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安本不想打扰这里的村民,可既然人家老伯是真心邀请的,那不去的话就不太合适了,而且,李安也很想喝一口烧开的当地凉水井里的甘甜井水。

“既然老伯真心邀请,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你们几个就在这里等着吧!”

李安与老郭各带领一名护卫跟随老伯而去,其余的八名护卫则留在水井附近等候,这主要是因为太多人一起去的话,会显得乱哄哄的,尤其还有十几匹马,会过多的干扰村子里的村民,阵势太大了。

“老伯,您家里有几口人啊!”

李安开口问道。

老伯笑着回答:“不多,就八个人而已。”

“哎呦!八个人还不多啊!不少了。”

老郭感叹道。

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家里人肯定会很多的,可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家里一般不会有太多人才对,能有八口人,着实已经是不少了。

“让我猜猜,一定是第二子,二孙,加上两个儿媳,算上老两口正好八个人。”

李安开口猜测道。

一般很多普通家庭都是这样的结构,两个儿子,各自娶妻生子,加上老人正好是八个人,非常的完美。

“远客说的不错,正是如此,这个是大孙子,家里还有一个还没学会走路呢?”

老伯说起自己孙子的时候,眼神里全都是慈祥的表情。

很快,李安与老郭就到了这位老伯的家里,不过,家里就一个老婆婆在忙碌着,屋子里似乎还有孩童的声音。

“老婆子,这是两位原来的客人,快些弄点热水来,还有大碗,客人想尝尝我们这里的甘甜井水。”

老伯开口说道。

老太太很快就把烧开的水端了上来,放到了李安和老伯的身前,笑着邀请。

“好喝,比凉的时候还要甘甜啊!哈哈!”

李安喝了一口,非常满意的称赞道。

老郭也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连两位护卫也在老婆婆的热情邀请下喝了点水,并称赞好喝。

“老婆子,大宝他们呢?”

老者问道。

“都下地干活了,天黑才能回来呢?”

老太太回答道。

李安随便看了一下,这个家庭的生活还算不错,屋子的前后都有不少粮食,院子里还有晾晒的红薯干,这足以说明,红薯已经非常普及了,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之内,就普及到了如此偏远的地区。

“这个是红薯吧!还不少呢?”

李安走到红薯干的旁边,看着这些红薯干薄片,笑着说道。

“是的,这些都是去年秋天收的,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呢?也多亏了有这东西,要不然,我们都要饿肚子的。”

老伯激动的说道。

“这里以前都填不饱肚子?”

李安开口问道。

“不怕远客笑话,我们这里的水田不多,旱田倒是不少,庄稼的收成很低,以前经常吃不饱饭,现在有了红薯就不同了,这个东西种在旱田就可以了,而且,收成比水田还要高许多,不用追肥都是以前旱田收成的好几倍,这可是帮了我们庄稼人的大忙了,这个小小的红薯,养活了太多的人,要是没有这些红薯,我们这里的很多人怕是都要挨饿啊!”

老伯激动的说道。

按照大唐这个时代的技术,一亩旱小麦,在追肥的情况下,能产二三百斤就非常的不错了,若是不追肥的话,一亩地能产二百斤就算比较多了。

但种上红薯就完全不同了,红薯的亩产超过一千斤都不是什么难事,就算没有任何的肥料,一亩地产一千斤以上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若是追肥的话,一亩地轻轻松松就有两三千斤,是之前种植小麦收成的十倍,而后世最牛逼的红薯亩产,甚至能达到一万斤之多,多的也有好几万斤的,简直就是神话。

总之,不论如何,红薯的产量是非常高的,是小麦等大唐本土庄稼所不能比拟的,差距足有十倍之多。

老百姓拥有相同的土地,粮食产量增加十倍,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意味着可以多养活十倍的人,而人口的增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十倍之多的,所以,粮食会一直有富余的,也就是每家每户都有余粮,老百姓的日子会变得很好过。

当然,亩产千斤红薯,指的是湿红薯,当红薯晒干之后,重量会有所降低的,但最多也就是降低一半左右罢了,产量还是远远超过小麦这些作物的。

“说的是啊!红薯是个好东西,不但好吃,而且,产量也够高,老百姓就靠着红薯过日子了,红薯救活了不少人呢?”

李安也感叹了起来。

在华夏的明清时期,人口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比如清时期的人口,在一百年的时间内增加了三倍多,从一亿人口增加到了三亿多人口。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明朝末年,从西方传来了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高产的植物,这些高产植物的传入,是导致一百年增加三倍人口的最关键因素,若是没有这些高产植物,人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如此庞大的数量的,高产庄稼是人口增加的最大功臣。

“来来来,原来的客人,这是刚刚蒸熟的红薯,还有红薯干,尝尝吧!很甜的,比井水还甜。”

老婆子拿来了热乎乎的蒸红薯和蒸红薯干,这些是他们的早饭,刚才已经蒸过一笼了,被儿子和儿媳拿走了,他们是边走边吃的,另外,还会留一些在午后饿了的时候吃,这第二笼才是他们老两口和两个小孙子的口粮,毕竟,在农村,主要的劳力才是最重要的,要先紧他们吃,然后才是孩子们和老人,这可不像后世的社会,孩子和老人都被排在最前面了,毕竟,干活是不能耽误的,壮劳力早些吃饭就可以早些去干活,老人和孩子没有干活的任务,自然可以晚一些再吃。

既然这些美味都送到手边了,不吃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尝尝味道也挺好的,尽管老郭与李安是吃过早饭过来的,但早饭吃的并不多,吃点红薯就当是吃点心了。

“不错啊!这味道很甜。”

