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暑热,莲叶覆田。
安北都护府,崇文馆,藏书阁。
褚令昭拿着一本《北原志》对袁训说:“袁兄,你来看,安北的地域、气候都偏寒冷,土地却肥沃异常,哪怕只种一季稻谷,也能是大丰收。”
袁训的手上则拿了本《齐民要术》,他想结合安北以往农作物的种植,在现有基础上再加上几种,遂道:“我也注意到了这点,如此肥沃的土地,不仅是稻谷大丰收,就是在犄角旮旯里种些瓜果菜蔬,也能大有收获。”
唐钧桀闻言,缓缓走了过来:“安北虽土地肥沃,不知我大晋的粮种种下去,可会有一样的大丰收?”
另一行书架前的严励行也走了过来:“安北的地域环境与大晋截然不同,我想若是用现在的种子,未必就能大丰收。”
经湛常年生活在边境,对安北有着一定的了解,他思索了片刻,道:“阿行所言非虚,好在麦谷和菽谷是盛产,希望明年能让家家户户都吃的上白米饭。”
褚令昭温和一笑:“我们不正是为此事而努力?”
这时,李翊霄和袁策并肩走了进来:“我说,你们几人研究了半天,到底有没有研究出个结果?”
严励行白了李翊霄一眼:“要是三言两语就能研究出个结果,那这世上就没有难事了。”
李翊霄故作无力的扫了几人一眼:“唉!若是糯糯在,说不定早就解决的这个问题。”
提到“糯糯”这个名字,各人心中都藏有一片柔软,亦藏有一片心痛,他们从不会去触碰那片痛楚,只有在午夜梦回时,才会将心底那个明媚鲜妍的容颜拿出来细细临摹复刻。
袁训轻咳了一声:“表妹夫,你多话了!”
李翊霄不置可否:“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别忘了,我们之所以会来安北,并非是为了逃避,而是历练、实践,只有建设好了安北,大晋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灿烂!”
经湛轻叹:“好话谁不会说?可当真要去经历,才发现前路困难重重,早知如此,我当初就不该来蹚浑水,留在京都,那多肆意潇洒?”
严励行往他心窝里戳刀子:“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我也不会来,可惜皇命难违,我们几个都是被选中的不幸之人,何苦还要再给自己泄气?”
唐钧桀瞥了他一眼:“你就过个嘴瘾吧!我就不信了,你们真的能舍下阿烨?”
没错,他们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即使没有那道圣旨,他们也会毅然决然的陪着好兄弟共赴安北。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到。
当萧君烨和萧君含迈步而来时,听到的便是什么舍不舍得话题,他微微蹙眉:“你们都聚在这里,难道是有出了什么事?”
褚令昭温和而笑:“时至六月,我们想看看还能再种些什么?所以不约而同的都来到了这里。”
萧君含笑了笑:“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们又拌嘴了呢。”
李翊霄瘪瘪嘴:“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哪里就真的喜欢拌嘴了?不过是政见不合,各自争辩罢了。”
严励行搂上他的肩:“政见不合?你当这是上朝呢?”
别说,还真是,皇上之所以派一帮世族中的年轻人来此,有何用意,应该不用多说了吧?
经湛左顾右盼后,问:“咦,你们有谁看见程熠了?”
萧君烨说:“他和韩誉一起去了锦湖,你们若是也想去,说不定还能在锦河相遇。”
唐钧桀摆摆手:“两个大男儿去游湖,我想想都觉得那画面怪异极了。”
袁策则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那感觉,是挺怪异的。”
再观,那二人出了城,便一路驰骋,飞奔向锦湖。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如此炎炎之夏,锦湖却人满为患,因着湖上大面积的种植着荷花,故此季节定是花开满湖,以至于当时北原朝廷更是在湖上修了一条九曲长桥和六角赏景亭,可以让百姓更好的去往湖中赏花。
锦湖,名中带湖,却只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观赏湖,湖水最深处也不过十来米,之所以在上面修建曲桥和凉亭,其实是想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壮观的景象。
如是!蜿蜒曲折的长桥一望无际,数座凉亭与之遥相呼应,如此酷暑,心中难免烦躁,但只要走上长桥,感受着湖面菡萏荡来的微风,燥热的心仿佛瞬间就能舒缓宁静。
韩誉望着亭中坐满的人,不禁轻叹:“原以为暑天大家都不愿出门,没想到这里却人满为患,是我们来晚了一步,那就没必要再去打扰他人。”
程熠微笑着一指不远处的几棵杨柳:“那里有荫凉,且靠近湖面,不如我们去那里坐坐?”
“也好。”
湖风吹拂杨柳,柳荫下,当真好乘凉!
韩誉的目光一直望向远处,似乎下一瞬,那抹熟悉的身影,突然就会出现在长桥之上:“程熠兄弟,你去过东周吗?”
提起东周,程熠心中就泛起了苦涩滋味:“没有,但阿烨他们几个去过,只不过今生他们大概都不会再踏足那片土地了吧?”
韩誉苦笑:“我真的好后悔做了那件蠢事,不然她不会和萧君烨分开,他们的孩子也会平平安安长大,你们也不会此生都见不到她。”
程熠头也不回的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相见不如不见,即使见到了,也是相对无言,她终究不属于我们,离开也是迟早的事。”
“你真的会就此忘掉她吗?”
程熠摇摇头:“怎么忘?她鲜活明艳、无暇可爱,从我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一眼终年,只可惜我始终都晚了一步。”
韩誉自嘲一笑:“她于你有救命之恩,你会爱上她,实属正常。而我,只听说她倾国倾城、国色天香,就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最后更是荒唐的劫走她,哪怕全心全意的对她,终也拗不过无缘无分,真是可笑至极!”
程熠落寞又坚定的笑了笑:“今生无缘,下辈子,我一定要比你们都先找到她,也许那样,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了。”
“我突然就很羡慕袁训和袁策,他们将会是她终身的依靠,即便她忘了所有人,也不会忘了亲人。”
“我不羡慕他们,如果可以,我宁愿出生东周,至少会有一半的机会娶到她。”
是啊!只因她是远嫁东周的命,他们就都想出身东周,可惜她一个只有,若他们都是东周世家子弟,她最后会嫁给谁,那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