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鹤鸣山就在大邑县境内,不过,距离大邑县县城足有百里的距离,看着似乎就在眼前,但一路走过去就会发现还有很远,望山跑死马,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作为大邑县的西部边境,鹤鸣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另外,鹤鸣山本身也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大山,据说是华夏道教的起源之山,在道教拥有很重要的地位。

据说道教始祖张陵,就是在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而后,张陵的后人割据一方,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割据关中的张鲁都是张陵的后人,而鹤鸣山是举世公认的华夏道教发源地,是道教的圣地。

后世的鹤鸣山被发展成了旅游景区,而在大唐这个时代,这里是修炼之人的一片净土,很多不愿过问世俗之事的世外高人,会选择在这里修炼,过着修身养性的日子,而因为山高林密,这里也时常会有盗贼出没,不过,盗贼出没的区域更多的是集中在商道附近,也就是李安要走的那条通往东女国的道路,因为只有商道才有打劫的价值,盗贼躲入深山也是需要生活的,靠近商道可以更好的打劫,让自己生活的好一些。

而因为这条商道并不繁忙,所以,盗贼的数量是不多的,没有足够的肥羊,山贼的数量也会被极大的压缩,另外,鹤鸣山的道观里也有不少武功高强的世外之人,这些人是最喜欢惩恶扬善的,时不时的便会去找山贼的麻烦,让山贼颇为忌惮,从而不敢靠近有道观的地方。

过了鹤鸣山之后,就进入了一片比较荒凉的区域,这片区域属于大唐的羁縻州,也是茂州曾经的土地,因为有太多的部族,情况比较复杂,也比较的混乱,朝廷为了甩包袱,就搞了个一大堆的羁縻州,让这些部落的族长自己统治,只要向大唐表示效忠就可以了,其实,更像是独立的王国,这些部落的首领清一色的全都是州刺史,朝廷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一大群的州郡,不过也就是名号罢了,这些州郡与大唐其它的州郡有太大的区别了,不论是人口还是规模都不能相提并论。

给这些区域的部族首领封这么大的官,主要是为了笼络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安心心的效忠大唐,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每隔几年去京城上供而已,而他们能从朝廷获得的赏赐,远远多于他们上供的贡品,也就是说,大唐朝廷是亏本的,这些部族归附大唐是占了大便宜的。

当然了,羁縻州也有很多分类,有一些独立性强一些,也有一些独立性弱些,大小的区别也很大,而在鹤鸣山西部的很多羁縻州,都是规模很小的地方部落,有一些羁縻州也就是地盘大一些,人口非常的稀少,甚至只有几百人的部落也成了羁縻州,部落首领同样被大唐册封,这些羁縻州的实力非常弱小,要不是低处偏远,肯定是大唐的一个村落了。

朝廷之所以不直接将这些区域纳入村落体系,而让这些部落半独立,主要是为了统治方便,在大山阻隔的情况下,这里的交通很糟糕,民风也比较彪悍,朝廷很难在这里推行统治,统治成本将大大高于收益,而若是完全不管不问,则这些部落又会给大唐添麻烦,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羁縻州的办法,每年以进贡的名义笼络这些部落,让他们都能安分一点,久而久之,当这些部落慢慢与大唐熟悉之后,也就可以顺利的纳入行政体系了。

对于这些羁縻州的情况,李安还是知之甚少,不太了解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里面到底有多少部落,各自的地盘和人马又有多少,对大唐是否真的友好,自己贸然进入这些羁縻州,会得到怎样的对待,是否会被当成敌人,这些都是未知数。

这些羁縻州按按道理都属于剑南节度使的管辖范围,不过,剑南节度使对这些区域的管辖很薄弱,不过是名义上的管辖罢了,实际上根本不会去管,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和力量去管理,毕竟,剑南道的边军仅有三万人,但管辖的区域却非常大,分到每一个边关就没多少了,平时震慑家大业大的附属国还行,但对于零散的小部落真的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至少,在这些区域,是没有剑南道大军的,一是为了节约财政,二是为了防止出现矛盾,给朝廷带来莫大的麻烦,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南征之后,也同样没有在南方留下兵马,为的就是防止蜀军与南方的部族发生冲突,给蜀国的北伐大业带来影响。

在面积并不算很大的一块区域之内,朝廷先后设立了葛州,浪州,占州,姜州,怒州,达州,鲁州等等州郡,起码有十几个州郡,而这个的确的面积也就只够一州的面积,如此,每一个州只有大唐一个乡的面积,也就三五个大村而已。

因为偏远地区民风彪悍,盗贼比较多,所以,这些区域的村落都不是自然的,而是带有一定的防御性质,每一个村落的人口都相对比较多,村子的百姓都集中居住,村子的外围都建有寨墙,每天有强壮的男子在墙上来回的巡逻,一旦发现外敌可以快速的进行抵挡。

有的部族有五六个这样的村落,而有的只有一个,但村落内的人口都比较多,至少都有几百人,人数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而人数太多对粮食的消耗太大,所以,人数几百上千人是最好的,是最佳的人数。

李安此次前往东女国并不会经过所有的部落,但会经过其中的大部分,毕竟,这些部落也是依附于这条商道存在的,没有商道的话,这些部落或许都不会存在,就算存在也不为外人所知。

李安看着杨三郎,发现这货比出发之前黑了不少,面容也显得稍微有些瘦弱,这都是一路上风餐露宿折腾的,估计回去要好好的养一养了,这原本帅气英俊的脸庞,变得沧桑了,其余的将士变化只会更大,只有那些本身就长得比较丑的将士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三郎,给我说说鹤鸣山西边的情况吧!那边有多少部族,都是什么情况?”

