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朱宏文一家子早已进入了梦乡,却被一阵拍门声和交谈声猛然惊醒。
“这都晚上十二点多了,明军怎么带人回来了?”朱宏文揉着惺忪的睡眼,疑惑地看向窗外。只见素娟已经引着儿子朱明军和一群人走进院子,才出卧室又见李明辉带着一群人进来了。
人数之多,让朱宏文心头一震。进山时明明是十个人,怎么出山就变成了十七人?
好在顾家人现在穿的已经不是屎黄装,要不朱宏文该提铲子上了。
尽管心中充满疑惑,但看到自家男人连夜归来,还带着这么一大波人,迷迷糊糊地起床的素娟和婆婆水金凤也没多说什么,和大家热情的寒暄几声后,一头钻进了厨房。她们知道,这个点了,大家该饿不住了。
厨房里,婆媳俩忙碌起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外面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朱家院子热闹极了。
朱宏文疑惑地拉过儿子,低声问道:“这些老的老,小的小的是什么人?”
朱明军等人早已商量好了说辞,微笑解释道:“哦,这些是山里的农户。山那边有村子,只是他们平时不从我们这边出山,而是从另外一边出山。这次我们在山里遇到了他们,就邀请他们来做客了。”
听到这里,朱宏文心中的疑惑稍微减轻了一些:“那他们也还属于我们凤县的吗?”他仍然有些难以置信。他望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心中暗自揣测着他们的身份和来历。
“不,不是的,他们属于山那边永龙县的。”
李明辉和张山抬着一大块野猪肉,足有二十多斤,走进了厨房。素娟好奇地问道:“野猪吧?你们也敢打?”
李明辉急忙解释道:“也不算野猪了,这些野猪已经被圈养过了,没有膻味。亲家母,我们家里带进去的锅碗瓢盆都留给山里的农户了。”
素娟闻言连忙摆手:“这算什么事啊!家里还多呢!”善良的素娟知道,生活在深山里,条件艰苦。
由于时间紧迫,今晚的夜宵显得格外简单。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丰盛的大鱼大肉,于是婆媳俩决定就在柴火灶大锅里煮上一大锅的米线。
心灵手巧的素娟在一旁的电磁炉上精心炒制着一盆香气扑鼻的臊子。不一会儿功夫,她便将这盆色麻辣鲜香的臊子端到了院子里。
此时的众人尽管感觉双腿灌了铅一样疲惫不堪,但面对美食仍然饥肠辘辘,所有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顾家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品尝到了那美味的滋味。
纷纷端起大海碗,迫不及待盛上一大碗米线。在碗里添一勺香喷喷的臊子,然后再加上一些腌菜、嫩绿的芫荽及葱花,依次淋上适量的酱油、麻油、芝麻油和红彤彤的辣椒油,让米线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对于那些喜欢重口味的人来说,更是毫不犹豫地倒入了香醋和姜蒜末,使得整个碗中的香味愈发浓烈。
一时间,院子里没有人开口说话,也没有人有空搭理朱家人关切的询问。只听见一阵阵“唏哩呼噜”的吸溜米线声,此起彼伏。
饭后,院子里又支起了帐篷,李明辉看着手机里99+未接来电头都大了,干脆不管了,现在头重脚轻,只想睡觉,明天又说。
第二天早上李明辉和朱明军还有周凤茹在六点就起床了,昨晚三人就偷偷商量,今早下营盘街为回山的师傅再采购一批物资。当三人到凤县还没到八点。
刚好今天是街天,县城集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朱明军、周凤茹和李明辉目不暇接的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突然,朱明军脑洞大开,说道:“我们这街上有牛马市,要不我们给老祖他们买头骡马或牛犊吧,这样他们驮东西和耕地也方便些,还能产粪肥呢!”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周凤茹和李明辉的赞同。没停留,转身上车直奔牲口市场。一路上,他们想象着顾家老祖收到这份礼物的喜悦,心情格外舒畅。
到了牲口市场,周凤茹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各种牛、马、骡子应有尽有,它们或悠闲地吃草,或昂首嘶鸣,展现出一种原始的野性和力量。
想到顾家的环境,三人顿时觉得看啥都想买,这些牲口都能为顾家带来最直接的便利。
经过一番挑选,他们最终看中了两匹成年肥壮的云南马,一公一母,毛色油亮,体格健壮。
朱明军一边看一边对两匹马评头论足:“这两马的毛色还行,估计是驮马没有好好打理、营养全身匀称。俗语云:“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四肢与蹄和马的能力关系极大,这两匹马肢势是端正,管骨骨棒够粗,筋腱坚强,四蹄宽大稳、护蹄毛长,胸部不太宽也不太窄,容纳一蹄这个可以,肌肉丰满。臀部强大肉多、形态整齐。”
周凤茹问道:“这样就可以了吗?”
朱明军笑了笑,对着马腰掐了一把:“当然不是,还有好多学问,只是我没有学全,要检查背腰的抗力强不强,俗话说前山高不用挑。”
说完转到马头处对着鼻子又捋又挤,转头对李明辉二人说道:“检查鼻子有无病症,如马鼻疽,同时看鼻梁高低,鼻孔大小,《相马经》云:“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
说着把马头迎向阳光,用手在马眼前晃了三晃道:“这是检查马的视觉好坏,并观察眼球的形状。从牙齿基本看得出来马的年龄,这两匹马都是五到六年的壮年,如果价格合适,还是可以的。”
李明辉和周凤茹都竖起大拇指,连牛马老板也连连奉承。
老板见他们中意,便说道:“现在多数农村都是拖拉机、小三轮的时代,这些牲口也没用武之地了。小哥这么懂行,应该没少跟跟骡马打交道,我看你们回去也是驮东西,要不把这匹小骡子也买了,我算你们二万五。”
顺着老板的手指,他们看到了一头三四个月大的小骡子,正依偎在母马身边。朱明军又对小骡子仔细看了一下品性,满意地点点头。
这回轮到周凤茹出马了,她扭开手中的矿泉水,喝了一口,学着马芳咋呼的样子开始和老板讨价还价,软磨硬泡,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最终以二万三的价格买下了两匹马、小骡子和一头小牛犊。老板还一脸生无可恋的赠送了两套马鞍具和箩筐,周凤茹付了三千定金,让老板用货车把牛马拉到米露么朱宏文家。
然而,老板却有些不乐意了,觉得这笔生意亏了,嘴巴里嘟嘟呐呐不同意一再说着米露么太远、路难走骡马难拉、手上还有生意走不开、自己也没有车还得去请车帮忙......。
李明辉心直口快,毫不犹豫地答应再给两百运费。
周凤茹恨恨地瞅了李明辉好几眼,心里嘀咕着:“这男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尽管如此,三人还是心满意足地转出了牛马市,准备继续采购。现在有了骡马,他们就可以多买些物资了。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李明辉却被一窝狗崽子吸引住了目光。他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对狗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眼就能看出狗的好坏。
“你们看这些小狗多可爱啊!从母狗看就够凶,如果师傅家养上十几个,猪圈那边和飞机旁边就不愁了。”李明辉指着狗崽子说道。周凤茹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一窝毛茸茸的小狗崽子正挤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抢着吃奶。
讲真,现在他们一下带走了顾家大小五个人。这让顾潘家冷清不少,而且两家人守三个地方,的确人手显得有些单薄。
经过一番挑选和讨价还价,周凤茹最终以一千三的价格买下了两个大狗(一公一母)和六个小狗崽子。他们把狗送到牛老板的货车上,三人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牛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