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江南的暮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细雨如丝,似一层薄纱笼罩着这片繁华的城镇。

方孝孺站在官船甲板上,眺望着两岸郁郁葱葱的风景。

二十年前,他在苏州求学时,曾见过漕工们光着膀子扛粮包,豆大的汗珠子砸在跳板上能溅起半尺高的灰。

即便如此努力,每日挣的钱财勉强够一家老小果腹。

";大人,前头就是城门。";

长随低声说了一句,方孝孺抬手整了整绯色官袍,待官船停稳后,便昂着头下了船。

苏州全体官员前来迎接,两队青衣衙役敲锣打鼓,还拉着一条红色横幅“热烈欢迎朝廷方孝孺莅临苏州调研指导工作。”

最前头的知府李程满脸堆笑,小步快跑着迎了上来。

“方大人哎,真是一路辛苦了!苏州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知府李程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手,打算扶方孝孺下车。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知府的好意。

等下了马车,方孝孺扫视一眼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他并没有什么架子,穿着朴素,话也很少,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方孝孺是典型的忠君爱国的儒士,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注重通过自己的学问和智慧治理国家,建立清廉的政治体制。

“我等已备下酒菜,特意为方大人接风洗尘。”

“不着急,国事重要。”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李程的好意,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笑道:“我离开苏州已有十余年,往事如烟,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回大人话,无论您何时回来,苏州依然是苏州,没有任何改变。”

方孝孺摇摇头,说道:“我倒是希望苏州能有所改变,如今天色尚早,左右无事,随我一同看看情况吧。”

“是,请方大人入轿。”

“不必了,四处走走吧。”

方孝孺进了城后,抬眼望去,城门内外张灯结彩,街道两旁的店铺门面焕然一新,招牌上的油漆还散发着淡淡的味道。

街道上,人来人往,百姓们衣着整洁,脸上挂着笑容,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方大人,您看,咱们苏州乃是鱼米之乡,百姓们生活富足、不缺衣食啊!” 知府在一旁谄媚地说道。

方孝孺微微颔首,迈步向前走去。

行至一处堤坝旁,知府李程忙介绍道:“大人,这堤坝是前些日子刚修缮加固的,如今固若金汤,可保江南百姓不受水患侵扰。”

方孝孺走上堤坝,只见堤坝表面新刷了一层白漆,光亮如新。他伸手摸了摸,手上沾上了些许白漆粉末,心中虽觉有些异样,但看着知府满脸邀功的神情,也未多说什么。

方孝孺一行先后到苏州粮仓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粮仓的规模大小、存储方式、工艺创新等情况,并就苏州粮食生产现状、全年发展趋势等开展交流。

知府李程笑呵呵的,令人从米仓上面扯开豁口,金灿灿的稻米倾泻而下,他解释道:“此乃新建的永丰仓,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储粮足可供应苏州百姓三年之需。”

方孝孺抓起把谷粒搓了搓,新米的清甜里混着丝酸腐气。

“李大人,本官此次前来苏州,为的就是了解苏州的真实情况,你只需要据实而说,本官是不会怪罪你的。”

知府李程一愣,转而尴尬的笑笑:“方大人是什么意思?下官属实是不明白啊。”

当夜,方孝孺出席了为他准备的接风宴,酒宴上,作陪的不仅有各级官员,还有苏州有头有脸的士绅。

官员们和士绅们殷勤地劝酒,话里话外,无不恭维着方孝孺。

从方孝孺的品性、学问、家庭各个方面、各个维度,统统夸赞一遍,似乎把方孝孺捧成了大明第一能臣。

“我曾听闻陛下身边有一谋士,名叫姚广孝……此人善出计策,不过倘若将此人与方大人相比,恐怕给方大人提鞋也不配。”

“方大人混迹官场二十多年,从辅佐太上皇,又辅佐曾经的皇太子朱标,还辅佐了皇太孙朱允炆……其经验之丰富,其能力之强,又有几人可比?”

“当初,方大人入朝为官时,太上皇曾与方大人奏对,事后,太上皇认为方大人的学问太深,他不配用之……”

其实,当初方孝孺的名声在外,朱元璋征辟他入朝为官,不过没用太长时间,朱元璋就发现方孝孺此人只会提出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整个一愤青。

于是干脆把方孝孺贬到地方,让他十年不可回京。

听着众人的吹捧,方孝孺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并不出言反驳。

眼见气氛愈发活跃,终于有个姓孙的士绅忍耐不住,开口询问道:“方大人,敢问朝中这次派您前来苏州,到底所为何事啊?”

此言一出,大堂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方孝孺。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闻言,方孝孺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环视四周,表情变得严肃,随即对着众人拱拱手。

“其一乃是清查田亩,让耕者有其田。其二便是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从今往后,无论是士籍、农籍、商籍、亦或是戏子、娼妓、走卒、娼奴……凡有田者,均要缴纳田税!”

此言一出,众士绅哗然。

“方大人啊,我等士绅乃是大明脊梁,岂有自废脊梁一说?”

“方大人,您又不是不明白,士绅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啊!士绅不仅要修桥搭路,还得处理矛盾纠纷,您现在又让我们交税,这不是把我等逼上绝路吗?”

看着不断哭诉的士绅,方孝孺不为所动,冷冰冰道:“此乃大明国策,诸位,难道你等意欲对抗朝廷吗?”

“摸摸肩膀上,到底有几个脑袋!”

