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果然不出朱标所料,由胡惟庸带头,所有大臣纷纷开始弹劾朱标。
弹劾的内容都是朱标身为一国太子,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不顾国家,不顾社稷,都要求老朱对朱标进行处罚。
处罚的内容都是一致,就是以后朱标轻易不能离开应天。
老朱对此自然是同意的,当天就下达圣旨。
“太子朱标屡次将自己陷入险境,咱跟众臣对此都是颇为不满。
从今日开始,没有咱的圣旨,太子朱标不允许离开京城一步。”
群臣这才都满意的点点头,这就对了。
你说你一个太子,一天天的老把自己搞得那么危险。
以后你没事就好好的待在应天,外面的事自然有人会去做的。
后来朱标还因为这事跟老朱提起过,老朱就一句话。
哪天你当皇帝了,咱管不着了,那你想干嘛就干嘛去。
朱标顿时就哑口无言,当皇帝那还是算了吧,现在当太子就挺好的。
自己这段时间不出去就是了,等时间长了这件事淡了再说吧。
下朝后,朱标跟老朱来到坤宁宫吃早餐,朱标对老朱提起了锦衣卫之事。
“爹,那些个锦衣卫的家人,我想给他们一笔抚恤金。
再怎么说都是为了保护我而死的,不然我这心里难安。”
“应该的,详细经过咱也是知道了,你这次能死里逃生确实全靠他们。
哎,如此忠心之人这么死了倒也是可惜了,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吧。”
作为父亲,老朱心中很感谢这些锦衣卫。
处于君主,这样忠心的手下是不多见的,善待他们的家人也是应该的。
朱标点点头后说道:“爹,这次去凤阳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的军队需要改革,像以前这样弊端太大了。”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老朱打算先听听看朱标的想法。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指挥官的问题。
很多军队都是一直由同个人领导,时间长的甚至十几二十年都有可能。
就像这次凤阳之行,为什么那些士兵都跟着耿天喜造反。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也是欺压百姓中的一员。
但是更多的是因为长期一直由耿天喜领导,已经习惯了听从耿天喜的命令。
最后哪怕是明知道跟随耿天喜造反会被诛九族,他们也跟着一起。
第二点,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卫兵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兵农结合。
战时打仗,闲暇时期就下地种田,这虽然能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农忙地种不过来的问题。
但是自从灭了元朝,大明建国以后,战事越来越少,等徐叔带兵灭了北元。
将来很有可能几年甚至十来年不需要打仗,这么多年这么士兵一直都在种地不训练。
等到哪天战事又起的时候他们还能打仗吗。
或者说过惯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战场上他们还会一心拼命吗?
第三点,现在的军队不够纯粹,很多都是充军而来,或者说家中实在吃不起饭了才来参军。
打完胜仗的时候,士兵都会将战利品占为己有。
有的时候甚至会因此打老百姓的主意。
最重要的一点,您是开国之君,江山都是您打下来的。
您想要改革是最简单的,我将来要改革的话也是能的,但是改革是越早越好。
我们现在没有将这个问题解决,等到后世之君发现弊端。
到时候想要改革就难了,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制度。
你想要改革就是违背祖宗意愿,就这一条都将会让他们寸步难行。”
朱标的话让老朱陷入沉思,有些问题他是想到了的。
就像这卫兵制度,他老朱难道就不知道这以后会出现的问题吗?
他知道,但是这是目前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制度。
朱标能有更好的想法,是因为他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
他能够借鉴现代所有智慧的结晶,所以说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标儿,既然你提出了这些问题所在,那你必定已经有了解决之法。
咱听听看,如果你说的好,那咱改革又何妨。”
老朱决定还是听听朱标的方法。
“爹,首先就是需要裁军,将年龄大了的士兵跟军官都裁了。
裁军之后士兵跟农民要清清楚楚的分开。
士兵就是士兵,每天训练,农民就是农民,过自己的生活。
同时将卫兵制度改成征兵制度,征兵制度的的意思就是强制征兵。
可以下达国法,大明所有青年满十六岁之后都要强制服兵役三年。
三年后可以选择继续服役或者退役回去做后备役。
同样士兵的军饷都要提高,当然必须是由朝廷发放,任何人不能染指。
同时要取消犯人充军这一点,要改变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军队应该是神圣的,而不是在百姓心目中是兵匪。
最后,新鲜的兵源进来之后,先要将原有军队的打乱。
随后进行重新分配,并且之后每两年军官都要进行互换。
还有父皇您发现没有,大明青年一代能领兵打仗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有徐叔,汤叔等等这些个老将军撑着,
但是一旦等他们百年之后,大明恐怕将出现无将可用的情况。
因此我想成立一个军事学院,由你们这些开国老将军给年轻将领上课。
教导他们关于打仗的知识,当然其中包括父皇您了,您必须要担任军事学院院长。
这样一来以后等他们都学成毕业,都是天子门生,都是忠于您的。
暂时就想到这些,父皇您觉得怎么样。”
朱标将自己目前想到的都跟老朱说了一遍。
老朱沉吟了一会之后说道:“你说的,咱觉得很好。
既然这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要是有哪里解决不了的再来找咱。
这些天你不在,可把咱累坏了,咱去休息会。”
老朱说完还不等朱标说什么,就直接走了。
此时的朱标整个人都傻了,自己这一说你就把他全交给自己了。
而且看老朱的样子,明显是不想操这份心。
朱标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想要大明稳定发展。
军队的改革是必须的,而且越早越好。
真理永远在大明铁骑的铁蹄之下。
同时,朱标也是认命了,这个江山迟早交代自己手上,自己不操心还能由谁来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