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8章 三百四十八章
天气 阴沉沉的
心情 这是有深意啊
观景台上见文海,
竟然推荐洪志远。
文海此举有深意,
默许以观待时机。
昨天那事儿可真是有趣,我没进刘文海的丞相府,却和那洪志远在门口闹了一场,本以为就是个小插曲,没想到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这些谣言啊,传来传去就越来越离谱,我对这些添油加醋的传闻可没什么兴趣,只当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可刘文海却坐不住了,他向来心思缜密,这种对他不利的传闻,肯定让他心里不踏实。
一夜之间,昨天下午发生的那点小事就被传得变了味儿。说什么刘文海夫人娘家人来大理找刘文海走门路,被我撞见后,我痛斥了洪家人的无耻,甚至还说我没进刘府就是对刘文海的敲打。我听了这些传言,也只能无奈地笑一笑,百姓们想象力还真是丰富,这故事编得比戏本子还精彩。
这不,今天随侍太监急匆匆地跑来禀报:“左丞相刘文海请见。”我一听就知道,他这是来跟我解释的。我看着随侍太监,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让左丞相去观景台等朕吧。”在御书房又看了会儿奏折,处理了些政务,我才慢悠悠地朝着瀚海的观景台走去。
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可我心里却在琢磨着刘文海此番前来的意图,仅仅是为了澄清那些谣言吗?我看没那么简单。
等我到了观景台,刘文海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他身着朝服,神色恭敬,看到我来了,立刻躬身行礼。我笑着挥了挥手,屏退了左右,说道:“文海啊,这么火急火燎的进宫,不会是因为昨日的事吧。”我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
刘文海笑了笑,那笑容里似乎藏着些什么,意味深长地说道:“是,也不是。”
我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哦?说来听听,朕倒是好奇了。”我找了个石凳坐下,示意他也坐下慢慢说。
刘文海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昨日之事,确实给臣带来了一些困扰。那些谣言实在是荒谬,臣担心会影响朝堂局势,也有损陛下的圣明。”他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眼神中满是诚恳。
我微微点头,说道:“朕自然知道那些都是无稽之谈,你也不必太过在意。不过是百姓们闲来无事,瞎编乱造罢了。”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语气轻松,试图让他放松些。
刘文海听了,微微松了口气,接着说道:“陛下圣明。其实,臣此番前来,还有一事想与陛下商议。”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我心里一紧,隐隐猜到他要说什么,但还是故作轻松地问道:“何事?但说无妨。”我靠在石凳上,双手抱胸,静静地看着他。
刘文海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还记得那个洪志远吧。臣与他接触了一番,发现他虽年少轻狂,但确实有些才华。他对治国理政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对我大理国的情况也做了不少研究。臣想着,如今我大理国正是用人之际,是否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朝中任职,为国家效力呢?”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似乎很希望我能答应。
听到他推荐洪志远,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个洪志远在广南郡可是语出惊人,直指俞家控制大理国的财政与海运,还说一旦俞家生出不臣之心,后果难料。他这番言论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我当时虽然没太在意,但心里也留了个心眼。如今刘文海在这个时候推荐他,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我沉思片刻,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刘文海此举,应该有防范于未然的想法。他是怕俞家势力过大,威胁到朝堂的稳定,所以想借洪志远来制衡一下吗?还是说,他和洪志远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又或者,他是在给俞家提醒,让他们收敛一些?
