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荣王府的世子妃说好吃,不错。
的确好吃。
我们前线的将士们每天早上吃的东西就是这个,而且盐味还没有这么足。
他们吃了浑身都充满力量,拿起大刀去杀敌。
可是就是这样一碗面条,他们都不能敞开了肚子吃。
而你们每天吃着鸡鸭鱼肉,有时还嫌家里的厨娘做得不好吃,直接赏给下人吃。”
皇上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面前的朝臣和家眷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大魏从去年起,就在经历百年来最大的敌国入侵。
前线将士已经战死五万多人,就连荣王府的二公子都为国捐了躯。
一年多来,大小战役打了不知道多少场,国库已经空虚。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魏的子民,也是大魏的栋梁,大魏的官宦之家。
你们享受着身为大魏贵族的荣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今日,朕请你们来,就是让你们各尽所能,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些钱粮。
朕以身作则,自今日起,每餐的十二道菜缩减为四道。
后宫缩减开支,胭脂水粉三月发一次改为半年发一次,皇后和宫妃的月利减半,四季衣服数量减半。”
皇上越说越慷慨激昂。
“本宫带头开始向前线的将士们捐赠。”皇后这时也站起来。
这时一排宫女端着托盘从侧面进来。
其中一个走到皇后面前,半蹲身子,托盘举高。
皇后开始把自己头上的首饰和手腕上的手镯一一取下,放到托盘里。
接着那些宫女就端着托盘向场中的人们走去。
“如果今日身上没有带银票的,可以到陈公公这里登记认捐多少,明日再补。”皇后补充一句。
这下不得了了,上朝的大臣有几个是带着银票在身上的?
一般都是下人带在身上,要用钱的时候都是随从拿出来。
而下人又不准进宫,都在外面专门的地方等着呢。
能带着伺候的人进宫的也就几家王府和公主。
当宫女来到王妃面前时,王妃把头上的首饰都摘下放入托盘,可是手上的镯子犹豫着很舍不得取下来。
但还是取了下来,正准备放入托盘。
“母妃,这是父王送您的定情之物吗?”余元筝笔着问道。
王妃不好意思接这话,但那表情已经说明了。
余元筝把镯子又给她套回去。
“母妃,既然有纪念意义,那就不要捐出去。”余元筝的动作引得很多人不满。
凭什么她们都把身上的东西都摘完了,而王妃作为大魏最尊贵的荣王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怎么可以寻私。
“王妃,我们可都摘得一件不剩,就算是王爷给你的定情之物,那也只是个物件。
如果都如你这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效仿?
今日哪个不是带了贵重首饰进的宫?
看看孟兴媳妇,连耳坠都摘了。”
一个看上去年纪比较大的老妇人开口说道。
余元筝一看,呵,可不就是老墨王的王妃吗?
估计墨王府对荣王府生出了怨念。
好好的孙女嫁进王府,等着她最后坐上王妃的位置,结果却是个守寡的命。
同时她还仗着自己是长辈的身份,摆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
典型的为老不尊。
王妃听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别人都摘得一件不剩,她要是留下一件,确实不太好。
而且率军出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要是她带了这个头,后面的人也都会有样学样。
她就要把镯子再摘下来。
余元筝直接按住。
“筝儿?”
“母妃,戴好。”
余元筝冷着脸看了老墨王妃一眼,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叠银票放到托盘里。
宫女端着托盘又来到靖王妃面前。
靖王妃刚才本想站出来替好姐妹说说话,结果看到余元筝按住不让放,就闭紧了嘴。
她就知道义女有自己的打算。
她拿起余元筝放的银票,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点数。
越点,脸上的表情越精彩。
“皇后嫂嫂,荣王府捐银两万两,荣王妃的这些首饰不用捐了。
我们这些女眷身上戴的首饰最贵也就五千两银子封顶。
而筝儿一下就捐了两万两,所以弟妹就做主把荣王妃的首饰拿起来了。”
靖王妃一边说,一边就把王妃刚才从头上摘下来的首饰一件件挑出来。
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还可以这样。
“如果谁也和世子妃一样直接捐两万两银票,不用放首饰。”皇后微笑着扫了大家一眼。
而余元筝当然一件首饰都没放。
可是在场之人没有哪个有这么大气,一下放两万两银票的。
那些大臣和勋贵到陈公公那里认捐的也就丞相最多八千两。
灵萱郡主也去陈公公那里替靖王府认捐了八千两。
大皇子妃看她去认捐,也上去认捐,一万两。
二皇子和三皇子见大皇嫂认捐这么多,不敢在父皇面前表现得小家气。
也不得不认捐一万两。
有了这几个人带头。
后面的人都不敢太小家子气。
就连翰林院里的几个学士都认捐了一千两,他们几个都是两袖清风的官员,估计都得回家向夫人要嫁妆来补贴。
皇上也不离开,看着大家摘首饰,认捐。
这一场宫宴,来得快去得也快。
只吃了一碗一辈子可能都没吃过的面条,然后就是大出血。
最终统计认捐的银两有二十万两,女人头上摘下来的首饰能折合银子几万两。
可以买两千多万斤粮,够边军吃两个月。
皇上看到这个数,比较满意。
他在皇后面前把余元筝夸了一通,让皇后快些把他说的奖赏送到王府去。
而当余元筝收到皇后让人送来的东西时,还有点懵。
她捐两万两,结果皇后给了她一个大宅子。
京城里的一个宅子,那可不便宜。
还是一个四进的宅子,还特意强调这是给她的私产。
这一套宅子起码价值好几万两银子。
皇上怎么不卖了给将士们买粮呢?
余元筝又想到另一种可能。
皇上根本不是因为她捐钱而奖赏她,应该是因为别的事,比如她打开了铁箱子。
有好处收,那就收着。
当天她就带着丫鬟和护卫们去看那个宅子。
东城区,离王府比较近。
里面还有下人管理。
“春雷,这些下人是什么人?”余元筝不太清楚。
“世子妃,这个宅子是内务府管着的,他们都是内务府的仆人。也就是这是皇上手里的宅子,只会赏给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有功之臣。”春雷一看就知道。
“哦!”
这下余元筝可以肯定了,皇上就是因为她打开了铁箱子,而奖赏给她个人的。
不错。
“春雷,那我可以送人吗?”余元筝想了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