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历1644年,3月。
蔡牧准备多年的计划可以实施了,大明的灭亡正式进入倒计时。
这些年整个远东殖民地都在为这个计划快速的运转,甚至澳宋本土也给打进北京城的计划做铺垫。
现在几乎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
从1637年崇祯大旱开始,远东殖民地就在不断接收大明北方多省的灾民,累计接收灾民一千万人比蔡牧计划中八百万人还多了两百万。
而且这一千万人基本都是青壮,没有多少老弱病残,全是优质劳动力,只是男女比例有些失衡而已。
这也意味着大明北方基本被搬空了,目前只剩崇祯大旱前1\/4,甚至可能只有更少的人口。
缺少这些人口大部分去了澳宋占领区,部分被灾害淘汰,部分逃荒去了大明南方省份,部分加入了农民起义军。
而去澳宋的一千万灾民其中七百五十万去了澳宋本土,两百万疏散到了远东殖民地其他地方,东北、外东北、库页岛、虾夷岛等地搞开发,还有五十万人去了菲律宾群岛。
澳宋本土由于大量人口的涌入,加上原有的人口和这些年自然增长的人口,现在本土已经有了一千多万人口了。
这些新增人口没有全部安排在大自流盆地,而是不断去开拓澳宋大陆的土地,通过这些人口的努力整个澳宋大陆已经全部掌握在了澳宋手里。
当然只是沿海的那一圈土地开拓了,内陆一点的土地和中部的大沙漠基本没人,而且人口分布也非常不均,呈现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的特征,像西部地区就那几个铁矿区的人多。
不过再怎么说澳宋也完成了对整个澳宋大陆的实际控制,所以现在才能战略转向,逐渐向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倾斜资源。
拥有整个澳宋大陆和一千万人口的澳宋本土生产能力已经翻了好几倍,远东殖民地六百万人口在蔡牧的带领下搞了这么多年的生产也是让远东殖民地的生产力飙升。
所以拿下北京灭亡大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只要拿下北京,澳宋就可以开始对整个大陆攻略。
等拿下大陆又可以将南方多余的人口往东南亚、北美、南美或者其他的什么地方移民,这样整个雪球就彻底滚起来了。
大明南方至少有8000万人口(南宋的数据),执委会计划至少要移民1000-2000万人出去。
在土地几乎没有上限和医疗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这些人口经过几十年两三代的开枝散叶,至少能有上亿人口,这样澳宋就能彻底把吃下去的土地巩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土地上的华夏人口会越来越多,当地土着会成为少数民族渐渐被强势的汉文化和工业文化同化,最后这块土地就成了xx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现在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步拿下北京,灭亡朱家建立的明王朝还没执行呢。
而蔡牧作为这个伟大计划的第一执行人自然是感到非常荣幸,所以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就为了不出一点纰漏执行好历史和人民交给他的使命。
灭亡大明除了要有生产能力,还要有巨大的军事实力,现在远东殖民地共有正规军5万(本土临时加的),远东殖民地陆军(原澳协军)15万,治安军30万。
要进京了军队自然要正规化,所以澳协军正式改名远东殖民地陆军,名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有狗腿的含义,虽然这个狗腿很多人想当还没这门子。
远东殖民地一共才600多万人口,这么多军队可以说是有些穷兵黩武了,要不是生产力发达都要养不起这么多兵,不过之后打起来搞不好还要扩军。
蔡牧计划抽调4万正规军,10万远东殖民地陆军,10万治安军。
虽然治安军有30万,但是有10万在菲律宾的丛林和土着打游击,估计还有个几年才回的来,还有10万要布置在地方维稳,这形成了治安军比其他部队还少的情况。
所以蔡牧出兵前还要招募一些民壮和治安军一起当后勤。
这些兵蔡牧并不打算全部弄到北京去,而是分为两路,一路主力三万正规军+六万远东陆军+五万治安军去北京。
剩下的人组成一支偏师去接收大明北方各省的土地,同时拦截在甘陕一带正在和农民起义军拉扯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的部队。
现在大明就只有两个野战兵团了,一个在甘陕,一个在关宁防线,只要澳宋人的大军一去围困京城,这两个野战兵团必要来救。
拦住孙传庭和洪承畴回援是减少围城压力的必要办法。
其实这些年由于澳宋大量移民灾民,大明的情况反而稳定了下来,没有之前那种立马要暴毙的感觉。
大量灾民进澳宋人的地盘后,加入农民起义军的灾民锐减,导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们过的并不好,别说打败官军入北京了,连在官府的围剿下活去都难。
关外的满蒙人也安生了下来,好几年没有大规模去大明境内劫掠了,当然不是这些游牧民族转性了,一个是大明北方遭了灾没油水可榨了,一个是怕澳宋人来个梅开二度。
所以在崇祯看来大明似乎已经好起来了,要是忽略澳宋人的话简直可以说是在中兴的路上了。
不过崇祯的中兴梦终究是要破灭了,整个大明即将要迎来一场彻底的大洗牌,不管是老朱家,还是其他势力。
士绅地主、大明官僚、农民起义军都要被彻底的清洗,一切妨碍澳宋带领华夏进入新历史时期的势力都将进入历史垃圾堆。
“各位这次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都应当有一个好成绩,绝不名落孙山。”
随着蔡牧一声令下,整个远东殖民地的战争机器正式开起来了。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