来,认为必须先压制住陆尹,逐渐拓展,当他无计可施时,问题就好解决了。
“娘娘已经想出办法来应对吗?”
杜鹃继续问下去。
“没错!陆尹既然学识渊博,教书能力非他人可及,那么本宫就顺应他这种优势,在皇上面前美言几番,表示到静慈庵半年时间,认识他这样难得的人才,正巧赶上我屋中珍藏书籍《通史》一部,字数达300万之多,内容简介实为精彩,有吸引力,甚为喜欢。可里面文字艰涩难懂,让我根本无法正常阅读它,如今只看了十几页,才达一万字而已,再往下读去,已理解不透,心内感觉很为不爽,忧愁找位老师,能为我指点迷津。因了解到陆先生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心生喜悦,特别想他每周抽出一天来,帮我读完它。它如此多的篇幅,若由陆先生引导去读,每周一天时间算下去,至少需一年功夫,我才可看至结尾。所以,此事我出面提要求,怕勤王殿下推辞,当请皇上明断,了却我本桩心愿。皇上平日劝我多读些书,现我用此事相托,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到时,把陆尹请入方嫔阁内,一来二去,对皇宫之中规矩,深谙其道后,我再左右夹击,引他进吾王殿教书,难不成他多长两条腿,自己从我面前飞出去?”
方嫔娘娘如此安排着,拿出她手中那本古文版的《通史》,3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让她逐渐抓住陆尹的要害,以他读书人离不开好的书籍以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然不能碍着皇上和她的威严,不识抬举,再将她搁置一边,任吾王殿事端,褪去颜色,使她无利可图。
“这个方法好!娘娘。一语中的,您如今把问题换个角度,由皇上来主持公道,将陆尹先生差到方嫔阁中,每周只需一天功夫,让他在您眼前,施展不开,想他坚持不到三个月时间,就会丢盔弃甲,依从您的意思,去为吾王殿下效力了。勤王殿下纵有千般不如意,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好交出书香阁的陆尹,把他引入皇宫之地,到这里就身不由己,不是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的。况且,每周只用他一天而已,又不耽误他教齐乐读书,不过,您不会让他免费来教书吧?”
杜鹃赞同许多话下来,认为方嫔娘娘应该给陆尹点好处,才能一直使唤,不费力气。
“一天给他100两银子报酬,不能再多了!他在书香阁内教书,每天才挣30多两收入,我仁至义尽,因《通史》译文工程浩大,对他视如己出,多给报酬,思前想后,未曾亏待过他。”
方嫔娘娘认为,放长线钓大鱼,给够陆尹甜头吃,用日入100两的利益,让他打消对她的顾虑,自己对他没什么出格的地方。
“那娘娘每月需从1200两的俸银内,出400两给他去使,不如您求皇上,帮您承担一部分吧?免得钱到时出给陆尹后,您手头剩800两银子,出门游玩逛街,得节省成什么样子啊?”
杜鹃有些心疼方嫔娘娘,为了把陆尹正常送入事先安排好的吾王殿内教书,她这几个月,可真没少下功夫!
齐风四岁生日晚宴,一个月俸银中,居然拿出一千两来,去给他当贺礼,成功结识吾王殿下,不想这吾王是位比勤王还棘手的人,一直要求方嫔娘娘将陆尹带入吾王殿后,先前所谈的所有条件,才能得以实施。
她进方嫔阁至今,一路下来,谨小慎微,事事怕出现差错,一忍再忍,现对陆尹先生慷慨到此步,应向皇上承明,若他愿意承担其中费用,可为方嫔减轻不少负担。
经杜鹃一提醒,方嫔娘娘表示同意,皇上对她一往情深,当即许她,愿每月出300两,她出100两,给陆尹做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