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王泽的面板顺利生成了德语技能。
而英语技能由于有上辈子的基础,也顺利生成。
并且技能出现没两天只靠上辈子记忆就将英语技能升级到了2级。
如今德语是1级38点经验值。
只需要在等几天就能升级到2级了。
因为有梁老师一直在教他德语,经验值自然增长速度就不慢,再加上面板经验值增加,估计五天就可以两级。
到时候他的德语将有巨大的提升。
2级,代表着能够日常交流书写。
这是之前俄语升级带给他的经验。
一个月后,梁思庄已经开始教他法语。
王泽在这一个月,慢慢展露自己德语水平。
后面甚至都已经能和梁老师用德语对话。
如今梁思庄对王泽的学习进度已经有些麻木,王泽总是会超出她的计划。
她怎么也没想到,德语才学习一个月,就能熟练对话书写了。
这种语言天赋她完全不能理解。
所以,她比较熟练的法语便提上日程。
又过了快一个月,梁思庄开始教英语。
却发现王泽学英语速度更快,不过她却隐隐感觉王泽似乎会英语。
在学习德语和法语的时候,王泽刚开始学的时候,也会犯很多常见的错误。
但在英语上面,王泽犯错的地方显得有些刻意。
也就她对于语言学很熟悉才能发现这一点。
只是想到王泽的资料,他觉得王泽不可能是特务,谁会傻到将这种天才派去当特务啊?
她也只能算作王泽看书自学的了。
年前,王泽提着大包小包的吃去了梁老师家中。
“梁老师,谢谢你这两个月的教导,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王泽进到房间,将东西放在一边说道。
梁思庄复杂的眼神看着王泽,强忍着劝王泽换发展路线的冲动,拉着王泽坐下说道:“你们机械厂的改装机床清华机械系做了讨论,非常认可你们的改装,刘仙洲教授他们希望见见你。”
王泽并不知道刘仙洲是谁,谁让他虽然机械技术厉害,可都是面板带来的知识,本身没有经历过系统教育学习。
不过既然在清华是教授,那一定很厉害。
“见我?图纸不是给他们了吗?”王泽语气透着不愿意。
梁思庄笑了笑,说:“你那就是个总图,其他图纸可没有,这段时间那些教授可是围绕着你这个图纸议论纷纷呢。”
“这...”王泽沉默了一会,他知道,自己改进的机床对于国内工业促进会有多大。
虽说他没想着保密,可如果只是给出图纸,想要成功量产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但是他要是帮助一下,量产的进度会极大增加。
“好,您看我什么时候过去?”王泽问道。
梁思庄看出王泽刚开始有顾虑,所以也没有催促,而是让他自己考虑。
听到王泽同意,顿时笑道:“就现在。”
清华大学机械系,随着王泽和梁思庄的到来,陆陆续续赶来了不少人。
梁思庄和他们都很熟悉,她在图书馆工作,对国内外的书籍期刊非常熟悉,这些教授要找什么资料,只需要给她说一下,她就能帮着找出来。
所以日常接触还是很频繁的。
等人到齐,这不大的办公室内,已经聚集了十多个人。
这些人年龄一看都至少四十岁以上,很多都五六十岁。
刘仙洲拿出王泽给的图纸,将图纸挂在墙上,接着又拿出了一沓图纸。
“你看看,这是我们根据你的总图设计的内部机械图。”
王泽上前看了一下,心中对这些大佬们佩服不已。
虽然有问题,可是这才两个月时间啊,这些大佬们基本已经还原了他的设计。
细节有差距,但总体思路是正确的。
站在挂着图纸的墙边,王泽开始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制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些难点可以怎么解决。
这一步步细致的讲解让办公室内坐着的教授们听得如痴如醉。
这一刻,他们已经不再因为年龄怀疑王泽,毕竟此刻的讲解教学,如果没有真本事,是做不到的。
三天时间,王泽每天都会来到清华,而梁思庄第一天带着他过来,后面则回到了她最爱的图书馆工作。
第三天,在清华机械系的实操教室,王泽带着教授和学生开始加工零件。
和王先超他们不一样的是,这些人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
就连动手能力都比王先超他们强几个档次。
之后的一个多月,新的设备被制造出来,因为清华这里的各种机械电器齐全。
王泽还对图纸做了修改。
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c620-1车床设计语言,走出了新的道路。
这台新车床不但运转效率大增,还增加了二极管控制模块。
通过这个设计,一些简单的切削加工都可以机器自动完成。
将人工失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精度也再次提升。
“成功了...”“太好了,真的做到了。”
房间内,众人欢呼声响起,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一款新机床,而且还是半自动化的机床。
这完全是新的突破,这里面不光是王泽的努力,也有清华工科领域各个教授加入。
就比如二极管控制系统,就是其他专家帮助完成的。
每一次王泽到达这个教学室,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变化。
刚开始随意进出,慢慢的清华派来的保卫,再后来已经有持枪的战士守在门口。
很明显,这里的事情已经不再是他们几个做些新产品的事,而是有更高层面注意到了这里。
王泽心中已经开始担心,会不会把他弄去大西北。
他心中既期盼又忐忑。
研发成功,冷静下来的众人用这台新机器开始继续加工各种配件,检测这台车床的性能。
“床加工尺寸精度纳米级别,表面粗糙度纳米,加工的最小尺寸1微米?”经过一天的实验,机床设计制造专家李辑祥报出了一组数据,只不过因为测量仪器都是苏联的,只能看出精度是纳米,在具体就不准确了。
这组数据让众人再次拥抱欢呼起来。
这代表着这台机床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王泽也笑着鼓掌,这台机器可以说已经发挥了他所有的技术,是三级机械制造带来的最高水准。
而也通过精神力感知是真正明白这台机器的数据的,床加工尺寸精度10纳米级别,表面粗糙度1纳米,加工的最小尺寸1微米?。
可以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这是他的加工技术硬生生磨出来的成果,不过有了这台机器,想必国内未来的机床精度也会大幅提高。
李辑祥走到王泽身边,从身上取下一把钥匙递给王泽:“这是三十年前,清华机械馆的钥匙,我一直留着,送给你了,感谢你为中国制造出这样出色的车床。”
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幕也纷纷安静下来,他们都知道,这把铜钥匙对李辑祥的意义。
这不仅是感谢,更是李辑祥对机械学后继有人的欣慰,是他心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