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以后,西门庆令卢俊义带着燕青、林冲、花荣、关胜、宣赞、郝思文、呼延灼、魏定国、凌振、杨志、孙立、孙新等二十名头领,带着三万人马,浩浩荡荡下山,直扑济州府城。
"哥哥,这打下济州不是什么难事,守住济州,有一两万人也就够了,可是要治理济州,咱们不专业啊!
梁山兄弟就算那些官军出身的将领,大部分没有什么文化,咱们二龙山的老兄弟也基本上是文盲,
也就卢员外、燕青、关胜、呼延灼还算有文化,到时候谁去治理济州?"朱武问道。
"哎,咱们这百余兄弟就吃了没文化的亏,"西门庆感慨道。
在西门庆看来,就算打下济州,西门庆也不会舍弃梁山大本营去济州享福,
吴用、朱武有文化,做个济州太守,也算是赶鸭子上架,况且西门庆还想把这二人留在身边出谋划策。
西门庆想了一会,,,
"呵呵,怎么把他给忘了,咱们梁山可是还有一个宝贝人物呢!"西门庆一拍大腿说道。
"哥哥是说?"
"去,把闻焕章请来,自从俘虏了他,他在梁山好吃好喝,白吃白住都两个多月了,也该收点房租了,梁山不养闲人。"西门庆笑着说道。
此时的闻焕章,正在房间看书,外面有四名精干喽啰日夜守着。
"哎,,,这日子什么过得不好不坏,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难道我闻焕章要一辈子被软禁在梁山?"闻焕章放下书自言自语道。
对于闻焕章来说,他是汴京的文化达人。
虽然没有官职,可是在读书人中的声望很高,背景也很硬。就连官家身边的伴读红人宿太尉,也是他读书时候的同窗好友。
他虽然比不了卧龙凤雏,可觉得自己也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大才,
因此当蔡京重金请他出山,给高俅做参谋,他也就半推半就着来了山东,给高俅出谋划策。
然而,高俅是泼皮无赖出身,骨子里在文人面前自卑,他可以打下属武将的板子,
可对文官只能客气有加,对于这闻焕章,高俅主打不怎么感冒,对于闻焕章的建议也没有听过。
后来,
闻焕章肚子里的锦囊妙计还没来得及施展,官军就大败,自己也稀里糊涂在乱军之中做了俘虏。
梁山的兵强马壮,给闻焕章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在闻焕章看来,梁山兵强马壮,水军也是厉害无比,朝廷想要剿灭梁山,那得选择良将,起码动用二十万边军才可以。
可三十万边军还得抵御辽国、西夏、以及最近兴起的金国。怎么可能抽出这么多人马来山东。
闻焕章估计,自己可能还要在梁山待很长时间。
咯吱一声,门开了,,,
"你,出来!"喽啰吆喝道。
"干什么?"闻焕章惊讶的问道。
"少废话,跟我们走!"喽啰说道。
"我不走,西门大头领说了要善待我,你们不能杀我!"闻焕章说道。
"屁话真多!"喽啰说完,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伶起闻焕章就出了房间。
闻焕章以为这些贼寇要杀自己,一时间大急,
他还不想这么快去找高俅玩,一时间特别后悔,自己这是装什么清高宁死不降,如今真要被嘎了,他才开始后悔。
"不要杀我,我要见西门大头领,我有话对他说!"闻焕章喊道。
闻焕章喊了一路,最终被带到了忠义堂内。
看着在头把交椅端坐的西门庆,闻焕章都快哭了出来。
"闻先生,你有什么话对我说?你也知道,梁山不养闲人,我好吃好喝让你住了快两个月了,
弟兄们对你意见很大,非要我杀了你,将你斩首祭旗。你也知道,坐在我这个位置上,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也得听弟兄们的意见,
我很难啊!你能体谅我吗?"西门庆笑着说道。
闻焕章哪敢体谅西门庆,体谅他,自己脑袋就得挂旗杆上面。
"西门大头领,我不是闲人,我也能替梁山出力!"闻焕章识时务的说道。
"哦?你能干什么?我看你手无缚鸡之力,也就有点文化,会看书,可梁山这些兄弟,要文化也没有用啊!"西门庆笑着说道。
"西门头领,我有用!还能解决梁山的潜在隐患!
梁山众人虽然兵强马壮,可坐困水泊,如今朝廷昏聩,几次征讨梁山都所托非人。所以才失败。
如果是我领军,二十万大军围了梁山水泊,安营扎寨,广挖壕沟,用水军封锁水泊,断了梁山出路。
不出两年,梁山就人困马乏,吃穿用度难以为继,就将不战而降!"闻焕章说道。
西门庆一听这话,也是变了脸色,就连吴用与朱武也是惊讶的看着闻焕章。
"哥哥,这人有大才!"朱武说道。
"西门头领,这人必须想办法拉他入伙,否则绝不能留,必须杀了!"吴用也是提醒道。
西门庆走到闻焕章身边,
"闻先生的才能,我是听过的,要不然也不会留先生这么久。
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既然到了梁山,要么躺着被抬出去,要么归顺梁山,没有别的路,我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闻先生可愿意加入梁山?"西门庆问道。
"只要能保住 性命,我愿意替梁山出力。"闻焕章最终无奈说道。
蝼蚁尚且苟活,何况文化达人闻焕章。
"闻先生刚才说的梁山的问题,可有什么办法解决?"朱武问道。
"济州城离梁山水泊也就几十里远,梁山完全可以拿下济州城,与梁山本寨互为犄角。
只要在济州放两万兵马,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朝廷征剿的难度,"闻焕章想了一会说道。
一听这话,西门庆、朱武、吴用三人都很吃惊。
这攻打济州,是众好汉商量多日的结果,没想到,这闻焕章急中生智想的法子,竟然也是攻打济州。
"闻先生,大家对梁山的印象,只觉得我们是一群只会破坏的贼寇,
如果,我想在济州长待,就像官府治理济州一样,先生可愿意出力?"西门庆问道。
一听这话,闻焕章也有点震惊。
"你们是想?"闻焕章不敢说出来。
"我们现在没那么大的胃口,只是想请先生出力,做个济州太守发挥发挥先生的特长。
毕竟治理一方,千头万绪,梁山好汉们守城可以,可治理一方却不专业!"西门庆说道。
闻焕章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闻焕章自诩有安邦济世的大才,他的同窗都做了高官,他年轻时也有出仕做官的打算,可是一直名落孙山,后来又感慨自己这性格在官场混不来,于是安心做起了教书先生。
现在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屈从,还能让他实现治理一方的抱负,对于上了年纪的闻焕章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得已而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