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宴会,许多新人都得到了合理的安置。尤其是荀攸,作为了解清楚了刘备军考核体系,又思路开阔不拘泥于儒家或者某种理念的人,简直是刘备军面试官吏的不二人选。
虽然说顾南行设置了KpI考核制度,但是晋升和任命这种事情现在还是非常随意的,经常是刘备和顾南行想到什么就指定什么。
刘备作为相人大师,他所任用的大多数都比较准确,可顾南行没有这个本事,他只是依照数据看个大概。
要知道,人力资源也是资源,随着时间拉长,以及管理区域和官吏越来越多。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让适合管律法的人去做贸易,让适合做生意的去管军事这种事情。
在古代社会,这种事情那是相当之多,也非常常见。哪怕是科举考试之后,从翰林院外放的官吏,他们学问很好,可是大多数甚至连律法也背不完全。毕竟,考试也不考这个呀!
举例来说,海瑞为官之所以豪强退避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他熟悉大明律,而且看得懂各种鱼鳞图册等等。
顾南行倒是不知道这些历史知识,他是实践出真知。可他也知道,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啊!那就是建立一个人力资源部门,一方面要帮助顾南行他们考察官员们绩效如何,另一方面,也要发掘这些人擅长什么,更有效的把他们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并且进行合理的调整。
这个岗位要第一时间帮顾南行处理所有与他同来的世家子弟的安排问题,顺便整理所有刘备军辖区内的官员职位和岗位,确认需要多少人怎么管理。最关键的是,初期除了原本管理这件事的礼官和几个小吏之外,就荀攸自己干这件事。
所以,荀公子加油吧!
但是,随着顾南行的政策逐渐拓展开,他的实用与儒家的区别也被他的老师等人察觉。
就像现在,顾南行和刘备就只能是坐在三位大儒面前,像是学生一样接受三位老师的训话。
“李兄,你弟子的易行道当真不得了,非儒非法,却尽得法家精髓。纵商鞅重生,也不及万一。”
郑玄坐在桌前,看似调侃的对着李衍说道。如果以蓝星华夏人观点看,这话是赞扬的话。可是,如果以儒家学者观点来看,把自己的做法说成是法家什么意思?商鞅创造了暴秦,自己身死于自己的法律里,是什么比喻?
李衍也知道,这郑玄对于顾南行一切强调法度,并且把法律和规定深入到财产和官吏管理之中颇为不满,便对着顾南行说:“南行,郑师说你是法家弟子,可有此事?”
顾南行见状急忙解释道:“师父,卢师,郑师,弟子绝非学的法家!商鞅、韩非之法,皆是束民之法,无论何事都用刑罚来管束。我所行都是以‘仁’为先,尽量不用刑来管束众人,怎么能说我是法家呢?”
“嗯,说的不错。那么,你凡事不讲礼仪,不管是管理官员还是吏民,如此怎么能算是儒呢?”这一回郑玄更加直接的询问了。
要知道这是儒学,一切都是以亲亲这一观念阐发开来的。但是顾南行强调的规则,那可都是以数据说话,或者是强调商业里的信誉,这自然是不符合亲亲的观念。毕竟,父子之间这样的关系,在古代就不是一种能够明算账的关系,甚至于说父子明算账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儒家道德规范的行为。
是以,顾南行急忙答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律法规则防小人而不防君子,小人知律法而不敢为恶,方能以礼仪教之。”
顾南行解释这一通,与其说是给眼前三位大儒辩经,不如说是要给愿意加入刘备军,或者不得不服从刘备军势力的士子和游侠解释,顾南行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在哪里,以及为什么符合儒家的理想。
毕竟,总不能顾南行去和其他人辩论,而必须要靠这些大儒帮他去写文章,宣传他的思想,解释他的做法。
刘备得到了假节的权力之后,青州和东州所有的官吏,他都有撤换调整的权力。这些调整要依据顾南行的考评办法,那在背后的学理上也必须要说得通。否则,引起官员集体反弹,哪怕是怠工都很致命。
终于,在顾南行解释了一番之后,卢植率先点了点头道:“郑兄,你就别难为李兄这位高足了。你再问,他就要说这都是为了汉室复兴了。我看,他这套至少成效显着。我若是为先帝相出这样的方法,或许天下不至于到如此地步。或许,这就是天命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生而知之,即为天意。”
卢植说完,其他的两位大儒都点头称是。毫无疑问,他们接受了顾南行的说法,会帮助顾南行解释他的做法。
得到了三位大儒的帮助,刘备和顾南行自然要起身感谢,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只不过,这也并不是大儒们来此的全部目的。郑玄大师想要在顾南行的学校里增添一些讲道的文章,希望更好的宣传他那一脉的学问,并且刻经于各处。这自然也得到了顾南行和刘备的响应,尤其是顾南行,那必须是马上同意。
至于卢植老师,则是带着刘虞的请求前来的。袁氏将刘和送回了幽州,但是由于遭受了很多折磨,刘和已经几乎是个废人了。
这让刘虞这位长者十分伤心,已经很难履行自己作为幽州牧的职责。而这种情况给了公孙瓒扩张的机会,让他强化了在幽州郡县的控制,并且扩充军备准备控制幽州更多的区域。
对于公孙瓒这种多次掠夺进献给汉庭的税赋的军阀,刘虞就算是几乎没有办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也不可能把幽州交给对方。
而且,很早之前刘备就有意将公孙瓒所控制的区域夺回来,重新控制住。以强化自身的战力和兵力。
于是,卢植便带着刘虞的请托来找刘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