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被彻底掏空了身体里的力量,封团长无力地瘫倒在地,双眼无光,面色苍白至极。
众人正想开口询问,只见封团长慢慢地阖上了《观山掘藏录》,脸上满是愁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这就是命,我们始终奈何不了封师古。”
对此感到疑惑的黑背老六追问了几次,封团长这才透露出《观山指迷赋》最后一段的句子:“观山太保对天文有深厚的造诣,他的预言总是让人惊讶不已。”
封团长解释道,《观山掘藏录》中提到了关于“血雾侵地、众多仙人出山”的预言。而今地下弥漫着血红色的雾气,正证明了这一迹象,看来所谓的尸仙即将挣脱棺木的束缚,这是命运的安排,人力难以更改。
作为封家族的末代子孙,封团长过去一直对自己的所知三缄其口,尤其是《观山指迷赋》中的秘密。但就在这一刻,他选择了向所有人揭露这些隐藏的秘密。
这个秘密指向了一个事实:封师古很快就要从沉眠中醒来,重现人间。众人又仔细审视了一次封师古留下来的图典资料。地底深藏着的棺材山,竟然就是一条传说中的尸脉。
它的信息仅仅在最为古老的风水文献中有所记载,甚至被誉为青乌风水之祖的学者也对此一筹莫展。封师古的深远算计令人咋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超越了普通人类的认知范畴。
关于“群仙出山”的预言,虽然大家内心都有所保留和质疑,但没有人敢放松警惕。因为他们深知,如果这些古代尸骸再度出现在阳光下,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因此,他们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
幺妹的眼睛一直盯着院子外面,忽然注意到了外面一丝细微的异样变动:“似乎有什么不明物体正在院落中悄无声息地移动……”
还没等话说完,空气中已经弥漫起一片淡红色的雾气。而在山脉深处,则仍然被深深的黑暗所笼罩。
周围的所有细微声音都需要依靠敏感的听觉来感知。人们不约而同走向窗户,屏住呼吸,仔细倾听。外面的动静逐渐变得更为明确,是一连串混乱又复杂的声响。
这种响声显然并不来源于院子内部,而是来自于地仙村外围的那片使人胆战心寒的崖壁。那声音像潮水般汹涌而来,不断接近藏骨楼,带着让人毛孔耸立的紧张感。
众人心中不自主产生了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奇怪感受。因为按照常理,这片死亡之地应该寂静无声,没有生命能够逃脱。但现在,却发生了如此强烈的震动。
尽管声音与“九死惊陵甲”的金属擦过般的声音不同,但是它所表现出的庞大体量已经足够引起恐惧。
显然,有什么危险的存在正在逼近地仙村,而且它的行动迅速而有力,不可低估。确认了声源后,封团长迅速翻动着手中的书页,随即站起身,脸上写满了焦虑,大声宣布:“我们必须马上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这噪音,一定是《观山掘藏录》中提到过的棺材虫所制造出来的!”
棺材山的地下,蕴含着如同一具巨大的盘古脊柱般的地形,静卧于山脉之间。没有头部的身体更是增添了几分 的气息。但是,这片表象凶险的土地之下,其实隐藏着深邃的秘密。土壤之下,地下水悄然流淌。
泉水腥臭如 的鲜血,这是探险者所称的“棺材涌”。按照风水理论,葬坟之处有泉流经,被认为是藏风聚水的上佳吉地。因此,棺材山在这些理论中获得了非同一般且充满神秘感的地位。
棺材虫,这些栖息于棺木和墓椁之间的微小生物,其实由幼虫变形而成,外观颜色近似松树皮,身体上有细小的肉翼,并且配备了七对锋利的口器,专门进食已经 的物质。尽管有的个体小到仅如小米粒,但也有一些能长达到八岁小孩的手掌大小。对寻宝者来说,棺材虫并不陌生,但在一般古墓中,由于棺木数量有限,它们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但是《观山掘藏录》中揭示了关于棺材山的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它的石壁上雕刻满了类似盘龙栖凤的自然纹理图案。这些岩石的裂缝内不仅藏有众多木棺悬空而挂,同时布满了大量的丝藤、淤泥和 。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滋生了数量惊人的棺材虫群体。这些小虫依附在石穴内部,以潮湿的土地和碎裂的木材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即使当时观山的大保护者也没能完全清除它们。然而,如今这日子似乎不吉利。
周遭,那些能够穿越岩土的九死惊陵甲直接向着棺木进击,迫使隐藏在内的棺材虫全部现形。此时此刻,藏骨楼外部已是嘈杂之声连绵不断——成千上万只棺材虫正浩浩荡荡地朝着地仙村涌来。这些生物远非乌羊王地下宫殿中的死尸虫可比;一旦被围绕上,连骨骼都无法保存下来。
在这种至关重要的时刻,江浩天与黑背老六二人好似身覆金光闪耀的防御盾牌,对抗着面前的虫海,脸上未见一丝恐惧。不过对于其他的四位随行者而言,他们的 凡胎在此情此景下面临极大的危险。局势异常危急,一旦被这些虫类围困,则无异于死亡宣告。
面对这种局面,贸然举动显然会使情形更加恶化,必须慎重规划下一步。封团长提出了进入地下的墓室以暂避棺材虫侵袭的建议:“不如深入墓室中暂时躲避,这样不仅可以远离棺材虫的威胁,还能借此机会沿路探索通往传奇中的地仙陵墓之道。”
可是,齐铁嘴阻止了这个提议,指出其中的巨大风险:“墓室内危险重重。我曾经见过地仙村落墓地内部通道的错综复杂,到处都是可以供棺材虫穿行的狭窄空间,万一不幸遭遇围困,后果将极为惨重。”齐铁嘴的话语如同一记当头棒喝,让所有人心中顿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