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24章 国中国!恩断义绝熊文灿!

蒲城县某处小酒楼中。

朱由检站在二楼的窗户前,安静的看着下方频繁穿梭在百姓中的郑氏巡查队。

“爷,有消息了。”李若涟的声音响起后,朱由检站在窗前纹丝未动。

“说!”

“爷,据福建各地传回的情报来看,福建八府一州下辖的所有县城,几乎都有郑氏建立的巡查队,这些巡查队全部都是郑氏集团受伤归养或上了年纪的悍兵,他们在地方已经取代了基层衙门的作用;

特别是基层的保甲制!民间乡村的甲长,里长,保长几乎都是郑氏的人在担任。

而且···”

李若涟说到这,语气带着些犹豫。

“直说!”朱由检的声音依旧是风轻云淡的吐出二字。

李若涟随即脸色带着复杂道:“郑氏除了通过义庄用赈灾的方式收买百姓外,还通过祠堂,佛寺,道观等方式不断的吸引拉拢福建地方的大小士绅富户;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县衙中,县丞和胥吏等衙门主要人员,已经被郑氏完全渗透。”

朱由检听到这缓缓吐出一口烟气,把手中的旱烟丢下踩灭,转身坐在八仙桌上。

“兵事方面呢?”

李若涟听到皇帝的询问,接着开口道:“郑氏接受了大多数朝廷裁撤的原内地卫所士卒,同时还在泉州、漳州、厦门等港口派驻军队,在许多沿海的关键位置建立水寨,调派精锐部队驻守,对外则是以尊朝廷号令,剿灭海寇的理由施行。”

“嗯,不错的手段,没想到郑芝龙能用短短三年时间把福建打造成一个国中国,此举可比当年的江南逆贼高明的多。”

朱由检自顾自的说着,眸子在桌面上的地图扫过。

“郑芝龙最近在做什么?”

“他在十日前,召集郑氏集团各大家主,召开了一场会议,宣称刘家村案是他的御下不严导致,欲在半月后启程入京告罪。

现在其人在安平城,正在举办喜事。”

“喜事?呵呵,这次又是娶的哪家女子?”

朱由检冷笑一声后,李若涟带着古怪之色接着道:“是同安郑氏郑鸿逵的小女和南安洪氏的长女。”

在华夏数千年的血脉文化中。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以共同祖先为核心的社会组织,通常包含同一姓氏的多个家庭,通过祠堂、族谱、族规等制度维系。

而家族是宗族的基本单元,指同一祖父的直系亲属群体(五服之内)。

在大明朝的血缘纽带中大宗族一般都是多个家族的联合体,规模可达数千人。

李若涟所说的同安郑氏便是大宗族下的另一支势力很强的家族,其族长是郑鸿逵。

南安洪氏则是由洪旭为代表的宗族势力。

“嗯,不错!对外说自己御下不严,纳妾后在回京请罪,这蛊惑人心的手段也很高明。”

朱由检开口念叨一句,丝毫没有因为郑芝龙的所作所为而暴怒。

良久后,在地图上查看许久的朱由检起身站起。

“动身吧。”

“爷,我们去哪?”

“郑芝龙不是在安平纳妾吗,咱们直入安平城!”

李若涟一听这话,脸色瞬变:“爷,安平城可是郑芝龙的大本营,咱们这么去,是否妥当?”

朱由检没说话,只是自顾自的走出房门大步去往后院,翻身上马后出发。

···

安平城。

这座城池在福建有着极大的名气。

整座城池全部由郑芝龙主导的郑氏集团出资建造,城池规模和大明朝正常的县城面积相当。

但城内并不是寻常的民众,而是纯粹的商业城,在城池南侧还设有两条水道直通海湾港口。

通过五商体系,在山海两路垄断福建与日本、东南亚的贸易,是以郑氏为核心的军事商业集团的核心重地。

安平城内最为豪华的府邸中。

此时人声鼎沸,前来恭贺的商人,福建各大家族家主或宗族族长几乎全部到场。

偌大的郑府大院前的广场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三十只大红桌,每个桌子上坐着的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而在广场周围,田荆和燕客二人正满脸笑意的在人群中游走着。

在周围的人群中,许多善于记忆的暗卫成员正悄无声息的在周围晃悠。

他们的目的便是快速记下今日到场的所有人员信息。

“广东巡抚熊文灿,熊大人到!”随着一道高亢的呼喊声,喧闹的人群顿时一滞,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广场大门处。

风尘仆仆的熊文灿黑着脸大步走来。

他没有和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套近乎,直接迈步走到正在主桌喝的满面红光的郑芝龙跟前。

“起来!跟我去堂屋!我有事跟你说!”熊文灿低声在郑芝龙耳边低语。

郑芝龙看到来人,立马散了许多酒意,起身客套几句后,跟着熊文灿走入后面的堂屋中。

“郑一官!我看你真是疯了!即将大祸临头你还有心思在这办喜酒宴!”

郑芝龙看着脸色凝重的熊文灿,浑身一个激灵。

“熊大人,您这话是何意?”

熊文灿目光闪烁的看着后者,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郑芝龙!你是真糊涂,还是装不明白?南安刘家村案朝野震动,皇上大怒,你不思诚心处理,反而在这纳妾办酒席,真以为你脖子上的脑袋是铁打的不成?”

“不是,熊大人,你这什么意思?刘家村案的凶手杨诚已经被臬司衙门拿住问罪,其参与作案的一应山贼也被守兵衙门剿灭,此事我已经处置完了啊?”

熊文灿听到郑芝龙的话,双眼猛然一睁,瞳孔都有些发颤。

他颤抖的伸手指着后者道:“你···你···你当真是愚蠢至极!”

熊文灿说完,黑着脸转身就要走。

郑芝龙见状赶忙上前把他拉住。

“熊大人,你可以招我入朝的老师,有什么话您直说啊。”郑芝龙语气带着急促。

熊文灿作为广东巡抚,位高权重,明显不会在自己纳妾这种场合前来恭祝。

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有大事要发生。

“郑一官!你既然要赴京请罪,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大摆酒席!

你如果诚心向朝廷认错,为何还要让各家转移核心子弟出海?

还敢私自减少运往天津港的粮草!

你可知道,北境数省的天灾之下有多少受灾的百姓?朝廷一旦发现数目不对,你这个可是叛国大罪!”

熊文灿说着,气的胡须震颤,身子止不住的出现轻微的颤抖。

郑芝龙闻言后满脸错愕,看着熊文灿良久没有开口。

“大人,我这么做也是为自保,如果皇上真因为刘家村案迁怒于我,至少我要有保命的底牌。”

熊文灿听到郑芝龙的话,眼中的气愤之色更重。

“愚蠢!”

“你私下里的小动作连我都瞒不住!你觉得能瞒过陛下手中的暗卫吗?

信不信在现在的安平城中,肯定有着大量的暗卫密探和锦衣卫缇骑!

当今圣上是个暴君,同时也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当朝国丈周奎,魏国公,南京六部一众部堂,哪一个不比你强?

最后呢!江南之地被一锅端!陛下哪怕是撑着江南赋税之地崩溃,也把他们杀得干干净净,你真以为凭借一些手段控制了福建,皇上能饶得过你?

罢!罢!罢!看你这样子,我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今日当我没来过!从明日起,你我恩断义绝在不来往!”

熊文灿愤恨的丢下一句迈步就走出堂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