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就和离了?
次日,今天的天气,真的不怎么好。
阴风阵阵,没有阳光,天空都是雾蒙蒙的,不明亮。
好在早餐很合胃口,肚子填饱了,心情也觉得美好一些。
舒宴犹得知他们要去沈家,一早就让阿山过去套马车。
马车的车厢更宽敞些,车厢里多放两个火炉,一路过去,身上也暖和些。
今天过去是办正事的,孩子们就都留在家里,让舒宴犹他们看着。
阿水跟着一起过去,洛云宜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也有个人能做事。
上了车,舒以贤就一直很沉默。
洛云宜也不想理他,闭上眼睛准备养养心神。
结果舒以贤这个没眼色的,又在这时候开了口。
“娘,如果儿子说,不想和她过了,您觉得如何?”
洛云宜听的心神一紧,来了来了,熟悉的味道。
“那是你媳妇,你自己决定就好,要听我的意见,我没什么意见。反正生活是你们自己的,你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才懒得管你。”
关于情感方面的问题,洛云宜一向是保留自己的意见,不给别人建议。
感情这东西,如人饮水,她一个局外人,尤其她本身对沈麦就是有意见的,她的建议,极大可能也是带着主观的个人情绪,对舒舒以贤参考作用不大。
洛云宜对沈麦的意见,单纯就是这几天积攒的情绪。
她觉得沈麦这人吧,比她更心狠,更自我。
能十几天对孩子不闻不问,不管什么原因,洛云宜都不喜欢她这样的做法。
连带着她对沈家的印象也不太好。
她到底是外来人口,在后世看过太多的分分合合,分手,离婚,各种新鲜招数。
可是沈家人就是这里的土着,再开明,洛云宜也不相信他们能对女儿的婚姻无动于衷。
要么是强撑着,想让他们这边先低头。
要么就是已经放弃,准备给女儿谋求后路。
不管是哪一种,洛云宜都不喜欢。
沈家这几天的日子是真的难过。
出嫁的姑子回来住着,脾气犟的很,偏偏又是娇客,还不能太过怠慢。
沈父沉默,沈母倒是有心劝一劝女儿,可是沈麦被蒙了心,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沈母心里着急上火,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一家人除了吃饭,平时都是待在各自的屋里,连面都不想见。
舒以贤敲响沈家大门的时候,沈麦的大嫂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救星。
可不是嘛,公婆不能说,姑子不好说,待在这个家里,可真是太让人煎熬了。
把人迎进门,沈家大嫂赶紧去叫了公婆出来,哎呀,姑爷总算过来了,这种气氛怪异的生活,总算是结束了。
沈父倒是没那么高兴,一想到等会儿要做的事情,他连笑都笑不出来。
缓了这么多天,沈麦的想法不变,他再舍不得,也要做出决断。
只有他主动提出来,才可能让舒家人对沈麦,对两个孩子觉得亏欠。
才不至于让两个家庭成了陌路。
沈母倒是高高兴兴地去接待他们。
那天沈父说的话,沈母只当他说的是气话,哪里想得到这么多天过去,沈父心里的念头越发地坚定。
沈麦和舒以贤,他是一定要拆开的。
有跳跳和安安两个孩子在,即使两人分开,以后也有份面子情在。
虽然有个和离的女儿,名声不好听,但是他也顾不得那么多。
他还有儿子,不能让沈麦把这段缘分消耗的一干二净。
两人分开后,沈家要是遇上事儿,就冲着两个孩子,只要不是让人太过为难,舒家那边也不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
沈麦今天也出来了,看到洛云宜和舒以贤进门,她的两个孩子并没有过来,沈麦的心情就有些不好。
脸上的笑容也落下去了。
洛云宜看得皱眉,摆脸色给谁看呢?
顺着洛云宜的视线,沈父也看到了沈麦的表情,心里的想法越发坚定。
等洛云宜喝了茶之后,他就正式开了口。
“亲家母啊,是我教女无方,让你为两个孩子的事情大老远地跑一趟。”
“沈麦是我沈家的孩子,没教好她,是我的责任,今天正好大家都在,也算做个见证,女婿啊,我们的翁婿缘分,怕是要尽了。”
“我让老大去请村长了,等会儿借来笔墨,你卖我这老翁一个面子,写份和离书,放她回来,免得她再搅扰舒家的安宁。”
舒以贤睁大眼睛,手上的茶水都洒了。
“岳父,您这话太严重了。”
虽说他心里也在摇摆,可是事情真到了这一步,他心里又想起了沈麦以前的好。
沈麦也是大惊失色,不敢置信地看向沈父。
“这般看我做什么?今天还请亲家给我这个面子,别写休书,给这个不孝女留分颜面。”
“我是真的无颜再让沈麦待在舒家。”
“她不敬婆母,忽视丈夫子女,固执,桀骜,我教不好她,却也不能让她再祸害你们舒家,这份和离书,女婿你动笔吧。”
“老婆子,把女儿带到屋里去,别让她吵闹。”
满室的寂静。
洛云宜都被沈父的操作搞的不会了。
不是她自夸,舒家的男儿,确实算得上是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
就这么放弃了?
眼看着沈父都要跪下,舒以贤再也不能无动于衷,把沈父按在座位上。
走到桌前,拿起沈大哥借来的笔墨,每一个字,都写的很艰难。
直到和离书落笔,洛云宜都没回过神。
事情的进展,好像太出人意料了。
“我老汉无颜面对你们,今日一别,以后再见已不是姻亲,两个孩子,万望亲家母和女婿多担待,好好教育她们成人成才,老汉在这里谢过了。”
沈父深深地一鞠躬。
洛云宜叹气,上前把人扶起来。
“今日这般,原不是我们所想,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亲家公还是好生保重自己,两个孩子,我们会好好照顾。”
结局好像很突然,好像又不是很意外。
只是确实需要一些时间缓冲,没在沈家停留,车里的炭火都还没熄灭,就又坐上了马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