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用粮食换田地
要说这几户人家,干活也是好手,毕竟家里还置了田地,还有余钱去赌,有东西拿回去接济娘家人,哪里是真的穷?
他们家都不敢像他们那样出手大方。
别说村长家,就是舒家,谁都知道人家日子好过,可是人家也没有去赌钱啊。
真是赚了几个钱,被人一哄,就不知道轻重了。
还是骨头太轻。
一群人被村长轰出来。
人多又怎么样?这件事说到底不是村长的错,就算告去官府,村长也有道理。
他们还要在村子里生活,也不敢真的把村长得罪了。
灰溜溜地回去。
都没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几乎人家就派了个代表,让村长牵头,敲响了小院的大门。
这次洛云宜甚至都没有出面,只让舒幸轮做接待。
自己在花园里忙活。
还有两天就是元宵节了,现在的温度,大约维持在两三度。
今天没风,洛云宜想着把那些花盆捯饬一二。
盆里的植物好些都被冻死了,枯枝落叶,轻轻一扯就脱了土。
干脆把花盆里的土都倒出来,低温把土里的害虫冻一冻。
阿水跟着她一起忙活。
“等过两天路上化了冻,再去补充些人手,找几个做杂活的回来,也分担一些你们的工作。”
不仅她这里需要,善堂那边同样需要。
也不用再特意加盖房屋了,白天让她们在这里干活,夜里回去善堂那边休息就是。
“多谢太太体恤,我一定仔细着挑人。”
在两人的身契到手后,洛云宜就跟他们说过,让他们帮忙培养一些可用的人手,未来可能三五年就会把身契还给他们。
所以日常中,洛云宜也并没有让他们自称奴婢。
“我自然是信任你的眼光的。”
堂屋里,舒幸轮独自面对二人,稚嫩的脸庞上却没有一丁点不安和畏惧。
“母亲吩咐过,按照市场价格给大家换粮 如果愿意,就各自把买卖文书签了,出了这扇门,买卖既成,不得反悔。”
村长在旁边坐着,心里感慨,看看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沉着冷静,这样的大事也放心让一个孩子做主。
到底还是有底气。
另一人也是如此想法。
虽说舒幸轮年纪不大,他们也不敢糊弄他。
老老实实地把要卖的田地,具体是哪一块地,多大面积,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舒幸轮一一地写到文书上,三方都签了字,舒幸轮才把买卖文书收好。
只等两人稍坐片刻,门外就有一辆驴车停下,板车上装着的就是他们需要的粮食。
“这是你们要的粮食,保证足斤足两,我们也算银货两讫了,以后若是还有哪家要卖田地的,村长请记得帮我们留意一二,价格绝对公道。”
经济富足,洛云宜对买田买地依旧兴趣不减。
不管什么年代,田地都是生存的根本,洛云宜的想法是多多益善。
那人苦笑,当初置地花了不少力气和金钱,现在就换了这点子粮食,堆的满满的麻袋,好几户人家分,看着多,也分不到多少。
还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还真有舒幸轮说的那一天。
他心里只希望最好别有那一天。
车上十一个麻袋,十袋粗粮,一袋细粮。
给洛云宜换回来两亩田,四亩地。
这些粮食是之前积攒的,不止这些,她还有满满一仓库。
毕竟她有这么多家人,手底下两个庄子上还有许多人口,可不得多准备一些物资。
也不仅仅是粮食,有过一次突然的穿越,经历过准备不足的日子,洛云宜可不希望再犯同样的失误。
食物,水,火种,保暖物资,医疗物资,她都往仓库里堆了一些。
有金手指在,就算用不上,放着也安心,反正又坏不了。
就算没有金手指,在这种不知道什么走向的时候,在家里备上一些应急物资,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灾难没有来临,没有需要用到应急物资的时候,那样是最好不过。
准备的这些东西,注意着保质期,日常使用中用一些就补充一些新日期的进去。
还是那句话,做好一切准备,不管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
至少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他们换的是哪里的地?”洛云宜还没忙完,舒幸轮就过来了。
空不出手,也挡不住洛云宜的好奇心。
“有一亩多家门口的,还有几亩比较分散。”舒幸轮开始挽袖子,准备帮她分担一些。
“不用你,马上就弄完了,你再来弄一手的泥。”
舒幸轮不听,手上沾了泥,洗洗就是,两人一起忙,能早点收工。
“分散了也没关系,年后等菜籽收了,看能不能跟别人换一换。”
土地还是集中成一片比较好管理。
舒幸轮点头,把这事记在心上。
没有让村民凑粮食,很多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是有些人知道是用田地换的粮食,又开始后悔起来。
早知道别把话说的那么绝,也怪那些人,一早怎么不说还能这样。
用粮食换田地,家里也不是挤不出来粮食。
还有人问到那几户人家面前,直接被大家无视。
呵,需要帮忙的时候就生怕他们沾上边,现在能占便宜,又巴巴地凑过来。
他们惹不起舒家,惹不起洛云宜,惹不起村长,可是这些人,跟他们一样是村民,甚至还没他们能干。
再说就是换粮食,他们也愿意跟洛云宜换,至少洛云宜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不会压价,甚至还可能会看他们可怜,多给一点。
这些村民可不一样,挣钱难,恨不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要说洛云宜这样的人,做她的朋友,其实蛮幸福的。
因为她不会让朋友吃亏,还特别地善解人意。
所以即使给田地的时候心里舍不得,冷静过后,他们心里还是对洛云宜有些感激。
谢谢她没有趁人之危。
那几户人家直接无视他们,心里一点不带虚的。
问话的村民讨了个没趣,骂骂咧咧地走了。
还打算去宣扬一二,可是吧,都是熟人,谁还不知道谁呢,不过是让人看了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