李安拿起一块红薯干,放在嘴里吃了起来。

老郭直接拿了一个整红薯,也吃了起来,并赞叹味道很甜美,护卫自然也象征性的吃了一些。

这个地方的红薯吸收的都是当地的水源,甘甜一些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甘甜的水源滋养出来的红薯,自然也是甘甜的了。

红薯若要存储的时间长,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把红薯切片晒干,做成红薯干,还有一个就是挖地窖,把红薯藏在地窖里,这样也能很好的保存红薯。

这两种保存红薯的方法虽然都可行,但保存的红薯味道却是不同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老百姓会两种办法都采取,一部分切片做成红薯干,另一部分直接放在地窖里,这样就相当于有两种食物了,换着吃也不会觉得腻歪。

甜美的红薯就是好吃,李安不知不觉的就吃了好几块了,感觉肚子都有些撑的慌了。

老者和老婆子,还有两个小娃儿也都在吃红薯,他们吃红薯的样子很有意思,直接连皮一起吃。

而李安回头一看,老郭和两名护卫,在吃红薯的时候也是连皮一起吃的,只有李安剥皮吃的,不论是整红薯,还是红薯干,李安都不喜欢吃皮,一是觉得有些脏,二是红薯皮真的不好吃,甚至,红薯皮上面还有不少的须根,看着都让人没有食欲。

“这位远客一看就是从小就很有福气的人,吃红薯都想着去皮,哈哈!”

老者开口说道。

李安笑道:“老伯好眼光,我家里特别富裕,从小就吃喝不愁,吃东西挑剔都成了习惯了,不好改啊!”

迎合别人说话,大家都开心,李安早就学会这个了。

“对了,老伯,你们一天吃几顿饭啊!”

李安开口问道。

“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顿饭,不过,现在有红薯,也没啥一顿不一顿的了,觉得肚子饿了,随时都可以拿过来吃,各家各户都有吃不完的红薯,也不用担心吃完了饿肚子。”

老者开口说道。

自古以来,农村的老百姓,有很多都是一天两顿饭的,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顿饭,上午大概八九点钟吃一顿,下午则是四五点吃饭,这样基本上能够满足一个人一天的需求。

若是早上需要早起下地的话,会把早饭直接变成干粮,带到地里去,干一个时辰再吃早饭,或者早上吃一点,多带一些干粮到地头,正午天热的时候再吃,这样就是一天三顿饭了。

所以,三顿饭和两顿饭是并存的关系,在很多乡下,需要的时候可以吃三顿饭,但若是不需要干活的话,一天只会吃两顿,这样也比较的合理,毕竟,干活的时候人是比较疲累的,多吃一顿饭可以更好的补充体力,而不干活的时候,一天真的不需要吃三顿饭这么多,上下午各吃一顿就足够了。

另外,一天两顿饭的产生原因,还与落后的生产力有关,在煤气和电力普及的时代,做一顿饭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可在生产力落后的乡下,做一顿饭是需要花费很大功夫的,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做好一顿饭,甚至还要长一些,如此,一天若是吃三顿饭的话,那岂不是要把做饭的人给累死了。

李安前世就有这样的经历,老家的亲人做饭之前,需要先去几里之外的水坑里挑水,还要去菜园子里拔菜,挑完水之后才能洗菜,然后,还要去准备柴草和木柴,之后,才能开始做饭,而一顿饭至少也要多炒几个小菜,如此一阵磨蹭之后,怎么着也要一两个小时之后,才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没有煤气和电力,做饭的速度被极大的限制了,这直接导致乡下人只吃两顿饭,早上七点起床,做饭两个小时的话,也就已经到九点钟了,而九点钟吃饭,吃完就快十点了,中午自然不会有胃口,而到了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人才会感觉到饥饿,如此,再吃第二顿。

而农村人一般晚上睡觉的时间都很早,七八点吹灯睡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食物完全消化之前,人们就已经睡着了。

后世的很多城市人,生活的非常没有规律,明明一天可以吃三顿,甚至是四顿,但很多都只吃两顿饭,也就是所谓的午饭和晚饭,或者是午饭和夜宵,早饭直接就不吃了。

因为后世人有网络可以用,睡觉的时间都很晚,第二天一早不会醒来,刚起床大约就有十点多了,稍微活动一下,十二点吃第一顿饭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而因为活动不多,晚上七八点的时候都不会有胃口,也就会忘记吃晚餐,等到十一二点的时候,才发现肚子饿了,于是就点一份外卖,吃了一天之中的第二顿饭,而这顿饭只能算夜宵了。

一顿是午饭,第二顿是夜宵,这种生活方式,对人的身体有巨大的伤害,可后世的很多年轻人,就是这么吃饭的,他们吃饭就是这么的牛逼,根本就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不到身体垮掉的那一天,他们是不会后悔的。

吃饭时间不合理就算了,若是吃的食物都是健康的,那也挺好的,可很多人都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可口,但对人体的损害是极大的,经常吃这些食物的话,人的身体会遭受巨大的伤害,要不了多少年,肠胃就会出现很大的毛病,甚至会罹患无法治愈的胃肠道疾病,甚至要了一个人的小命。

所以说,吃饭是一个大问题,是绝对不能马虎对待的,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早晚是要报复自己的。

“老伯啊!一天吃两顿不够的,早中晚各吃一顿,一天三顿才是最好的,不过也是,有红薯的话,就不存在一天吃几顿的问题了,可光吃红薯营养不够全面,早上还是要吃点蔬菜,煮个鸡蛋啥的。”

李安开口说道。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三国:征战汉末销冠变身天才言官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庶女翻身:邪魅王爷请温柔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寒门状元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名门镇国少将军佛缘盛世耀明章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大乾暴君演武令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