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再完美的计划都需要合适的人去执行。
魏嬿婉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让王伦假死,并且收服他为自己办事,就是因为王伦是最适合帮她完成这一复仇计划的人。
王伦会医术,尤其擅长制作各种便于随身携带,又能够治病救人的丹药,他早年在民间成名,网罗一众追随者,就是靠这个。
同时,王伦身为白莲教的当家人,又擅长各种装神弄鬼、蛊惑人心的把戏,很容易包装成一个深不可测的世外高人。
最重要的是,王伦有反心、也有胆量。
魏嬿婉收服王伦之后,给他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提炼那种毒蕈中的致幻成分,掩盖毒蕈异常诱人的菌类鲜香味,为的就是方便未来将其神不知鬼不觉地加入金丹之中。
事实证明,她没有看错人,王伦不仅炼制出了她想要的金丹,还成功把皇帝给忽悠瘸了。
金丹中加入的毒蕈成分是经过提炼的,毒性更加强烈,皇帝一旦开始服用金丹,用不了多久就会上瘾,同时精神恍惚,五脏受害,再也不会有还朝理政的可能。
皇帝深居西苑纵情享乐,魏嬿婉以皇后之尊临朝理政,威望日隆。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其后六年,魏嬿婉分别以为皇帝庆寿、为太子祈福等名义开了三次恩科,连带夹杂其间的两次正科,六年之中,竟然举行了五次科举考试。
前两次殿试皇帝还能勉强亲自主持,之后的三次都是魏嬿婉与永琮代帝主持。
在一轮又一轮的科考中,大批新人进入仕途,靠着提拔和吸纳新人,魏嬿婉在朝堂上的势力逐渐稳固,许多前朝新贵,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
但是,皇帝本人的隐退并不代表皇权影响力的消弭,反对魏嬿婉的声音变小了,但反对她的人依旧存在。
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永琮身上。
渐渐的,朝堂之上忠于魏嬿婉的和忠于永琮的人形成了互相对抗的两派,在魏嬿婉与永琮母慈子孝的表象之下,朝堂局势暗流涌动一刻也没有停止。
乾清宫正大光明殿,理藩院尚书具本上奏:“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派去广州的郎中官已经回来了,这是西洋商人对于双方货物的报价,请娘娘过目。”
年丰下台接过户部尚书呈上的奏本呈给魏嬿婉。
魏嬿婉面前的珠链已经撤去,她此时正坐在龙案旁,接过理藩院尚书的奏本。
这份奏报早在理藩院郎中官回来之前就已经千里加急送给魏嬿婉看过,此时她略作浏览,直接问道:“这份报价单本宫三天前就送去给户部过一份,户部尚书看过了吗?”
户部尚书站出来道:“回娘娘的话,臣已经看过了。臣以为,开放口岸与西洋通商不失为一件好事。我们对西洋货物所需不多,但是西洋商人却愿意以高价大量购买我们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彼此差异,每年能够从西洋人手里赚到的银子,少说也有三百万两以上。”
魏嬿婉颔首道:“恩,本宫也是这个意思,诸位臣工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