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立民正式进城工作以后,他的工资就没有全部上交给父母,充入公中了,而是每个月交一小部分的钱给宋爷爷宋奶奶,从开始的两块三块到现在的五块六块。
宋奶奶心疼小儿子,没有把这些钱充入公中,用在大房和二房身上。
就连当初家里最困难的起新房子的时候,都没有动用过它,而是帮他把这些钱都攒了起来,希望能在他将来急用时派上用场。
直到现在为止,已经足足攒了千把块钱了。
这件事只有宋爷爷和宋奶奶两人知道,宋二叔也只以为他们攒了两三百块钱,毕竟家里开销大,又是起房子,又是孩子读书,还要吃饭,结余自然不可能太多。
他是低估宋奶奶的能力了。
不过这样也好,几百块钱他都暗地里惦记着,想拿去买工作,要是千把块钱被他知道,他肯定要把家里搅得不得安宁。
“二叔好像想让冬丽辍学回来干活,还能照顾小恒,奶,这件事爷知道吗?”
“怎么?你打着什么主意呢?平时也没见你多关心冬丽,这会儿倒提起她的事了。”
“嘿嘿!”宋河挠了挠头,他确实对宋冬丽没有什么好感,谁让宋冬丽看不惯他的亲妹妹呢!他自然也看不惯她。
他此时提起她的事也不是为了让宋爷爷宋奶奶阻止宋立家,让宋冬丽能继续上学,而是为了在宋奶奶面前给宋二伯宋立家上眼药。
省得万一他们年纪越来越大,老糊涂想着家庭和睦,偏向宋立家那头就不好了。
“这事我和你爷都不想管,冬丽她是自己不想上学,想回来帮衬家里的,我们也没有办法。管得多了,不仅你二叔嫌我们,冬丽也嫌我们,你说,何必呢?”
宋爷爷和宋奶奶他们觉得她好不容易考上初中,有几分小聪明,以后说不定能考上中专找个工作,中途辍学可惜了,因此两人轮番劝过她。
只不过宋冬丽什么都听她爹和她娘的,没有主见,两人见没有作用后就放弃了。
没有主见的人的人即便侥幸考上中专,也不一定能毕业。现在运动闹得这么厉害,万一被卷进去,牵连到家里人就不好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家种地,以保全家平安。
说句更难听的,她上学花的还是公中的钱,要是她辍学了,反倒能省下这笔钱来,虽然不多,给宋奶奶买几斤鸡蛋糕吃还是够的,宋奶奶又何必在乎呢!
“娘,快到上工的时间了,我先走了。”门外传来大伯娘杨招娣的声音,以及她的一连串脚步声。
“哎!”宋奶奶回应了一声,“你先去吧!我马上就来。”
“行了,你也别聊了,快到上工的时间了。准备准备,咱们一起出发吧!”宋奶奶见宋河嬉皮笑脸地还想赖在房间里,轻轻揪着他的耳朵把他带走了。她可不能再让宋河有机会偷懒了。
“吱~”一声,房门打开,又是“吱~”一声,房门再次关上。
宋奶奶和宋河的脚步声也越来越小,空气中只留下“哎呦呦,奶你轻点,别揪着我的耳朵了”的声音回荡着。
下午天气热,加上早上走了好几个时辰的路,宋芑累的慌,她想好好休息休息,恢复恢复自己的精力,也没瞎折腾,老实地呆在家里。
宋仙巧和宋仙月得了宋奶奶的同意,没去上工,也留在了家里。
宋奶奶走后,三人继续躺着聊天,聊到了烧晚饭的时间。
“仙巧,仙月,咱们去做晚饭吧!这样大伯娘回来就能好好歇歇了!”
宋芑提议道,宋家的饭是宋奶奶姚来娣、宋大伯娘杨招娣和宋二伯娘钱桂兰三人轮着做的。
轮到她们做饭的那天,她们不仅要上工,还要拼命干活,好提早一步收工回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多少,就要急着开始做饭,是很辛苦的。
宋芑的提议很快得到宋仙巧和宋仙月的赞同,她们往常就经常帮杨招娣分担家务,做饭做了很多次,到现在也做的像模像样了。
三姐妹摘菜的摘菜,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好了以后,宋芑主动揽过了烧火的活计。
看着宋仙巧和宋仙月两人一人手拿一个铲子,站在灶台左右,你左炒一下,我右炒一下,默契地炒起菜来。
“仙巧,仙月,你们可真厉害,这么大锅的菜都会烧,闻起来这么香,肯定也好吃。大伯娘可是享了你们的福了。不像我,我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我做出来的好吃的饭菜呢!”
宋芑发自内心真诚地夸道,她的做饭水平远远比不过她们,只能说是把菜烧熟,吃不死人罢了,味道是非常一般的。
其实她这样也正常,宋爸宋妈在家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包括做饭,所以她做饭次数是非常少的。
经验自然也少,火候也控制不好,怕菜烧不熟就把菜往死里烧,经常烧过头,菜味道一般是可以预见的。
至于她前世能独居多年,吃上美味的饭菜,还得多亏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调味料。
毕竟那些调味料在她做出美味饭菜的道路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了它们自己的饭菜就失去了“灵魂”。
“没有啦!像小芑你烧火就烧得很好一样,孰能生巧而已。”
宋仙巧一手抹了抹脸上的汗,不好意思地笑笑,“要是你多做做饭,迟早能做出好吃的饭菜来。”
做饭是需要多加练习的,那些厨师之所以做饭好吃是因为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她也是如此,宋芑要是多加练习也能做出中等偏上味道的饭菜,所以这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嗯,姐说得对,小芑,你还羡慕我做饭做的好呢!这有什么的,多练练就好了。
我还羡慕你成绩好呢!我是怎么学也学不进去,尤其是那些数学题什么的,我就算把它们盯出花来也盯不出答案。还好我现在不用再面对它们了。”
宋仙月先是羡慕,后是满满怨念,最后变成了庆幸。
宋爷爷宋敬华对于家里人的学习是很看重的,他深知读书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