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国,北胡南董,共领文坛二百年。你竟不知?”曹大人更吃惊了,看了看胡先生,“胡兄,他真不知道你是燕都胡家书院的人?”
“北胡南董,”方后来皱眉想了想,“哦,我好像是听说过,这两家都是书香世家。”
胡先生微微笑了一下:“我与小友之前萍水相逢,确实没提过这事。”
“可小友,你不能怪我呀,你这一身本事,可也没跟我说过!””
曹大人无可奈何地摇头:“你们呀,你们,一个有高超武力不说,一个文坛大拿不提。还真是默契。”
“胡家在燕都,是声名显赫的文坛大家族。你面前的这位胡先生,是大燕有名的胡家书院院长。
他二弟,是大燕国礼部尚书,三弟,是国子监副监正兼任太子太傅,他们家还有几个子侄任翰林院大学士。燕朝中不少官员都曾是胡家书院的学生,他胡家的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四国。”
“胡先生竟然如此出名?”方后来张大了嘴巴,听得一愣一愣,看着眼前的老头,也委实有些不敢相信。
“比起这些,我胡家个个眼睛不好的事,在燕都更出名。”胡先生大笑起来。
“上一代燕皇在世时,胡先生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出头,已经是工部员外郎,正五品了。”曹大人叹服道。
“我看胡先生不似做官的啊?他与我见过的官都不一样。”方后来转头看向胡先生,又上下打量了一番。
“那是四十年前,我早就不当官咯。”胡先生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还不是那个董窥园害的。”曹大人颇有些不平,“这人当年十九岁,少年桀骜狂妄,入京在宫门外,对着皇宫喊,要当帝师。结果他自己被下大狱,而胡先生也被牵连,贬为布衣。”
“当年的事,莫要提了。”胡先生苦笑了一下。
“知玄境的那个?”方后来却更惊了:“就是那个四十年间无人问,一朝知玄天下惊,江南董家的董窥园?”
“正是此人。”
“为何......他又牵连到了.......胡先生?”方后来看看曹大人,又看看胡先生,只觉得口中发干。
“胡家与董家是姻亲,胡先生的夫人,是董家长女,董窥园需喊胡先生一声姨父。董窥园自幼是在胡家启蒙,是胡兄一手教导出来的。
他一拾九岁入京,住在胡家,又口出狂言,当时的燕皇喜道,不喜儒,疑心是胡家教他如此,自然震怒,此案牵扯了不少人,其中胡先生首当其冲。”
听着曹大人的话,胡先生脸色变得更差了。
方后来自然心中震惊,看着眼前和蔼老者,一时语塞,心头狂跳不已,董窥园,那个知玄大能,得喊你姨父或者老师?
胡先生,竟然是大燕文坛大拿,而自己一无所知,自珩山以来,一路与他调侃聊天,毫不在意,如今觉着,实在是汗颜。
胡先生缓缓道:“董窥园少年多智,是我平生仅见的聪慧之人。七岁到胡家求学,我也只能教他到十二岁。”
胡先生叹了一口气,“之后他便回江南董家,自学几年之后,遂出门拜访十七国大儒,唇枪舌剑,无往不胜。再后来,到十九岁入京,被拿入大狱。”
“只是此人确实狂妄,在我胡家学院之时,便桀骜不已,一直被众人惊为当世不二之天才。
我觉他是个旷世奇才,即便受他牵连,我也并不在意。
他被释放回江南之后,我也曾多次与他书信来往,交流儒家学问心得。”
“自此之后,他越发内敛,静心求学,学识境界大涨。儒释道三家经典,随口诵来,还对以往学过的儒学,总结出了自己一套独有的见识,几乎可以开宗立派了。
只是,他这套儒家学识过于霸道,与我意见完全不合,于是大家渐行渐远。”
“二十年前,他再次出山讲学,在江南声名鹊起,也成了江南董家领军人之一,随之而来的,他那股傲气又暴露无疑。
凡是与他论道者,见识不同的,他便严加斥责,贬为邪门歪道。
我实在看不惯他如此做派,与他彻底断绝来往。”
方后来笑着道:“自古文人相轻,先生应该司空见惯,何必再与他置气。”
“小友有所不知,他那套学识,是要对别派的儒学斩尽杀绝。如今的大燕皇,当年的太子,四十年前知道他是当世奇才,他入狱之时,曾经三赴皇宫,为他求情。
如今即位之后,更是对他十分看重,经常写信问策与他。而他倒好,竟然多次建议,大燕儒家只留董家便好,其余各家儒派皆可废。”
方后来倒吸了一口凉气:“天才果然想法不一般。这要全大燕的儒生都只尊他为董圣人吗?”
“如今四十年过去,我发现,儒家骨子中为众生请命的傲气,他半点没有,有的只是高人一等的狂悖之气。依我所见,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附炎趋势之辈,如何能称圣人?
只是没料到,他这一变,自己却由此入了知玄境。
天下儒生个个惊叹,说他董家,才是顺应天道的正宗儒学。”
“那些个迂腐的书生懂个屁,”曹大人怒了,“他的高谈阔论,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是想借机造势,货与帝王家,做个万世敬仰的假圣人。”
胡先生苦笑:“他受如今燕皇所邀,入京为帝师,闲暇之余,定然会来我胡家。
虽然,我早已与他断绝来往。但他是我家夫人侄子,我不能阻止他来我府上,那我总可以躲开他吧。
所以,我这番游历,其实,也存着想避开他之意。”
“知玄大能,文坛领袖,燕皇帝师,董窥园集三者于一身,天下谁不想结识他,先生却想躲开。”方后来起身,给胡先生倒了一杯茶,“先生行事,果然不似一般人。也难怪,你不肯马上离开平川。”
“你冒死相告平川实情,不懂医却有神药在身,更视钱财为外物,一身本事暗藏不露。”胡先生接过茶杯,打趣道,“你也不是一般人。”
“我急需用钱,可不敢视钱财为外物。”方后来心中吐槽,“我来看你们,送来的礼盒,还是借钱买的。”
只是这话,说出口大煞风景。方后来只能呵呵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