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阙无奈地勾起一抹微笑,心中暗自感叹:这两位,无疑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
随后,他轻巧地跃上陆风,直冲云霄,来到萧臻和龙枭枭两人身边。
只见龙枭枭面颊绯红,情绪激动,那张俏丽的唇瓣,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快速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声音清脆响亮,噼里啪啦,不绝于耳。
而一旁的萧臻,则是风度翩翩,悠然自得地手执长箫,嘴角挂着一抹玩味的笑意,不时穿插一两句精辟的话语,巧妙地引导着话题。
使得龙枭枭不得不更加详尽、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场面一时间热闹非凡。
原来,他们二人争论的焦点,乃是要不要立即前去协助子阙,对付那些四处逃窜的敌兵。
萧臻的主张是静待原地。他认为若子阙真的需要援手,自会前来请他俩帮助,这样既不会打乱整体布局,也能确保行动的有序性。
而龙枭枭则持相反立场,她坚持地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刻正是主动出击、为十一哥分担压力的最佳时机。
而且,她非常担忧,十一哥或许已陷入苦战,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明明急需援手,却分身乏术,无法抽身前来求援。
子阙微笑着说道:“感谢两位的挂念,更感激两位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尊重我的意见,听从我的统一指挥。”
“此刻,我已派遣冉聃将军前去追捕逃敌,就让我们一同静候佳音,在此欣赏这场好戏吧。”
龙枭枭闻言,焦急地说道:“十一哥,你这部署是否太过冒险了些?仅凭区区两百人马,就要去追捕上万敌军的大部队?”
萧臻也满面疑惑地问道:“我同样心存此疑,其中究竟有何等高妙之处?还望子阙兄弟为我们指点迷津。”
龙枭枭闻言,满意地瞥了萧臻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骄傲地说道:“这次嘛,你总算是和本姑娘想到一块儿去了。”
子阙谦逊地轻轻一笑,道:“也没什么玄妙,我只是不愿杀戮太过,他们中许多人,不过是听命行事而已,还罪不至死,所以,我就只是想活捉一些敌兵罢了。
“而且,两位想想,倘若我仅仅是依靠这区区两千人的杂牌城守军,就歼灭一万多人的敌军,其中还不乏铜甲军这样的正牌主力,我将来指不定就只有机会指挥几千人的精锐之军了。
“在这有几万正牌军的有施国,我只得屈居他人之下,那又能获得多大的影响力?
“现在,我以两千吕城军,歼敌一千二百,击溃敌军一万两千援兵,这已然是一项了不起的战功了。
“我相信,此战之后,我加官进爵,那是水到渠成,唾手可得之事,将来我在有施国的影响力,也必将与日俱增。
“有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哼!狗屁!
“我要的是,一将功成,天下归宁,百姓安居,人民乐业!”
萧臻听后,不禁点头赞同道:“子阙兄弟真是既有大仁大义之心,又深谙权谋之道,萧臻佩服。”
龙枭枭则满含敬仰地望着子阙,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她有些地方并未完全听懂,但那份对子阙的仰慕之情却溢于言表。
此刻,只见冉聃率领着他的士兵,已将一小片树林团团围住,正对着林内高声喊话。
龙枭枭满心疑惑,奇怪地感叹道:“怎么?磨磨唧唧的,他们不准备打吗?在这里废什么话。”
子阙微微一笑,道:“你再仔细瞧瞧。”
紧接着,眼前的一幕让龙枭枭瞬间瞪圆了双眼。
只见树林中的敌军,派出了一位使者,与冉聃交涉,随后冉聃递给那位使者一卷精致的绢书。
没过多久,树林中的敌军便纷纷走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了!
人数足足有一百多号。
冉聃指派了十名精干的士兵,负责押解这一百多名降兵,朝着吕坡城的方向缓缓行进。随后,他便率领着麾下的其余士兵,继续小心地搜索前进。
萧臻轻轻拍打着手中的长箫,面带微笑,微微颔首道:“这一仗,打得着实妙不可言。”
子阙目睹着这一切,心中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看来,真乃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冉聃,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勇猛不足,但在施展这“文攻”之策上,却着实是很有天赋。
罢了,罢了,就姑且饶他一命吧。
……
待到东方天际初露曙光之时,冉聃已经成功劝降了上千敌军,队伍即将踏入猛犸象出没的地域。
子阙于是驾驭着陆风,飘然降临至冉聃军前,赞许道:“做得很好,古语云‘穷寇莫追’,今日之战便至此为止吧。”
岂料,冉聃似乎意犹未尽,兴奋地朝子阙抱拳道:“别啊!将军,我还能再擒上千人呢!莫非是您灵石不够用了?哈哈哈哈。”
子阙未曾料到,这看似软弱的家伙竟还有几分幽默,于是笑道:“是啊,你再这么抓下去,我的灵石库可就要被你搬空了。”
冉聃打趣道:“不是吧,您家可是有施国赫赫有名的首富啊!还在乎这点灵石?”
子阙笑容更甚,正色道:“前方有危险,那猛犸象,你可知道?前方有好几头猛犸象咧!我可不愿让咱们的士兵无谓牺牲!”
言罢,子阙对陆风轻轻一挥手:“去吧!去品尝一下猛犸象的滋味吧。
“但切记,只许品尝一头大象的风味,留下两头给南方军当陪练咧。”
陆风兴奋地发出了一声嘹亮的鸣叫,在子阙的头顶优雅地盘旋了一圈,便振翅高飞,向着猛犸象出没的方向翱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