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娥突然想到莫寻被刺杀的事,虽然他们都怀疑是叶临川下的手,可是一直到现在莫寻都没能把叶临川怎么样。
金如意听到高娥这样说表情也有些凝重:“那我们先找他商量一下。”
“好。”高娥觉得商量可以。
他们在客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城,然后径直去卫家的宅院,看看有没有住人。
卫家宅院比上次更加荒芜,连门口路过的人都绕着走,两个人看到这情况也没多停留,转身去找客栈了。
“看来卫家的宅院和上次比凶名更甚。”金如意坐下给自己倒水,发现水是凉的,皱了一下眉放下。
高娥也觉得这客栈有些冷了,看来不光城外缺柴缺炭火,城里也差不多:“要不先打听一下是谁买了云家之前的山?”
金如意点头:“吃了午饭咱们去找莫寻。”
高娥打量了一下金如意一眼。
“怎么?”金如意看高娥那怪异的眼神。
“既然你这么相信莫寻,当初为什么没嫁给他?”高娥有些不理解。
“高攀不上。”金如意自嘲。
莫家的门第的确比金家高很多,金家不过是商贾,但是真要说高攀也差不了多少,毕竟高门嫁女。
高娥也不再玩笑:“如今我们打听云家的山被谁买了不过是节外生枝,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无能为力。”
金如意点头,能控制覃州城上下官员轻而易举的陷害云家,她觉得就算是益顺伯都不太可能。
毕竟一个益顺伯还不能让莫家彻底闭嘴。
她又想到莫盈上次回来的事,估计这事和京城有关系。
“明知道无能为力为什么还想知道?”金如意一脸惆怅。
“你说呢?”高娥看着金如意“要不是你坚持救云家姐弟,现在会这么被动吗?知道真相逃跑也能比别人快一点。”
这个金如意真没什么好说的。
一开始,她以为这只是银子的事。
因为这件事,两个人临时改变了计划,吃过午饭去莫家找莫寻,结果被告知莫寻去京城了。
“什么时候去的?”金如意意外。
门房听到金如意这样问有些不喜,想她一个乡野村妇竟然过问他们家少爷的事:“这位夫人若是真和我家少爷熟识,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去的。”他说完就关门。
金如意就这样吃了一个闭门羹,引是高娥想笑。
“要不你来。”金如意看高娥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行了。”高娥表示和莫寻不熟“看那门房的样子,估计是不想有乱七八糟的人找莫寻。”
“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人?”金如意不满。
“走吧。”高娥也不纠结这件事。
金如意却十分不服气:“你先回客栈等着。”她说着就走。
高娥也没阻拦她,自己晃悠着回客栈,突然猛的一个转身背对着迎面走来的人。
李泉?
自从李骁流放之后,高娥便没有注意过李家的事,猛的见到李泉有些意外。
李泉也没在意路边一个妇人匆匆的走过。
高娥看着李泉的背影想到了至味楼。
说来她来覃州城几次也没见过至味楼,也不知道那至味楼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接着又想到段玉萍说请她吃饭的事,反正下午没事就去见见段玉萍。
下午榆阳楼人少,里面的伙计对她还算有耐心,不过结果是段玉萍已经搬出段家不过问榆阳楼的事了。
高娥花了点银子才打听到段玉萍现在的住处,问了许多人才在一个还算体面的巷子里找到段玉萍的落脚处。
段玉萍开门看到是高娥顿了一下:“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不到一年对段玉萍来说发生了很多事,压根没想到会再见到高娥。
“不请我进去坐坐?”高娥笑吟吟的说。
这让段玉萍有些局促:“进来吧。”
两个人刚进院子,上房里屋就传出声音。
“玉萍,谁来了?”杨氏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一个朋友。”段玉萍敷衍的应了一声。
高娥看向段玉萍,不知道她家发生了什么变故。
“好好招待人家。”杨氏笑了一下“把火盆生起来。”
“娘就别操心了。”段玉萍有些不耐烦,眼眸垂了一下“我带她去茶楼坐坐。”
杨氏犹豫了一下:“好。”
所以高娥连段玉萍家堂屋都没进就又跟着段玉萍出门。
出了巷子就有茶楼,段玉萍犹豫了一下想继续往前走。
“我请你。”高娥叫住了段玉萍“就这家。”
段玉萍打量了一下高娥:“她家一壶州碧云就要二两银子。”
“我请你。”高娥说着就走。
段玉萍想了一下也不客气跟着就进去。
高娥要了一壶段玉萍说的州碧云,味道和陶美云送她的差远了,就当花钱找个说话的地方。
段玉萍看高娥熟练的倒茶,喝的时候还微微皱眉有些嫌弃的样子。
心想自己小看这个高氏了,当初表面上是自己逼着她买了自己砸在手里的地,实际上是什么样还说不定。
最起码现在那里地价大涨。
“你不想在家里聊天?”高娥放下茶杯先开口。
“家里不方便。”段玉萍显然不想多说。
高娥也不知道段玉萍家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按理说榆阳楼是覃州城最大的酒楼,段玉萍之前也是很有魄力的样子,现在怎么看起来有些狼狈。
“我就是来覃州城置办点过年的东西,同行的人有事我在客栈无聊,就想到你了。”高娥说的随意。
段玉萍不看高娥,犹豫了许久才说:“如今我可请不起你去榆阳楼吃饭。”
“无妨。”高娥看出来了。
段玉萍意外的看着高娥。
自她出事以来,遇到熟识的人多半要取笑她几句,她已经习惯了被人嘲讽,高娥这么平静的说无妨让她很意外。
况且她和高娥的认识并不愉快,算是欺负她了。
“吃饭关键是和谁吃,而不是在哪儿吃。”高娥笑着说。
段玉萍听到高娥这样说鼻子有点酸,又有些倔强的扭到一边:“说的好听,世人谁不想吃山珍海味。”
“鱼生痰、肉生火,人间至味是清欢。”高娥表示自己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