方孝孺做事很古板,也很迂腐,他并没有太多灵活的手段,但是却有自己的坚持,若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即便撞的头破血流,诛灭十族,也在所不惜。

好端端的宴席,顿时冷静了下来。

方孝孺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一脸苦涩的士绅,而是转身走出门。

翌日,方孝孺在知府李程的陪同下,前往织衣坊调研,织衣坊对方孝孺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织衣坊扎根纺织业领域三十年,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历程。

其中,重点介绍了在纺织科技研发、智慧织布、用人管理等领域的深度探索与丰富经验。

织衣坊掌柜自豪的指着墙上的横幅,说道:“方大人,您瞧,这是喜迎新陛下,织布再出发……这表明了我们对朝廷的一片拳拳之心啊!”

“还有这个口号~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织布进度。在朝廷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再创新辉煌!”

“好!”

知府李程很欣慰,看着车间内的工匠身着统一服装,到处挂满了励志条幅,还有什么学习贯彻新皇帝对于织布行业的指导精神……

不由的竖起一根大拇指。

方孝孺微微皱眉,这一切看起来太正常了,正常的都有些反常了。

尤其是这些条幅,看起来是那么的扎眼。如果空喊口号有用的话,那还需要大家努力干活吗?

方孝孺压下心中的疑虑,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方孝孺对于织衣坊的工作表示肯定。

掌柜的立马站起身,汇报了织衣坊在推进高标准织布方面的的经验与建议,针对行业痛点,掌柜的提出强化制度创新、推动技术标准升级等建议,助力织衣行业迈向新台阶。

“你意思是,如今织衣坊每年的效益很不错?”

“不瞒大人,这个织衣坊每年能创造三万两的收益。就连江南织造局每年向宫里进献,也得用咱苏州产的布匹呢。”

“像这样的织衣坊,苏州有多少个?”

“约有百余个。”

方孝孺目光一闪,忽然道:“一百个织衣坊,每年就能创造出数百万两的收益……倘若能提高税收,让这些财富能够为朝廷所用,岂不是更好吗?”

掌柜顿时瞠目结舌。

“大人,这织衣坊是我自家的营生,为何要提高税赋啊?”

“怎么?刚才报效大明的话说的震天响,现在让你去做,又想退却了?岂有此理,你个两面三刀的家伙!”

方孝孺压根不听掌柜辩解,径直离开此地。

知府李程很快反应了过来,急匆匆追了上去,还没等他开口,方孝孺率先说道:“李大人,如今朝廷赋税紧张,这些人过于富有,对他们加税,可以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

“方大人,您难道想劫掠民财吗?”

李程几乎是咬碎了牙齿,大声辩解道:“您来了之后,我对您恭敬有加,凡事以您为主。可朝廷派您来,不是让您搞乱苏州的!”

“士绅乃是国家之本,岂有动摇国本之说?”

作为同为士绅的李程看来,方孝孺简直就是胡来,士绅不纳粮,那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却要打破这个传统,那无异于把士绅推向对立面。

自秦汉始,朝廷治理朝堂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士绅……因为官员出自士绅,士绅就是整个朝堂的中坚力量。

闻言,方孝孺冷冰冰道:“士绅是人,百姓也是人,凭什么有些人就可以享受锦衣玉食,而有些人就必须当牛做马,吃糠咽菜呢?”

“可您要是处置了士绅,引得苏州大乱,那些普通老百姓别说是吃糠咽菜,就算能吃上树皮就不错了。”

“何意?”

“苏州的纺织业,十之八九都由士绅们经营,他们雇佣了大量的工匠,这些工匠靠着纺织业为生。若贸然加税,士绅们为了维持利润,必然会削减开支,首当其冲的便是裁减工匠。”

方孝孺眉头紧皱,反驳道:“他们如此富有,即便少赚一些,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何苦要为难这些工人?”

“大人啊,您有所不知。苏州的纺织业,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布,再到染色售卖,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无数百姓的生计。”

“这丝绸为我苏州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也有一部分流向百姓,故而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这不是士绅们的功劳吗?”

方孝孺一愣,认真琢磨了起来。

李程见状,继续说道:“元朝因何而亡?就是因为对士绅加税过重,士绅再剥削百姓,最终引发社会动荡。”

“如今若对苏州士绅加税,他们必然会反抗,纺织业一旦受损,不仅苏州的经济会受到重创,朝廷的赋税也会大幅减少。而且,这些失业的工匠怎么办?让他们的妻儿如何生活?”

李程字字珠玑,说的方孝孺哑口无言。

见状,李程忽然提醒道:“方大人,您莫要被朝廷所欺啊,古往今来,凡是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如商鞅、王安石之流,均没有好下场啊!”

“如今这士绅一体纳粮的影响更广,若真是施行全国,那各地的士绅岂不是要恨您入骨,您考虑过后果吗?”

方孝孺猛然抬起头,愤怒的看着李程。

李程还以为说动了方孝孺,低声叹息道:“方大人啊,朝廷这是拿您当枪使呢,让您和士绅硬碰硬,无论结果如何,您恐怕会……”

“住嘴!”

方孝孺深深呼出一口气,呵斥道:“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要受到祸害而躲开。”

“你乃大明命官,只想着保全自己,岂能有所作为?”

李程一愣,随即讪讪一笑,恭维道:“大人说的是,是下官孟浪了。”

其实方孝孺也是个改革派,在原本的历史中,朱允炆登基上位,施行的一系列修生养息的政策,其实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不过,相比于商鞅、王安石这种改革派来说,方孝孺不缺乏向死而生的勇气,而是缺乏排除万难的大决心、大毅力。

在李程抛出以民为本的观点后,方孝孺犹豫了,不知道这政策施行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