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新规,追缴欠款,推行新政,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钱袋子的事儿就算告一段落了。
光绪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距离甲午年还有三年的时间,留给自己徐图自强,改革自新的时间不多了。
可现在国内还完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化社会,要想在这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无疑于痴人说梦。
光绪十六年。
当李经方以候补道员?身份,出使日本大臣前夕,光绪将他召至养心殿内密谈要事。
两个时辰后,李经方从养心殿内跨步走出,脸上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 此人个头虽不高,却也生得仪表堂堂,个人极其聪明精干,又精通五国语言文字,加之谈吐间已有大臣风范,为何,埋没于此也?”
恭亲王闻言,摇头叹息,答曰:
“此子始随其父左右,受其父严格管束,无尽放光彩,施展抱负之良机。”
光绪颔首,面无表情,再问之:
“恭亲王以为朕作如此安排,可施展他才华否?”
“吾皇千古英明之主,李得此任,实乃三生有幸,跃得龙门也。”
光绪闻言,望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奏章,两眼空洞无神,似有心疾在身...
使日期间,李经方为人精干圆滑,甚得日本高层之心,他趁机送财送物,与其高层相谈甚欢,交往甚密。
闲暇时间,他与日本朝野的互动也十分密切。
由于当时日本的通讯线路还不完善,驻日公使馆内既没有电报线路,也没有发报电机,所以凡是机要事情,李经方只能到东京的电报局去发报。
日军每建造一艘军舰,每购买一门大炮,都被李经方通过特定编码和暗语加密的电报,一封封地发往京城之地。
“日本的明治维新甚是成功,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实施的内阁制、二元君主立宪制,更是近代制度改革的结晶。
还有,你们看,这封电报上写着,日本的帝国会议也在筹建准备中,不久后,也将正式开始运作,它们改革如此成功,变化如此迅速,地理位置又与我国相邻甚近,实乃我们心腹一大患呀。”
光绪最近喜欢在紫禁城内四处走走,尤其爱到位于隆宗门的军机处处理公文。
特别是有关于日本方面的一举一动,每当电报传回时,他必亲临军机处,与军机大臣们面对面相商。
他想换换环境,感觉在军机处这一贫如洗的环境当中,他很快便能沉下心来专心理事,而每每抬头看着东壁上高挂着“喜报红旌”的牌匾时,他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异样之感:
“通过奏折看天下是不现实的,这些老官僚,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手段是玩的炉火纯青,待这几日铁路一事办妥后,还是要亲到地方上去看看才行。”
“皇上,恕老臣直言,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日本不过蕞尔一小国,近来不过是偷得一些洋人文化,在国内靠着重收民税,拔苗助长得来的繁荣假象而已。
皇上何必对它如此关注上心,且评价如此之高,实乃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呀。”
光绪盘腿坐在小炕上,伸手将一旁小矮几上的茶碗端起,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清茶,瞥眼看见翁同龢激动的白胡子直颤,心头不觉有些好笑:
“老师傅呀,我要是告诉你,这个蕞尔小国再过几年就要跟我们大干一仗,并且还以大获全胜之姿赢得全局,讲这些,你能相信不喽?”
光绪微微一笑,眉毛高挑,随后,将茶碗轻轻放下,轻言细语道:
“翁师傅,朕知道你很着急,但是你先别急,朕是不会数典忘祖的,而且现在还不是我国大兴变法的时候,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还没有出场。”
“这皇上,又在说胡话了,莫不是疯病又犯了?”
翁同龢抓了抓脑袋,莫名其妙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案上。
自打皇上进宫读书起,翁同龢就感觉他时不时地,就得蹦出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疯话,慈禧下台后,他的疯话就更甚之了,现在看来,是得让太医院的御医们,给皇上整点猛药治治病了。
“皇上,李鸿章又上折子了,说北洋舰队还得新添铁甲战船,进口克虏伯大炮,船上的弹药火炮也该一应采齐,他在折子中讲什么,海防应当常备不懈,海军应当震慑四夷。”
军机章京将各省各部递呈上来的折子分类整理后,又交给恭亲王,恭亲王从中又挑选出自认为紧要的折子,提炼其中关键信息,念于皇上圣裁。
“这个李鸿章!”
翁同龢一听,情绪波动之大,差点把光绪都吓了一跳。
自知失态后,翁同龢急忙起身,弯腰作揖,对着光绪愤愤道:
“皇上,这个李鸿章不是常常吹嘘,北洋水师的综合实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吗?那他还添啥舰船,买啥大炮。
现在朝廷本来就经费紧张,北洋水师自建立以来,用度岂止万万两白银,如今舰队已成规模,老臣建议,除去水师官兵俸禄外,户部不再拨款于他,让他暂停向国外采买一切设备。
朝廷现在的重心应当移至塞防建设之上,防止沙俄再度侵犯我国边境。”
“翁师傅。”
光绪接过恭亲王递来的奏折,手上仔细翻阅,口里慢慢悠悠地说道:
“你说完了吗?”
翁同龢显然是有些不服气,腰板挺的笔直,嘴巴微张,正欲开口再讲。
“翁同龢!!”
光绪猛地一拍小矮几,几上的茶碗都被这高频的振动抖到地面上,摔得稀碎。
“啪!”
随着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军机处上下官员急忙丢下手中公文,跪地俯首。
“你与李鸿章有什么个人恩怨,朕管不着,但是国难当头,你岂可以私废公。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不但要批准李鸿章的这次奏请,还要将他之前上报的,让北洋再添三支舰队的事儿,全数照准!
你就给朕说说,这事儿,你能不能办吧?!”
龙颜大怒之下,翁同龢也只得缄口不言?,不过,他的心头还是有点不服气的:
“这皇上怎么是跟李鸿章穿一条裤子的,倭寇小儿,以往不过是华夏一藩属国,如今,不过小人得势而已,何故要举全国之力,如此针对,真是令人费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