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族长带人蹲点的同时,姬白在村子里教族人们制硫磺。
干馏陶罐已经烧制完成,就是个大号的曲颈瓶。既可用作干馏,也可用作用作蒸馏。
曲颈瓶的长颈部分,可以让蒸汽在冷却后凝结成液态,从而在末端收集。现代曲颈瓶以供参考 姬白的干馏设备是用盘陶法烧制的,虽然不像玻璃材质那般透明,可观察内容物,但又不是用来做实验,他很清楚其中发生的反应。
干馏黄铁矿生成硫,是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反应原理极为简单。
黄铁矿(FeS?)在无氧环境下加热至500度左右时,会分解成硫化亚铁(FeS),和硫(S)蒸汽。
FeS?→FeS+S
硫的熔点是112度,在444度会气化。硫蒸汽通过曲颈瓶,脱离高温环境时,会凝结成液态硫,甚至会进一步冷却,形成硫粉,凝固在曲颈瓶的管壁上。
由于干馏过程过于简单,姬白只演示了一次,族人们就会了。
把捣碎的黄铁矿粉,用漏斗加入干馏陶罐,顶部的开口用塞子塞上,再用黏土密封,放在普通的土灶上用柴烧即可。
不一会,就会从曲颈管道末端,流出淡黄色液体,用陶器收集即可。有时会发生硫粉过早凝结,堵塞管道的情况。
用火加热管道堵塞处,让其受热融化流出即可。
事实上,在古代黄铁矿因含硫量高的缺点,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制硫磺。直到古人掌握生铁脱硫技术,才开始大规模采用黄铁矿炼铁。
当天姬白的族人们,大部分都窝在村里生产硫磺,这比用锉刀锉铁粉快多了。
只有少部分在照顾农田,外出打鱼、打猎,白村长下令,禁止大家出远门,尤其是密林。
不过就算是沿水路捕猎,也能打来足够的猎物,更何况村子里的存粮还有很多,平时吃不完的食物,大家都会晒干、烟熏、或腌制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村里的工作安排完,姬白带着一小罐铁粉,撑着小竹筏去研究中心。
现在村里的竹筏上,都绑上了根小桅杆。挂上兽皮帆,在顺风的情况下,竹筏游的又快又省力。
大江上就算是逆风情况下, 也能顶着风走Z字型借用风势。密林中的小河,因岸边树丛茂密风没那么大,就只能用浆,或是撑竹竿了。
来到研究中心,三傻小队正在河边熬硝土制硝,臭气熏天。
姬白和他们简单打了声招呼,就迅速走到之前的小院子,开始调配黑火药。
他已经提前用竹子、木板,做好了简易天平。又找来一些生铁块当砝码。由于天平太过简单,就不再赘述。
把硝酸钾、碳粉、铁粉,按比例小心混合。至于配比,应该人人都知道。
虽然黑火药没那么敏感,但混合时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比如静电产生的火花、剧烈搅拌或碰撞等,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引燃事故。
需要在通风开阔处,小份的混合,避免使用金属器具。
除了注意安全操作规范,这一步骤并不难。
混合完成,姬白把它们收集至小陶罐中,去测试一下是否成功。
来到河边,找一块平坦干燥的大石板,姬白先是在上面倒了一小堆火药,大概只有瓶盖大小,然后从熬硝大浴缸处,取来一根烧红的木柴点燃。
这一小撮黑火药像是呲花似的,遇火即燃,烧的噼啪噼啪,迅速产生明亮的火焰。
火光橙黄色很耀眼,伴随生成大量的烟雾,几秒钟就完成了燃烧,并留下许多黑色固体残留物。
“唔……好像是碳粉、铁粉搁多了,燃烧不完全,调高点硝酸钾的比例试试……” 姬白拿着根小树枝,一边戳着残留物,一边在那分析
随后又把这些半成品,倒成一条细线,用火炭点燃一头,掐着自己的脉搏,估算它们的燃烧速度。
姬白在那边搞实验,弄得烟火弥漫,让三傻他们很是好奇,但村长没叫他,他们就老老实实的原地熬硝。
实验到中午,族长撑竹筏送来了硫磺,和当天的午饭。
吃完午饭,又用硫磺磨粉,试了几次,终于微调好残留物最少的黑火药配方,燃烧速度也达到了眨眼没的程度。
用毛笔记录在羊皮上,叫来三傻,教他怎么混合黑火药。
姬白都是站得远远的指导,虽然在开放环境下,就算是着了也没多大危险,但难免会被吓一跳,总归是影响心情。
以后熬硝、制作黑火药,就是三傻小队的工作了。
三种原料村里都能量产,大量制造黑火药不成问题。成品就装入陶罐盖上盖子,放在小石洞内保存。
接下来就是制作引线,肯定不能把黑火药塞竹筒里直接点。
引线的制作超级简单。
把制好的黑火药加水混合成悬浊液,然后把干草绳、麻绳浸泡在其中,然后捞出来晾干即可。
黑火药的浓度、颗粒细腻程度,决定着引线的燃烧速度。
这个工艺姬白一并教给三傻,让他们适量生产,够用就行。
折腾了半晌,姬白觉得累了,便撑竹筏回村休息。顺道带了一罐硝酸钾,打算回去做个火折子。
在野外,没有随处可得的火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用到炸药时,钻木取火、燧石打火肯定来不及。
还是需要制作一个随取随用的打火机。
撑竹筏回到营地,河滩边上特别热闹,尤其是大食堂那边聚了一堆人。
姬白靠近一看,好家伙,这帮人在杀猪呢。
外出打猎的猎人小队,在芦苇荡岸边的泥坑附近,猎了一头大型野猪。这会儿正搁在长桌上放血、剥皮。
看见姬白过来,大雷巨雷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一人抱着个小野猪仔。
“白,快瞧瞧这个,是不是很可爱!” 大雷高兴的把战利品举给姬白看,她笑得很甜,酒窝里像是存着蜜
“搁哪捉的?” 姬白接过来,在手里掂了掂,5、6斤重,估计不到3个月大,还在吃奶阶段。
“今天我俩去芦苇荡打鱼的时候,刚好看见泥坑里有一窝野猪,就赶紧回来接猎手们去帮忙,它们站在竹筏上就把野猪射死了。”
姬白看了眼这头野猪,剥下的半张皮上全是箭孔,夸赞道:
“可以啊,有长进,都学会齐射了”
这些天天打猎的猎手,竹弓的磅数越换越高,还学会了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