李安开口问道。

杨三郎开口回答道:“回李侍郎,卑职对于鹤鸣山西边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也从未去过那里,对那边更熟悉的,是来往的商人,听说那边很贫穷,比我们富庶的益州穷太多了,民风也颇为彪悍,盗贼比较多。”

“既然盗贼多发,那商人为何还敢走这条道,就不怕被打劫吗?”

李安开口问道。

“听说这些山贼也算讲道理,一般对于熟悉的商队,都是留下一部分商品就行,不会全部截下,还有一些商队可临时雇用当地的大族护卫,这样山贼就不敢随意打劫了,还有一些商人本来就是那边的人,有家族支持,并不畏惧山贼,比如姜姓大族就有一支商队经常往返益州城和东女国,在路过西边的时候,有全族的兵马护卫,并不担心商品被截。”

杨三郎说道。

“姜姓大族有多少人马?”

李安开口问道。

杨三郎回答道:“听说总人口有三五千人,精壮的男子应该有一千多,首领被朝廷册封为姜州刺史,每年都上京进贡,在西边算是第一大族了,掌握一座石头城,六座木寨城。”

这个姜姓是大族,虽然姓姜,但却是西部少数民族,具体是什么民族谁也搞不清,这个小族人口不多,但在鹤鸣山以西的大山里还是很有实力的,居然建设了一座规模不错的石头城,石头城的防御力比木栅城强很多,人口也比较多,超过千人,多的时候近两千人,都快赶上大唐的县城了,而附属的六座木栅城也都在三百人以上,最大的有八百人,这些村落全部都是集中居住,只有脱离族群的山贼才会单独居住,或者也有一些被族群赶出来的会单独居住,还有少数是喜欢清静的,也会选择单独居住,但都是极少数的,而且,多以男子为主,女子一般是不会单独外出居住的,因为这样太过于危险了。

姜州是距离鹤鸣山最近的一个部落族群,李安只要翻越了鹤鸣山,很快就会进入姜州,很快就要与姜州人打交道了,而在姜州的旁边是葛州,同样也是一个大州,人口在二千人以上,一座石头城,三座木寨城,另一个与姜州接壤的是鲁州,情况与葛州差不多,但都明显弱于姜州。

继续往前还有一些小羁縻州,人口都在千人左右,最小的羁縻州仅有六百人,就只有一座木栅城,所有百姓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因为交通闭塞,之前这些羁縻州之间的联系并不算多,所以,矛盾也几乎没有,而在商道出现之后,这些部落之间就开始出现各种矛盾了。

因为来往比较紧密之后,为了利益的问题,难免会发生各种矛盾,比如姜部族足有一个很有头脑的商人,做起了长途生意,在益州城和东女国之间进行贸易,沿途的各大部落的生意都做,所以着实赚了不少钱,而这就让旁边的鲁族部落和葛州部落心里不太舒坦了,原本大家都是一样穷的难兄难弟,现在姜州部落居然逐步富裕了起来,而他们却依旧很穷,这心里岂能舒坦。

既然姜姓大族可以做贸易,那他们两族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们也学了姜姓大族开始做生意,而如此一来,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原本只有姜姓一家做生意,不但照顾沿途和自家部落,还可以进入葛部和鲁部赚钱,而如今,葛部和鲁部都要学着做生意,这样,姜姓的生意肯定会大受影响,之前的暴利状况肯定是无法维持了,各种商品是必须要降价了,这让姜姓大族的心里很不舒坦,觉得其余两族抢了他们的生意。

而葛族和鲁族同样也很生气,做生意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不但要应付沿途的盗贼,还要对抗竞争对手的竞争,一个不留神就容易造成亏本的情况,赔本赚吆喝的感觉可不是那么美好,尤其是姜姓大族为了打击他们两家不断的降价,从而让他们的生意刚刚起步就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境地,这让他们很是愤怒。

这一来二去的,姜姓一族与旁边的葛部和鲁部的矛盾就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在严重的时候,都引发了不小的流血冲突,比如,为了教训姜姓一族,葛部和鲁部会伪装成山贼,突袭姜家的商队,而姜家又岂能猜不到是谁干的,于是,也会扮成山贼,去打劫他们两家的商队。

若只是三家的矛盾倒还罢了,关键是打劫上瘾之后,凡是经过他们地盘的商队都要被打劫,如此一来,三家的生意都没法做了,连带着大唐和其余部落的生意也没法做了,整个西部羁縻区陷入了一片混乱,各部的损失都极其惨重,而因为他们的动乱影响了商道的正常运转,这可害惨了因为天灾而确实粮食的东女国,在缺乏粮食之后,东女国希望通过向大唐采购粮食来渡过危机,可商道不通,采购粮食就成了一种奢望,这间接促使了东女国的归附,似乎好像是帮了大唐的忙了。

动乱持续了好一段时间,折腾的三家都损失惨重,若是任由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三家都没法活了,这简直就是同归于尽。

年轻人血气方刚,都喜欢喊打喊杀,而年老的族长却不得不为部族的将来考虑,几家族长看到斗争只会让各家越来越糟,于是坐下来好好的进行了谈判,从而结束了乱局,但三家的关系却已经不可能像冲突之前那样友好了,他们手上都是沾了血的,哪能说和好就和好。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销冠变身天才言官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寒门状元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名门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凤帝九倾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