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楚王殿下,这土豆从南美洲带回来之后,我记得你们楚王府总共种了超过两万亩土豆地吧?这要是每亩地都有一千多斤的产量,那可就是相当于两三千万斤的土豆了。

哪怕是楚王府的护卫、奴仆人数再多,胃口再好,也吃不下这么多土豆吧?并且,这么高产的土豆还没有普及开来,作为种子都有点来不及,直接吃掉的话似乎有点可惜了。

不过我也不占你便宜,就按照上等稻谷的价格,从你楚王府购买一百万斤的土豆,怎么样?”

舞台上,当众人还沉浸在土豆亩产超过千斤的消息的时候,高士廉突然冒出这么一段话,一下就把大家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高尚书说的也挺有道理的,楚王殿下要是不介意的话,我们户部愿意收购所有的土豆,然后发放给各个州府当做是种子来种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土豆的作用。”

唐俭也是老奸巨猾了。

你高士廉想要一百万斤,那我直接把所有的土豆都包圆了,你们想要的话,以后都要找户部。

“土豆到了户部的话,到底要怎么分配也是一个大问题。并且我们虽然知道土豆的产量非常高,但是其他州府的百姓们只是依靠报纸上的报道和本地官员的宣传,要让他们真的把自己的上好田地改种土豆,估计还是有很大困难的。

朝廷与其吃力不讨好的选择这样的方式推广土豆,倒不如把这些土豆出售给今天亲眼见证过土豆高产的众人,大家肯定会安排府上最厉害的人员去负责土豆的种植,这样才能让明年的土豆产量更上一台阶。”

长孙无忌还是很厉害的,一下就切中了土豆推广种植的一个大障碍。

虽然亩产千斤这个事情,有这么多人看到了,在场的众人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其他州府的百姓不同啊。

虽然谁都希望自己有高产粮食可以种植,但是贸然间要自己放弃传统的稻谷和粟米,改种土豆的话,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的。

这个时候,除非他们亲眼见证周边有人种植土豆,收获很丰盛,这样才会真正的改变主意。

新农作物推广的时候,这种障碍,一般人还真是看不到。

就像是后世的地瓜,据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了中原大地,可是真正的推广开来,却是几百年后的大清朝。

你说是因为地瓜的产量不够高吗?

还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地瓜的产量这么高?

其实都不是。

归根结底就是没有亲眼见证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

再加上那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的滞后,以及朝廷没有充分的重视,地瓜的推广种植就变得很慢了。

“无忌这话说的有道理,由朝中勋贵们来负责贞观十九年的土豆种植,其实是对土豆推广最有利的。按照如今的产量推算,明年的种植面积就可以达到至少五十万亩,甚至一百万亩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多的土豆地到了秋收的时候,可以收获的土豆重量可就彻底的爆发了,到时候大唐可就不缺少土豆种子了,可以考虑由朝廷出面推广。”

在这件事情上,岑文本显然也是支持长孙无忌的。

因为这个方案,在场的众人都会是受益者。

如果是为了其他商业上的利益,这么多大臣在那里争抢,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为了土豆,为了农业,那就不一样了。

“这土豆是楚王府的人从南美洲费劲周折的找回来的,如今也是从楚王府的地里面种出来的,改怎么分配,人家楚王殿下自然有他的安排,我们这些老头子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了。”

一旁的尉迟恭撇撇嘴,把主动权推回到了李宽身上。

反正以尉迟家跟楚王府的关系,尉迟恭不用担心自家到时候一点土豆种子都搞不到。

“没错,还是敬德明事理,你们这些文官还不如我们这些武夫呢,看到一丁点利益就往上扑,当初出海寻找高产粮食作物的时候,怎么没有见你们这么积极?这事,宽儿自己拿主意就行,你们就不要瞎掺和了。”

程咬金这个时候自然也要站出来力挺自己女婿了。

“父皇,儿臣记得之前二哥说过土豆推广种植的考虑,不如让二哥重新说一说他的打算?”

李治看到文武官员又要来一场现场PK的意思,赶紧插了一句话。

“是有这么一回事,既然大家都这么关系接下来的土豆种植,那宽儿你就跟大家说说你的打算吧?”

土豆怎么推广都好,李世民不是那么的在乎。

只要把这些土豆都种下去就行了。

这就是作为帝王的视觉去考虑问题了。

左手右手,放在哪只手都是一样的。

“没问题,其实大家不提,等会我也准备再土豆宴上跟大家汇报一下的。”

李世民既然这么说了,李宽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推广自己理念的机会。

“虽然土豆最适合的生长环境是什么,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是从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之前的研究来看,相对寒冷的区域种植土豆,其实比天气热的地方长势更好,所以这个土豆,来年肯定是会重点放在长安城以北的地区种植。

众所周知,镇北道如今已经正式成立了,但是辖区内的人口数量却还是非常的稀少,跟成立之前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镇北道地广人稀,并且也不缺少河流,只是大家觉得关中的生活已经很不错,没有必要背井离乡的去镇北道发展。

但是,镇北道是一定要发展的,这关系到大唐北部边疆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大唐的草原战略,关系到大唐的长治久安。

要提高大家去镇北道发展的积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利诱之,让大家看到去镇北道可以比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当然,很多人可能立马就会想到给去镇北道的农夫分配荒地,免除一定年限的赋税之类的在其他地方已经推广了的措施,这个自然是需要的,并且也已经在这么做了,可是效果还是不佳。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不够。既然是利益不够,那么我们就把这个利益放大,大到足以吸引大家去镇北道发展的程度就可以了。”

李宽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其实就已经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了。

不过,倒也没有人去打断李宽的发言。

“镇北道的土地是适合土豆生长的,凡是移民去镇北道的农户,除了享受之前的优惠措施之外,我们额外的提供五亩地的土豆种子,按照如今的土豆产量以及预计的土豆价格推算,单单这五亩土豆地,在未来三年内就可以给移民的农户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些利益,如果要是留在关中的话,农户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也挣不到。”

“楚王殿下愿意把这些土豆全部免费拿出来支援镇北道的发展?”