我看着刘文海,笑了笑,说道:“文海,你这推荐来得突然,朕得好好想想。这洪志远,虽说有些见识,但毕竟是南宋学子,贸然让他在朝中任职,还得考虑诸多因素。”我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想先看看刘文海的反应。
刘文海听了,连忙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也知道此事需要慎重考虑,只是觉得人才难得,不想错过。陛下可以先派人对他进行考察,再做定夺。”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看来他对洪志远的推荐是真心的。
我点了点头,说道:“嗯,此事朕会放在心上。文海,你对朝堂局势的关注,朕很欣慰。不过,在用人方面,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不能有丝毫马虎。”我看着他,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意,希望他能明白我的意思。
刘文海听了,连忙起身行礼,说道:“臣谨遵陛下教诲。”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似乎对我的态度还算满意。
之后,我们又聊了些朝堂上的其他事情,聊到一些有趣的地方,我们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刘文海起身告辞。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这洪志远的事情,看来没那么简单,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可不能因为一时疏忽,给朝政带来没必要的风波。
晚上,我在乌白凤的寝宫用晚膳。暖黄的烛光柔和地洒在餐桌上,菜肴冒着腾腾热气,香气扑鼻。乌白凤平日里总是笑语盈盈,可今天却有些反常,吃饭时一直心不在焉,像是被什么心事困住了。我几次想开口询问,又怕打断她的思绪,便默默将疑惑藏在心底。
晚膳结束,戴寿武在一旁玩了一会儿,便在奶娘的陪伴下安然睡去。待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我和乌白凤。我轻轻坐到她身旁,伸手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轻声问道:“爱妃这是有心事?”
乌白凤缓缓转过头,眼神中满是悲伤,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道:“族里传来消息,父亲生病了。大巫医说要尽早准备后事了。陛下,臣妾想带寿武去善阐府见父亲最后一面。”
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震惊,更多的是疑惑。乌达作为乌蛮族的首领,同时身兼大理国善阐府知府和一员大将,这样重要的人物病危,我居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乌白凤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想法,她微微低下头,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无奈:“陛下明日就能收到善阐府的消息了。族里人办事没有公事那么繁琐的规程,消息传得慢些。”
我点了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温和而镇定,回应道:“爱妃不要担心,乌达一向身强体健,朕派御医与你一同前往探望,多一份助力也希望多一丝康复的希望。”说着,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给她一些安慰。
乌白凤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把头靠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轻轻揽住她的肩膀,心里却开始思索起来。乌蛮族在大理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所在的善阐府地理位置关键,是大理国稳定的重要支撑。乌达若真的病重离世,乌蛮族的首领之位由谁继承,这是个亟待考虑的问题。
我拍了拍乌白凤,轻声问道:“乌达似乎没有儿子,那首领之位谁来继承?”
乌白凤抬起头,沉思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忧虑:“臣妾也想过继承乌蛮族首领之位,但是臣妾无能,不能像白鹿一样领兵,怕是难以服众。所以,就看父亲会传给哪个兄弟的儿子了。”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卑和无奈,我轻轻握住她的手,给她传递力量。
我继续追问:“你觉得谁合适?”
乌白凤直视着我的眼睛,眼神中透着一丝犹豫:“要说能给陛下助力最大的,自然是乌瑞鑫,他聪慧且有谋略,在族里也有一定威望。但是一旦继任族长便只能回善阐府,陛下会放人吗?”
她这一问,正中关键。乌瑞鑫在蒲甘任总督,虽说政绩并非十分突出,但也能中规中矩,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若是此时将他调回善阐府,一时之间还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来顶替他的位置。我微微皱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乌白凤见我没有立刻回答,又接着说:“还有一个表弟叫乌图鲁,这人勇猛顽强,战场上冲锋陷阵绝不退缩。只是好勇少谋,若让他担任首领,恐怕在治理部族和应对复杂局势上会有所欠缺。”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摇头,脸上满是担忧。
我耐心地听着,轻轻抚摸着她的手,试图让她放松一些。我明白她此刻的心情,一边是父亲的病重,一边是部族未来首领的抉择,她承受了太多压力。我好生地宽慰了乌白凤一番,告诉她一切都会有妥善的安排,让她不要太过忧虑。
在我的安慰下,乌白凤的情绪渐渐平复。我们又聊了一些关于善阐府和乌蛮族的事情,直到夜深,两人这才睡下。躺在榻上,我却久久无法入眠,脑海里一直思索着乌蛮族首领继承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乌蛮族的未来,更关系到大理国的稳定与发展,必须要谨慎抉择,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