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也明白自己家已经分家了,按道理应该先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才能顾及到大家。可现在的时代,百事孝为先。能花一点小钱堵住某些人乱说话的嘴,又能让几位老人有面子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爷爷帮忙省下二两银子,给爷奶买的东西花了四百六十文。自从增加了三十个食盒卖水饺,一天能卖六百文,去了买肉买菜及米面等本钱,一天的利润也有四百文左右。
桂枝与两个姐姐商量时,两个姐姐也赞同。买了给爷奶的布料后,二丫提议,“要不趁这个时候,爹身上带了银子。我们也一起把布料买了,全家做新的棉衣,还有被面被里,还要买棉花。”
大丫想到还要花那么多钱,突然感觉有点慌。“二妹,三妹,我们还是孩子呢!都没有长大就做主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东西,别人会怎么说?我的心有点紧张。”
桂枝想想,说:“大姐,二姐,反正先把这些搬到牛车上。问问爹,由爹做主,就不是我们几个孩子的问题了。”
路上,三姐妹商量如何要说服爹爹一起把东西买回去,正好有车,给爷奶买布料,顺便一起多买些,还能便宜些。三姐妹每天串走在商铺之间卖饭卖饺子,不知道具体价格,但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店铺掌柜的为人。忠厚老实些,为人大方些总归是错不了的。
回到馄饨铺,爷爷和大儿子已经吃饱喝足正在聊天坐等三人。爷爷看到三人手里大包小包的,内心不高兴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讲话默默抽烟。王大柱问:“买了什么?这么多!可不能乱花钱!”
“爷,爹!没有乱花钱,这不是想着爷爷今天好不容易跟我们一样到镇上了,给爷奶带点东西回去。”二丫嘴甜甜的说。
“嗯,今天爷爷帮忙买牛车饭都没吃上,等着我们卖饭这么晚才吃上,我们姐妹替爹娘买的孝敬爷奶。”大丫连忙接话。
爷爷马上笑了,说:“买那么多干嘛!爷爷也想你们能省就省,把日子过好我老头子就高兴喽!”
“爹,今天是儿子考虑不周,幸好这几个丫头想的周全。等下回家,有了这些东西娘也会高兴的。”王大柱看了看买的布料,糕点,烟和酒。点了点头,女儿就是细心的,考虑的挺全。
“都放车上吧!咱们回家!”爷爷说话了。
桂枝用手拉了下王大柱,“爹,您身上还有银子吧?刚才我们商量了一下,把我们家用的布料一起买了吧,一次性买的多还便宜些。娘在家做被子要买被里被面,我们几个人的棉衣棉裤,正好有车一起拉回去。”
王大柱一听要不少钱呢,犹豫了。“是啊爹,这都是家里必需品。现在一次买了还便宜,过段时间天冷了。”二丫连忙跟着说。大丫也殷切的看着王大柱。好吧,女孩子对于买新的事物都是比较热衷的。男人不怎么关注这些家务事。王大柱看着几个孩子一时没表态。
爷爷看看几个人带补丁的衣服,洗的也很干净,但想想冬天往返镇上路上肯定冷,再看看给自己和老伴儿买的布料,说:“大柱,既然早晚都要买,你就买吧!小姑娘做了新衣服出门卖东西也好看。干干净净的卖吃食更受欢迎。”
王大柱一听,连连点头应是。桂枝娇笑:“爷爷最好!爹爹最听爷爷的话了!”虽然分家了,但是儿子还听爹的话,支持自己,爷爷也开心。赶着牛车去到刚刚买过的布坊,三姐妹跳下车来。
“大丫,二丫再买点布料?我就说趁现在便宜赶快买,过几天天一冷,肯定涨价。年年都这样。”店小二热情的说。
刚吃完饭,这阵客人还不多,几个人进来挑布料。“小二哥,我们也没什么银子,您就挑便宜又耐用的粗棉布给我们看看吧!”
“这几种颜色的粗棉布两百文一匹,这边绸缎的贵一些。”在柜台上摆放着整齐的布料,颜色不同,材质不一样。店小二手指着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藏青色的粗棉介绍着。“这个质量好,用手摸比较厚实,做衣服穿会很舒服。”
“小二哥,一匹布可以做几件衣服呢?我娘没有来,我们也不慬啊!”桂枝迷惑的问。
“这样一匹布,做成人的衣服能做两件。裤子能做三条,象你这么大孩子估计做四件上衣吧。”店小二对桂枝比划道。
大丫数着手指觉得为难道:“那要怎么买布才好呢?我们姐妹四个一匹布够吗?咱娘买什么样的?”
二丫也没了主意:“裤子也要做啊,裤子要深色的,耐脏。这么多人最少也要一匹半的棉布做裤子。”
桂枝歪了下头,用小手指头点了点:“红色的棉布要一匹,做我们姐妹的上衣,蓝色的一匹给娘的,藏青色的两匹做裤子还有爹的上衣。这就是四匹布了。还有棉花多少钱啊?”