长孙无忌顺着李宽的话,想要给他挖一个坑。

“长孙司空说笑了,朝廷的事情是朝廷的事情,楚王府的事情是楚王府的事情,公私分明,这才有利于大唐的发展。刚刚户部的唐尚书已经表示愿意收购这些所有的土豆,虽然给的价格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但是只要有利于大唐的发展,我也不介意吃一点亏。

当然,全部收购自然是不行的,收购个两三成给移民的农户发放种子,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李宽虽然也才二十多岁,但是可不会那么头脑一热的就掉到了长孙无忌给自己挖的坑里头。

“只是卖给户部两三成的土豆产量,那么剩下还有那么多的土豆怎么办?难道楚王府全部都要留给自己种植吗?楚王府的人手再多,也忙不过来吧?”

高士廉显然还是在眼馋这些土豆种子。

“高尚书说笑了,楚王府继续种个几万亩土豆就足够了,剩下的都会出售给其他勋贵,不过种植的区域却是限定在镇北道。”

镇北道的不少官员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虽然大部分都是胥吏或者底层的职位,但是假以时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李宽对于镇北道的发展,绝对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楚王殿下打算以什么价格出售这些土豆?还是唐尚书说的以上等稻谷的价格出售吗?”

长孙无忌问了一个大家都很关系的问题。

“长孙司空,一斤稻谷换一斤土豆,你家有多少土豆,我就要多少!”

李宽一句话怼过去,显然是不同意这个价格了。

刚刚是支援户部去发展移民,所以可以说谁几乎免费的价格。

但是出售给不差钱的勋贵们,那就不同了。

再说了,要是土豆的价格低了,也会影响大家对土豆种植推广的信心啊。

“那你打算卖多少钱?”

长孙无忌的脸皮很厚,完全无视了李宽的话。

“一斤土豆换五斤粟米吧,前提是这土豆都要在镇北道种植!陛下,微臣觉得朝廷可以在镇北道给朝中勋贵封赏一批土地,用来抵扣发放的俸禄之类的东西,这样也算是减少了大家千万镇北道发展的压力。”

朔州能够发展起来,跟棉花有非常大的关系。

但是,其实跟朝廷当时给勋贵们封赏了大量的土地在朔州北部的草原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

这年头,谁不愿意自己府上有大量的田产啊?

哪怕是这些田产距离长安城比较远,那也是田产啊。

特别是几万亩几万亩的封赏,还可以以几乎不要钱的价格低价购买几万亩。

一家圈上十万亩的,就跟一座小镇子一样了。

简直就是国中之国啊。

再加上种植棉花有利可图,勋贵们去朔州发展的意愿一下子就强烈了起来。

如今,李宽只不过是采用了类似的提案,把朔州变成了镇北道,把棉花变成了土豆。

“陛下,朔州如今是大唐北方最繁华的州府,而在十年前,这里可是一个贫穷的边疆州府。这些年,朔州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微臣倒是觉得楚王殿下的这个提议不错,可以把这个成功的经验直接搬迁到镇北道上。”

房玄龄这个时候,自然是支持李宽的。

这种对个人和朝廷都有好处的事情,他这个尚书左仆射没有理由不支持啊。

“玄龄说的有道理,楚王殿下的这个提议着实可行。一旦镇北道出现几座跟朔州一样繁华的州城,那么镇北道就算是彻底的发展起来了,大唐的北疆将变得稳如泰山。”

萧瑀也是站出来支持李宽的观点。

他姐姐就曾经被突厥人俘虏去当了突厥人的王后,对于消灭草原部落给大唐带来的潜在危险,他比谁都积极。

“虽然按照楚王殿下的计划,户部需要额外的支持一大笔钱财,不过从长远来看,哪怕是不考虑边疆稳定的事情,单从赋税收入上考虑,其实也是对朝廷有利的。

当年的朔州,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赋税缴纳给朝廷,反而朝廷每年还要划拨不少的钱财来养兵。但是现在的朔州,每年上缴的赋税超过一百万贯钱,朝廷当初的那点投入,早就挣回来了。”

户部尚书唐俭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

虽然李宽的提议短时间内会给户部带来压力,但是已经有过经验的户部,却是可以看到以后的好处。

“父皇,儿臣也觉得二哥的这个提议不错。土豆是一种新的庄稼,借着这个机会解决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北疆胡人问题,绝对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治这话,算是给了李世民最后一击,他立马就同意了。

“好,既然诸位都觉得宽儿的这个提议可行,那就按照这个方向来处理!”

李世民的眼光又不会比其他大臣差,自然不会再反对李宽的提议。

相反的,看到这么多人支持,李世民准备把这一次的规模搞得大一点。

没办法,大草原那是真的太大了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无敌万岁爷乱世枭臣封州王明末钢铁大亨围棋传奇南明谍影顾陌智脑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最强皇太子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