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看到这些文官们,就像癞皮狗一样,又追了上来。
就知道他们的小心思,一个个都是见风使舵的家伙,一方面,在赵高和李斯的压制下,他们也不得不这样,为了生存吗!也可以理解。
现在看到朝堂上的局势,稍微有一点变化,尤其是大王的情绪波动非常大。
扶苏不在的时候,他被赵高蛊惑,而今日公子回归,看大王非常开心,还有心护着扶苏,给公子机会,让他尽快的成长起来,能独挡一面。
如此看来,其实大王比谁都明白,朝堂之上的局势,他的威严已经不能让有些人说实话了,一个个都是阿虞奉承,每日早朝,诸多烦心的事让大王非常忧心,所以就全权交给左丞相李斯处理,这样他才能在后宫中安心的痴迷那长生不老的炼丹之术。
自从服用了孙建,给他求回的丹药,每日精神大增啊!气血充足,整个人焕然一新,若是一日不服,便感觉浑身不自在。
再加上御医徐福,已经出海一年多了,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次东海之行,还不知归期,大王每天也是望眼欲穿的,时刻注意着他们的消息,可是每次都让她失望而归。
朝堂之事,他根本无心参与。公子扶苏又在外巡,也导致这段时间那铸造12座小金人的工期延误。
而这个时候,身边就是赵高离得最近,他非常了解大王的一举一动,每次在大王沉迷丹药的时候,我会放慢脚步,故意拖延,让大王在渴望中失去理智,经常在不知情的时候下达了各种命令,这也包括太子之位回归的事。
所以,赵高趁此时,频频抓住机会制造事端,也慢慢的开始议论起朝政来,他的手伸的越来越长,经常替大王传话,这样一来二去,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包括李斯都不敢拿他怎样,只能与他合作。
这一日早晨,赵高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去服侍大王,因为他特别清楚大王的喜好,知道大王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就要让他去拿丹药过来,而恰恰是这个时候,是赵高制造事端的时候。
每天寅时的时候,赵高就已在大王的寝宫外面等候了。
今天他有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趁着大王困乏,急需服丹药的时候,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大王汇报一些事情,并引导大王下达命令,也是为了让大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扶苏出难题。
如此手段,会让大王百口莫辩,作为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谁也不能改变。
奸诈狡猾的赵高想好一切,就等着大王起床时的一声令下,就有蛊惑的机会了。
此时,赵高信心百倍,因为他不止一次利用这样的机会蛊惑大王,而且每次都会成功的,所以,今天也一样,他乐呵呵的在门口恭候着。
也许是公子回归,让大王的心情好了许多,这几日的睡眠特别好,都快要到卯时了,还没有醒来,其他人又不敢去打扰,赵高也不例外,他只能在外面默默的等。
而另一边,扶苏公子也不知怎么的?今日早早便没有了睡意,起床在花园里练剑。
他一边练剑,一边想着回归后的计划,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在大殿之上,父王刻意将那份奏折压了下来,唉,恐怕又是有人故意陷害他的,但是就不知道那奏折里到底说了什么,而父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还是将此事压制了下来,很明显是在帮他。
扶苏想到这里,就想着今日早早去帮父王处理政务,好为父王分忧解难。
想到这里,他便想给父王一个惊喜,早早去御书房批阅奏折。
于是,他便向宫中走去。
去御书房的路上,要经过父王的寝宫。
当扶苏快要走到御书房的时候,却发现赵高的身影,看着他毕恭毕敬的站在父王的寝宫外面,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就这个家伙没安什么好心,于是,趁他不注意,悄悄的绕过他去了书房。
没想到到书房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这几日的奏折,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为了让父王多睡一会儿,他不便打扰,就去问皇宫里侍寝的那些丫鬟。
才知道,父王将这几日的奏折全部拿到寝宫去看了。
唉,扶苏一看,本来想给父王一个惊喜,看来今日不行了,他就想着准备返回时,又随口问了一下,那些皇宫的丫鬟,赵高为什么这么早?会在大王的寝宫外面等候。
结果,那些丫鬟的一句话,彻底让扶苏明白了一件事。
哦,他才知道赵高为什么能蛊惑父王。
想到这里,他决定一探究竟,便毫不犹豫的向大王的寝宫走去。
而恰恰这个时候,大王也从美梦中醒来,虽然心情不错,但是,他整个人身体昏昏沉沉的,就等着每天早晨一醒来吃丹药了。
于是,他和往常一样,习惯性的低声说道:
“赵高啊!赶紧进来吧!说说今天有什么新鲜的事?唉,寡人今天是不是睡过啊?浑身疲惫啊!快,快去,把寡人的丹药拿过来。”
大王每次吃丹药之前,都要听赵高唠叨上几句,也就是汇报工作而已,这个时候就是赵高充分发挥的时候。
赵高清了清嗓子,一边假装慢慢悠悠的去取丹药,一边大声的准备说事。
而就在这时,公子扶苏就在外面大声喊道:
“父王早安,儿臣特意给父王请安来了。”
早已习惯了往常的那种氛围,突然被扶苏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大王也没有想到,扶苏竟然这么早来看望他,还给他请安,一时间高兴的无以言表,甚至都忘记吃丹药了。
高兴的说道:
“快,快,苏儿,就不要在外面站着了赶紧进来,哈哈,真是令父王没想到啊!苏儿今日为何起的这么早啊?”
扶苏立刻走了进去,笑着说道:
“儿臣特意早起早起,是来帮扶王批阅奏折的,可是御书房一本都没有,只好跑到您的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