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温怀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劝说道:“许先生,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您主演一部电影,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回报,还可以提升您在影视界的地位和声誉呢?”
许文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邹温怀说得很有道理,自己的确应该考虑多元化的发展。于是他问道:“那么,你们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邹温怀兴奋地说:“您的才华不应该在电视屏幕上埋没掉,还是应该出现在大荧幕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这次许文终于开始有点兴趣了,问道,“什么想法?”
邹温怀继续道,“现在的香港电影圈太过浮躁,竟是些功夫片打来打去,”
许文开始同意邹温怀的意见,频频点头。
得到许文的回应,邹温怀欣慰道,“我们想投拍的是关于一对年轻人在香港的生活故事,充满了浪漫和喜剧元素。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可以马上开始筹备拍摄事宜。”
许文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好吧,我会考虑一下。不过,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这个项目。请给我一些时间考虑考虑相关因素等。”
邹温怀高兴地点头答应,并表示会尽快提供所需的资料供许文参考。他们约定了再次见面的时间,以便进一步讨论合作事宜。
这次会面结束后,许文对于电影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天能站在镜头前,感受大银幕的魅力,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那个突破口,可以让他真正融入这个圈子。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深入了解电影行业,看看是否有机会成为一名成功的电影人。
而另一边,邹温怀则充满期待地等待着许文的回复。他深知许文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人才,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会大放异彩。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许文的决定,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加入。同时,他也明白,他和李自强之前商定的初步计划已经完成了,现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责任就落在了老板李自强身上。
而此时,李自强却远在日本,以考察日本市场为名,实则在享受美食、美景和娱乐活动。
他不仅没有回避媒体,反而故意让他们拍到自己不务正业的一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迷惑邵氏的思维,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只是个爱玩的花花公子,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这样一来,邵氏可能会放松警惕,从而更容易被李自强的下一步行动所击败。
家和公司在李自强的领导下一鸣惊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轻而易举地化解了邵氏的无赖招数,没有丝毫慌乱的应当,即使是因为邵氏的无赖策略损失了一部分收入,也没有气急败坏的出昏招。
这使得邵氏如临大敌,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应对这场竞争,而竞争的重点就放在了李晓龙的签约权上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李晓龙就是明日巨星。
在对李晓龙签约权的争夺上,可以说邵氏已经竭尽全力。
然而,当邵氏卯足了劲,准备好了各种争夺方案,准备在家和公司面前大显身手时,李自强和邹温怀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行动。
他们并没有像邵氏想象中的那样,通过提高薪酬或者其他手段来争取李晓龙的签约权,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与李晓龙建立深厚的友谊,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毕竟李自强和李晓龙在美国认识要早于邵氏的拉拢。
这种做法让李晓龙感受到了家和公司的真诚,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可是偏偏就没有提要让李晓龙签约家和公司想法。
相比之下,邵氏的行为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虽然他们提供了在他们看来更高的薪酬,但却未能真正打动李晓龙的心。
此外,家和公司还积极的配合了香港媒体对李晓龙的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李晓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李晓龙,也让他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家和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策划能力和包容力,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面对家和公司的强势崛起,邵氏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意识到,单纯依靠金钱和权力已经无法击败家和公司,必须要改变策略,寻找新的突破点。
于是,邵氏开始加大在对争夺李晓龙签约权上面的投入,不仅增加了资金和资源,还积极展开各种宣传活动。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家和公司却突然采取了一种让人费解的策略——退让后撤。
李自强前往日本,名义上是考察市场,但实际上却是去吃喝玩乐,似乎对李晓龙的签约已经失去兴趣。
而邹温怀则更绝,他竟然直接抄了邵氏的后路,试图将其旗下的艺人许文收归家和公司麾下。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他们偏偏就是没有与邵氏抢夺李晓龙的签约权,仿佛对这位未来之星毫无兴趣。
这一系列奇怪的举动让邵氏感到十分困惑。他们原本以为家和公司会全力以赴地争夺李晓龙的签约权,所以做好了充分准备应对挑战。
但现在,家和公司的退缩让邵氏感到无从下手,就像使出全身力气打出一拳,却发现打在了空气中,完全摸不着头脑。
于是,邵氏公司内部开始对此事进行激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家和公司退缩可能是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继续竞争,因此建议邵氏趁机加大投入,一举拿下李晓龙的签约权。
另一些人则认为家和公司另有阴谋,他们或许正在暗中策划更大的动作,邵氏必须保持警惕。
还有些人认为家和公司的退缩只是暂时的,邵氏应该等待时机,不要轻易出手。
同时,也有人担心家和公司会挖走邵氏旗下的艺人,因此建议邵氏加强内部管理,守住自己的阵地。
这场讨论变得越来越热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在一片喧嚣声中,邵逸夫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他明白,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作为邵氏的掌门人,他必须做出决策,引领公司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邵氏这个邵老板自己的一言堂里,别人根本就提不出有建设意义的反对意见。
在家和公司退出了和李晓龙签约权的竞争之后,邵老板自满的认为自己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对李晓龙开出一部电影一万美金的薪酬也远远的超出了邵氏员工们的工资。
他自大的认为这样做已经足够可以将李晓龙这位未来之星收归旗下了。
甚至就当李晓龙认为邵氏的这个报价并不能让他满意,而且李晓龙更想要的对电影拍摄的自主权完全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返回了美国。
邵老板依然觉得最终屈服的会是李晓龙,因为现在能提供给李晓龙电影舞台的香港电影公司就只有邵氏一家了
然而让他所料不及的则是,李晓龙前脚刚刚离开香港回到了美国,之前还在日本吃喝玩乐的家和老板李自强就失踪了,那么他是去哪了呢,这恐怕是显而易见的了,家和公司在香港和邵氏竞争劣势太大,不如就直接去美国和李晓龙谈,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