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清铃这算是比较省心的,“既然如此,有什么想吃的就好好吩咐下去,就吩咐你小厨房的厨子做就是,有什么需要的,爷准你去前院。”
清铃笑着应下了,四爷这是告诉他她院子小厨房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不过能获准去前院也是意外之喜了。
用膳后,四爷难得有空陪着清铃绕着雅幽院的小园子逛了几圈,彻底消食后,四爷才开口:“如今你有孕,前三个月还是得稳着来。”
四爷见清铃有些舍不得他,低着头不应他话,也是有些无奈,他虽清楚自己的定性,但若是留下来,怕是外面的人得知传出不好听的话来。
清铃纠结了一会,还是松了口,她也知道在这些方面四爷也是不会松口的,不过如今也有两个月了,
再过一个月,哪怕就是不方便伺候,也要让四爷留下来,她得告诉后院那些人,再怎么样,她也是得宠的那个。
四爷离开前,清铃有些恋恋不舍,突然想起她这时候可以再写一封家书送回广府,
不过阿玛如今正是升迁之际,不若等阿玛新上值位置定下后,她这边也安好胎了,再让四爷帮着传信过去,
说不准额娘能将阿玛抛下先过来京城照顾她也不一定。
想到这,清铃等四爷离开之后,也没有任何伤心情绪出现,反而悠哉乐哉洗漱休息,如今也还没显怀,感觉与以往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很快,侧福晋有孕的消息一晚上便在后院传开了。
后院的人听到消息的反应千姿百态,有嘲笑清铃年纪轻不懂藏到三个月后的,大部分都是暗暗嫉恨颇多。
“嬷嬷,将新到的料子挑些鲜艳的发下去,尤其是那长得颇好的。”
四福晋也不知何时开始,已经不指望着自己再怀一个了,是那日在马车上被四爷狠狠拒绝那次,还是日日夜夜独守空房熬尽了了期待。
方嬷嬷听到这吩咐,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四福晋,福晋还若无其事拿着梳子梳着发尾,
对于侧福晋怀孕没有说任何关心的话,反而提起那些格格的新衣,方嬷嬷犹豫了片刻,还是多嘴问了一句:“侧福晋那是否送些补品过去?”
四福晋手里梳子正梳到发结处卡着,头发都不似之前那么顺滑了,四福晋有些恼怒但又尽量平复起伏的心绪,不知这起伏心绪是否真缘由那小小的发结处。
“按着以往,再添三成便是。”
方嬷嬷见福晋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平静,她就担心福晋把所有事都憋在心上,并不是真的放宽了心,只要还愿意发泄出来便好。
“是,老奴这就去办。”方嬷嬷使了个眼色示意好好陪着福晋。
四福晋依然看不惯清铃,如今不过是换个方式趁这个机会捧些人在四爷面前露脸罢了 ,既然不能侍寝了,
那也该让出来让其他人好好伺候四爷了,她等着马佳氏成为下一个李氏。
这一夜消息灵通的院子脾气不好些的,又废了一套茶具,
而觉得自己机会到了的,便开始让下人快些将那些平日舍不得穿的衣裳翻了出来整理好了,这些日子就要派上用场了。
……
“主子,正院福晋让人送来补品。”紫兰见着外面的人禀报的事情,立马便进了屋子告诉了清铃。
清铃刚好也用完早膳,整个人好不容易从未睡醒的状态里醒来,听到此事,没想到这怀孕的事情一下子便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也是她无心隐瞒,尤其是在四爷如此高兴的情况下,且在这一年的观察下,她知道四爷是不允许后院的人对他子嗣动手的。
“是谁送过来的。”清铃擦了擦嘴,虽然并未沾到什么东西,才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正院里的方嬷嬷。”紫兰低下头回道,她也是见着是方嬷嬷才想着过来跟主子说一声,毕竟方嬷嬷代表的就是四福晋。
清铃眼中闪过一些思索,正院这是过来下马威,还是真的纯粹过来送补品的。
清铃在身边人有些小心翼翼搀扶下,来到方嬷嬷面前,不过比平日又走得慢一些。
“有劳嬷嬷走这一趟了。”清铃见着方嬷嬷身后的人都捧着一些锦盒,想必里面装得便是一些补品了,“谢谢福晋挂念。”
说着,清铃让人接过那些锦盒。
方嬷嬷打量了一下清铃,她平日见侧福晋并不多,尤其是清铃平日除了去正院请安,便不怎么出院子,
这几个月来更是随着四爷陪驾出巡,距离上次回府见到的,清铃已经恢复了刚进府时的肤色,脸上白皙红润,瞧着便知养得好。
方嬷嬷对于清铃的戒备又上升了一层,没有人会不喜这样一位芳龄佳人。
方嬷嬷蹲身行礼道:“福晋听到侧福晋有孕,为主子爷开枝散叶,也是倍感欢喜,特令奴婢立刻送来些补品到雅幽院来。”
清铃与之一来一往客气一番后,方嬷嬷借着正院里还有事先行告退了。
清铃看着那些锦盒,想着小心无大事,还是吩咐让人将其封存起来,她又不是没有合适的补品。
……
苏培盛最近都长胖了一些,只因后院的人知晓不能自己直接送汤水进正院,便将这些汤水亲自送到前院那守着的门口去,天天精心打扮,若是能碰上四爷也是好事一桩。
因此那些补汤没进得了四爷的肚子,反而让前院的奴才饱了口福。
苏培盛也不明白主子爷怎就没什么兴致进后院,尤其是在去往正院的路上总会碰上各个格格,不妨有稍逊侧福晋一筹,但也是精心打扮过的美人。
四爷每次都是看了一眼便行步匆匆离开了,苏培盛也知这是没入得了主子爷的眼。
不过,四爷确实是公务繁多,尤其是皇上是个闲不住的,又到了年底时分,还得好好准备皇上南巡的事项,忙中想起去看看清铃都是不错的。
“雅幽院可有派人送画过来。”四爷突然想起之前清铃应承的那幅画,还未真正到了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