店小二看出今天这是卖的大主顾了。更加热情了:“天气渐渐冷了,棉花需求的多,掌柜的说要涨价啦!不过我还按上次的价格二十五文卖给你们!”
“小二哥,那就再买二十斤棉花做棉袄棉裤!买了这么多东西,可以送我些针线吧!”桂枝调皮的与店小二讨优惠。
“行,咱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我和掌柜的说一下。”店小二让另一个伙计去喊掌柜的过来结账。
“呦!是王大哥!大丫啊!带着妹妹们买布啊!”掌柜的从里面账房走出来,笑着和王大柱及大丫打招呼。
听了店小二讲述后,不仅答应送针线,另外挑了一些碎布头也送给几姐妹,可以回去拼几个荷包用。
王大柱付了一两三钱银子,真是肉痛啊!店小二帮忙把棉布棉花打包装好,几个人一起抱到牛车上。挥手告别后,王大柱喊他爹:“爹,咱回家了!什么都不买了!今天您老帮忙买牛省下的银子,全花完了!唉!”
老爷子看着一车的货物,也不禁摇头:“唉呦!可真没少买!回家回家!现在就什么都做新的了,过年不要买了。”
回到了村里,偶尔有村里人碰到,老爷子都低头不吭声。快到家时,老爷子看看院里没有人,小声说:“快点搬回你们屋,别吵吵!”
大柱点头,抱着棉布,大丫二丫抱棉花,桂枝快跑去开门。自家的东西都送到自己屋后,告诉李氏不要出声。几个人又出来往老屋搬给两老的东西。
赵氏听到声音开门出来,“爹!您怎么赶了牛车!是谁家的牛车啊?”老二也走出来看,用手摸了一下牛。“这牛真壮实,喂的真好!”
“是你大哥买的牛车!”老爷子笑呵呵的说。
“大哥买的!”老二惊讶。“大哥买牛车啦!这得多少钱啊!?”赵氏惊呼叫。
“喊什么喊!整天咋咋呼呼的!”老太太从屋里走出来看牛车。
李氏也抱了四丫出来看。大柱带孩子们从车上往下拿食盒及备用的肉菜,推着李氏进屋:“快带四丫进去吧!赶紧洗食盒,钱都花完了,还欠人钱呢,赶紧干活赚钱还钱!”
进屋后,大柱低语:“赶紧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万一二弟妹进来又得说三道四。”
随后又高声:“你们几个抓紧时间好好干活,我去和爹把牛车放好,先去找点草喂牛。”
李氏娘几个把新买的布料,棉花该放柜子里的放柜子里,该拿旧衣服盖上的盖上。然后去洗食盒收拾灶台。准备晚饭时,李氏对大丫二丫说:“你们也老大不小了,该学着把针线做起来了!从今往后,从镇上回来你们哪都不去了,就在屋里。我领着你们做衣服做被子。你二婶家桃枝早都能自己做针线了,都会绣花了。”
李氏觉得自己没能生儿子,只好让几个女儿多干活,怕两个老人及弟弟,妯娌们嫌弃自家人,都是女孩没有力气干农活。虽然看到二柱家的女儿在屋里娇养着,却是不敢吱声的。
刚分家时也是怕养不活几个孩子,以前也听说有那穷人家的女儿刚生下来就被溺毙的。生三丫,四丫时也提心吊胆,怕老太太给抱走扔了,幸好老太太只是骂了几声,也一样让把孩子养活了。李氏还是挺感激两个老人的,坐月子也没让干啥活。虽说不得已分家,但是也没办法去埋怨谁。现在自己家的小日子眼看越来越好了,几个女儿的针线也要学一学了。
晚饭后两个老人自己在屋里唠上了。老太太一边铺炕一边说:“老头子,这老大分家后日子过得好,我们也放心了。”“不知道老二那边会不会有什么想法。要是老二也想分家单过,可不能由着他们。老大那是没有办法才把他们分出去的。老五还要科考,家里的地必须种好!”老爷子坐在炕沿上抽烟。
“老四的岁数不小了,年前结婚吧!过年后种地时也能多个人帮把手。只是这房子怎么办呢?”老太太又开始发愁四儿子了。
老爷子说:“给老四盖个茅草房吧,也就十来天差不多能盖好!多请几个人干活,在冰冻前盖好,烧几天炕就能住了。”
“那得多少银子啊?”老太太怕花钱多了承受不了。
“草房估摸着买砖买材料得二两银子,请人帮忙要吃饭,工钱也得二两银子。找木匠做门,窗户,柜子,桌子椅子,估计也要一两银子。搭炕,搭灶台,还要在外屋打口井也得一两银子。算下来少说也得六两。”老爷子算账倒是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