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运二十九年468年,皇室的五位皇子,在得到各自心腹将领的支持下,发动叛乱,攻入京城,险些酿成大乱。
最终滑族军队和赤焰军的支持下大梁太子萧选在敬宗突然驾崩后,率先在金陵登基继位,是为梁成帝。
莅阳长公主,大梁皇帝的亲妹妹,其夫婿是被后人唾骂的谢玉,膝下育有萧景睿等子女。这位长公主,实际上是一位爱子至深、极具魄力且重情重义之人。
遥想当年,青春年少的莅阳长公主,恰似那枝头绽放的娇艳花朵,风华正茂,光彩照人。
彼时的她,最喜骑乘一匹神骏的桃花马,身着一袭鲜艳如火的石榴裙,驰骋于天地之间,活得肆意洒脱,性格更是如同燃烧的烈焰一般炽热奔放。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她与大楚质子宇文霖彼此倾心,暗生情愫,并珠胎暗结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尚未来得及将自己怀孕的事告知母后,她便遭自己的母后所害,服下了媚药的“情丝绕”,以致神志不清,最终失身于谢玉。
无奈之下,她只得强忍心中悲痛,怀着宇文霖的孩子,被迫下嫁于这个并非自己心爱之人的男子。
多年过去,当莅阳长公主惊悉竟有人妄图故技重施,再次以“情丝绕”加害于巾帼英雄霓凰郡主时,内心深处那份正义之火瞬间熊熊燃起。
于是,趁着夜色深沉,她孤身一人悄然造访梅长苏府邸,言辞恳切地恳请他出手相助,拯救霓凰于危难之中。
尽管历经沧桑,饱尝人世冷暖,但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还当年赤焰军一案一个清白,莅阳长公主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
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以及天下百姓之面,她毫不畏惧地公开了丈夫谢玉亲手书写的罪证,这一英勇之举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使得沉寂已久的赤焰旧案终于迎来了洗清冤屈的宝贵契机。
自被迫下嫁谢玉之后,莅阳长公主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曾经的锋芒与朝气,她小心翼翼地收敛起原本的真性情,终日郁郁寡欢,似乎对生活已然失去了全部的期望。
即便府中有众多下人侍奉左右,多年来却从未曾见她有过哪怕片刻的失态之举。人们只能从她偶尔流露出的落寞眼神中,依稀窥见昔日那个神采飞扬、敢爱敢恨的少女身影。
“至少,我不会让它翻到明面上来。誉王只是政敌,不是仇敌,扳倒你是他的目的,他并非要灭掉谢氏全门。
我会恳请皇兄,恩准我出家,带着孩子们离开京城回采邑隐居。这样誉王就不会再浪费心思在我们身上了。”
莅阳公主神情黯淡,眸中一片凄凉迷离的看着谢玉,“我护不住你的命,但起码可以护住你的名声。你若嫌泉下孤独,那么等我安顿好孩子们,我就过来陪你,好不好?”
谢玉想要对莅阳说,“好,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怎样都可以。”
可是,他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没办法回头了。他若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与莅阳厮守,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若他回头,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谢玉装作贪恋权势的样子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拒绝了莅阳对他提出的要求,他不能,他要保住宁国侯府,保护莅阳!
谢玉此人,起初不过是大梁国中一个地位低微、职阶不高的臣子罢了。然而,他因为娶到了皇帝的妹妹——莅阳长公主,从此身份地位陡然上升。不仅如此,之后更因赤焰军一事,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
凭借着与莅阳长公主的联姻,再加上在赤焰军事件中的表现,谢玉逐渐崭露头角,声名远扬。
因其赫赫军功,得以另行开辟侯府,这可是无上的荣耀!那府门之上高悬的牌匾“护国柱石”四个大字,乃是由大梁皇帝亲自题写,足见其恩宠有加。
在太子与誉王那场激烈的夺嫡之战中,表面上看,谢玉似乎一直秉持中立立场,两不相帮。但实际上呢?他却是在暗中不动声色地支持着太子一方。这种表里不一的行径,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