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遇安在永安县竟是比正经报喜的沈家人还先知道这个消息。
王氏正准备喊刘氏去永安县说一声,就见孙家人和沈云天过了来。
“呀,孙掌柜也过来了,快里面坐,这位是你妻子吧?”王氏热情地招呼着二人。
沈云天带着大包小包的,倒是被王氏给忽略了个彻底。
“曾叔祖母,瞧您今儿个可是大喜过望,一点没看到我了。”
“哎哟,云天也来了,今儿个不是还在当值吗?”王氏大手一拍,看向小辈。
“家里这么大的喜事,和东家一说,那假好请得很。”
沈家这会儿家里有很多人,族长家人都在,见到沈云天,大家都很惊喜。
柳大花一见到亲家,热情地过去拉着孙夫人的手:“怎么没带倩儿一起过来?”
倩儿就是孙掌柜的老闺女孙倩儿。
这可是她未来媳妇,柳大花可不得关心些。
“原想着一起过来,可那孩子腼腆得很。”
孙倩儿还未过门,加上这是沈家三房的喜事,孙掌柜夫妻俩就没让女儿一起过来。
那边,孙掌柜一听刘氏要去永安县跟沈遇安说这个事,连忙拦了一下。
“县衙的人已经到书院报喜,大妹子别多走一趟了,这永安县不近,这会儿过去天都黑了。”
“哎哟,有人报喜就好,我就不走这一趟了。”她那牛车走得慢,到底不方便。
孙掌柜倒是坐着马车过来的,但一会儿孙掌柜夫妻二人也要回永安县。
“哎哟,”孙掌柜一拍额头,急匆匆跑到马车上。
大家看着他这模样,还以为他是有何急事,岂料孙掌柜从马车上拿了许多东西下来。
“孙掌柜,你这是?”刘氏诧异地看着孙掌柜。
虽说两家关系不一样,可这送的东西也太贵重了。
且刚刚孙掌柜不是已经送过了么?
“这是东家给的贺礼,差点给忘记了。”
光顾着和亲家还有沈家攀关系了,差点忘记这些个礼了。
东家可是为了这些礼,还给了马车给他的。
刘氏看着孙掌柜手上的礼,客气地推脱两下。
刘氏不懂,王氏倒是对孙掌柜手中的东西了解些。
“这也太贵重了些,孙掌柜,快拿回去。”
“这可是东家给的,我若拿回去,在东家那里也吃挂落。”孙掌柜为难地看着王氏。
王氏上前,把那些糕点和布料留了下来,剩余的让孙掌柜拿了回去。
“你就跟东家说礼我们沈家收下了,全了两家的情谊,剩下的,我们沈家无功不受禄。”
地契和珍贵的玉器虽没收,好歹王氏也收了些点心布料,孙掌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成,我会和东家好好说的。”这沈家人没眼皮子浅,让孙掌柜更满意了。
衙役们回到县衙,跟傅县令说一声就辞行了。
百川书院今日一直没安静下来。
学生们对于沈遇安高中府试第一很兴奋,杜夫子那边一直有人拜访。
特别是在县学的吴夫子,拜帖也不给了,直接上门来。
“好啊你个肚量大,有这么个好学生,还一直在我跟前装为难。”吴夫子拍着杜夫子的肩谴责他。
“在书院呢,给我个面子,别喊我这名。”杜夫子心情颇好道。
先前沈遇安考了县试第一,吴夫子就恭喜好友得了一个好学生。
可那会儿好友偏偏一副你不懂的模样,还时不时来打劫他的书籍和题。
真真是让吴夫子颇为不解。
这会儿沈遇安县试府试皆第一,不出意外,院试定能得中。
“离院试也没几月,不若让沈遇安到县学来。”
好友虽学问也不错,但以沈遇安的才能,在县学更能发展。
不说其他,县学有举人和同进士当教谕训导。
到时候沈遇安若是能一举获院试头名,这可是永安县的荣光了。
“这件事还需要问一下遇安。”
“你先和沈遇安说一声,到底县学的教谕和训导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两人是多年好友,有什么就说什么,吴夫子也不怕说这话得罪人。
杜夫子也确实感觉到最近没什么可以教沈遇安的,前俩月靠打劫吴夫子的书。
都被他坑得差不多了,去县学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遇安没有秀才功名,去县学可行?”
“怎么不行,我今儿个来,还是钟教谕让我来的。”
不然他再和杜夫子关系好,也会让递了拜帖第二天上门。
等吴夫子一走,杜夫子喊了沈遇安来,和他说了这件事。
沈遇安对于县学也有些心动,他和别人不一样,至少要保证自己比别人高一截,他上榜的机会才会更高。
“先生,学生,”沈遇安看着杜夫子。
“你想去就去,本夫子若是不想你去,何须跟你说这件事?”
沈遇安郑重地给杜夫子行礼。
若是一般夫子,说不定会让沈遇安继续在自己的书院读书。
沈遇安考得这么好,若是在书院中考出个秀才,那也是招生一大招啊。
但是杜夫子没有这种私心,觉得自己教不来沈遇安,去坑好友的书籍和题来给沈遇安几人。
沈遇安眼看要考院试了,对方也能大方放手,让沈遇安进了县学。
杜夫人上前把沈遇安扶起,“你这孩子,聪慧过人,做事沉稳,本夫子不怕你自命不凡,就怕你这孩子慧极恐伤了你。”
杜夫子眼中的关心,沈遇安见着,心中微动。
“学生一定谨记先生的谆谆教诲,走好每一步。”
杜夫子欣慰地点头,拿过一旁的请帖。
“这是傅县令给你的请帖。”
沈遇安有些诧异地接过请帖,上面写着后日请他上门一叙。
这富商员外的请帖可不去,但傅县令的邀请是一定要去的。
说来他能高中府试第一,傅县令定的他县试第一,未尝没有一些助力。
所以沈遇安是一定要去的。
第二天,沈家的牛车在百川书院门口停下。
沈遇安和家人在书院门口相见,经过这些时日沈遇安的洗脑。
这会儿刘氏大大咧咧地把牛车停在书院门口,也不怕儿子会遭人笑话了。
孙大爷见到刘氏的牛车,没有一丝鄙夷,甚至热情地给刘氏找了地方停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