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荣亲王,马明博倒是有所耳闻,并不受当今圣上器重。
先帝为了限制宗室成员的权力,防止宗室势力过大,威胁到皇权。立下规矩,宗室成员可以担任官职,但是没有实权。
担任文臣无实权,担任武将更没有带兵的权力,如果再不受圣上宠爱,这荣亲王的名头也就是看着唬人。
马明博倒不是怕荣亲王以后在朝堂给元盛使坏,而是怕他使什么阴招。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人心之险恶,哪是元盛这中少年人能想象的。
除此之外,马明博让元盛将怀中之“璧”卖出去,也是因为它能引来荣亲王之流,便能引来更强大的觊觎者,这次他们能应付过去,以后呢?
不如将这烫手山芋扔出去。
元盛明白马明博的良苦用心,“山长,您放心,我既然敢让这玻璃镜面世,背后自然有够硬的靠山。”
马明博捋着山羊胡,看着元盛若有所思,难怪元盛发明元氏犁这件事,能直接上达天庭。
如果元盛没有背景,即使改进了元氏犁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根据祝德海的信件,元盛的祖辈世世代代为小农,由此可以推断,元盛的靠山一定是自己结交的。
马明博看看眼前的少年,再想想自己十六岁时的模样,心中对元盛越发敬佩。
“对了,元盛,这让荣亲王心心念念的玻璃镜到底长什么样?”马明博有些好奇。
元盛从抽屉里拿出了一面镜子,“山长,您看。”
马明博拿过元盛手中的玻璃镜,看到镜子中清晰映着自己的面容。
竟如此清晰?!
马明博有些激动,他抚摸着自己的脸。天!原来他长这样!他第一次如此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
随后,他惊讶地看着元盛。
元盛正在做的事,普通人能做成一件,已经是天才!而元盛居然都做成了!
马明博心中激荡澎湃,如此天才,是他石鼓书院的学生!
马明博深吸几口气,说道:“元盛,你发明出如此创新之物,也难怪连荣亲王都要觊觎,这玻璃镜你卖多少钱一面?”
元盛比划了一下,“像这种两尺高的铜镜一千两银子一面。”
这样的镜子必受权贵追捧,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在大乾有些穷人食不果腹,遇到荒年甚至要吃草根挖树皮充饥,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上,但站在金字塔的富人却并不少,可以预见,元盛的铜镜,一定会为他带来巨大利益。
马明博还是有些担忧,“元盛,你确定背后之人能保住你?”
元盛点了点头,“山长放心。”
马明博心中有了一些猜测,但是元盛既然不说,他也不追问。
马明博离开元盛舍间时,心中还是有些激荡,他这一生也算教过不少学子,像元盛这样的,还是第一次。
不!准确来说,元盛应该是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天才。
马明博仰天长叹,“也许,大乾的国运到了!”
……
几日后,赵昌德回到封开荣王府。
赵昌德一回到王府,就像荣亲王请罪,“王爷,老奴罪该万死,不但没将事情办下来,还让您被元盛那竖子好一通侮辱。”
“我到石鼓书院找到那个叫元盛的学子,跟他报出了身份,说您想买他的玻璃作坊,价格好商量。”
“您知道元盛说什么吗?”
荣亲王赵启成脸已经沉下来。
赵昌德不敢卖关子,用嚣张的口气学元盛,“荣亲王算个屁!十万两银子就想买我的玻璃作坊,简直是白日做梦!”
“王爷尊贵之躯,岂是他能骂的,我当即吩咐家丁按住他,想抽他一顿,没想到石鼓书院的山长来了。”
赵启成眼皮耷拉着,脸更黑了。
“石鼓书院山长叫马明博,我后来已经打听过了,他是绍圣元年同进士出身,绍圣四年开始任涞源县县令,崇宁二年被任命为豫州安阳县县令,后主动辞官,重回涞源县开了这个石鼓书院。”
“马明博不但不教育这个姓元的,还阻拦我,力保元盛这个兔崽子,这个姓马的也根本没把您放在眼里。”
“这个姓马的说了,元盛前途无量!县试府试都是案首,院试也必定会成为案首,连中三元。”
“估计是觉得我们荣亲王府没有实权,想着押宝在元盛这个兔崽子身上呗!”
赵昌德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荣亲王的脸色,眼看荣亲王脸越来越黑,心中得舒爽起来。
元盛?不把他放在眼里?
等着承受荣亲王府的怒火吧!
赵昌德原名王昌德,因受荣亲王赵启成器重,差事办的漂亮赐主家赵姓。
荣亲王赵启成冷笑一声,“一个童生居然敢不把我不放在眼里!真是岂有此理!”
赵启成当然知道管家赵昌德的话有夸张之嫌,但元盛没将玻璃作坊卖给荣王府,是事实!
一个小小童生,连功名都没有,竟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县试和府试案首又如何?
院试就不要想了!
“昌德,你去安排两个练家子,或者撞断元盛的腿,或者给他毁容!破相残废,我看他怎么参加院试!”
还想走仕途之路?
也不看看得罪了谁?!
赵昌德心中暗爽,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王爷,那玻璃作坊……”
“这事不急,先把他腿弄断,断了他的志气,让他知道怕,到时玻璃作坊可就不是十万两银子了,一万两银子,他爱卖不卖!”
“王爷英明!”赵昌德赶紧奉承。
这个叫元盛的小子以为自己读书厉害,有山长保着就上天了?
今天荣王爷就断了他的仕途之路,看他有什么嚣张的!
荣王赵启成转了转手上的玛瑙珠串,“至于那石鼓书院的山长,先不动他,同时解决他们两个,别人会联想到我们身上。先解决掉元盛,这马明博以后再收拾。”
“是,王爷,我这就在京都打听打听石鼓书院出来的学子,都在朝堂做什么官,他曾经的同窗都做什么官。”大管家赵昌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