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京畿地区粮仓里是屯放了不少的粮食,可这些粮食还要堤防大明北方受灾,留做赈灾应急之用。

所以薛虹便同正德帝、户部尚书单守才商议,不如到金陵去尝试采买所需的粮草。

此番作战与以往不同,大明已经开辟出稳定的海运航线。南北运输损耗大大降低。江南四省又商业发达,水运畅通。

以往筹措粮食,买到的是十石,真正能运到战场上的能剩下一石都得烧高香。

如今运输损耗大大降低,朝廷的财政负担自然就不会那么大。

况且本朝产粮最多的省份就是江南省,也就是南直隶。其次便是山东、江西两个省份。

理论上来说,北方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应该集中在北方才是。但就现在这个天灾密集程度,这些年北方能不被天灾活生生折磨死,都幸亏南方的同胞支援着。

还有黄河这个母亲河,逮到机会猛猛肘击华夏这个亲儿子!之前一个决堤就淹没三分之一的河南耕地。主打一个只有强者才配做她的儿子。

北方这几个省份:北直隶不用说,官员、贵族聚集地,多的是不用缴税的土地。而且人口密集,还要储存些粮食以备特殊情况。

陕西,更不用提,传奇耐灾王,水瘟旱蝗车轮战,能抗住就不错了,他不和朝廷要赈灾粮食就偷着乐吧,你还敢找他筹措军粮?

山西,比陕西强不少,但依旧凄惨,也是传奇耐灾王。

河南,刚被亲妈肘击过没几年,至今未恢复元气。

辽东,那群小樱花正开荒呢,地还没种多少,哪来的粮食。薛虹不能去和山里的小动物要粮食吧?

整个北方,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还能拿出来粮食就剩下一个山东了。

可筹措军粮这种事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羊毛啊,万一薅成葛优怎么办。

最后薛虹决定还是老办法,下一趟江南……

……

恰是四月好时节,春风和煦,正值夜色,如凉似水,朦胧月色如梦似幻。

金陵松鹤楼上,丝竹之音不绝于耳,灯火通明,歌舞正盛。

薛虹坐在上位,眉眼带笑端着酒杯微微坐直身子。

“诸位。本官也不是第一次同大家打交道了,来意便直言了。

本官这次到金陵来是希望各位能够帮助朝廷筹措粮草军需,以及借用诸位麾下的商队船只将粮草送至浙江处,再以海船运送北上。

至于这价格嘛……可以比市面的价格高出三分。”

薛蟠作为金陵富商的一员,皇家现任名义白手套皇商,自然也坐在席位中。

薛蟠端起酒杯第一个表态:“虹……薛大人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如今朝廷需要我们帮忙,哪里还能挣朝廷的银子呢?”

薛虹眼底微亮,心中暗道:还行,提前排练好的没掉链子,关键时刻没望词。

薛虹收回目光,继续开口:“唉?薛蟠兄弟此言差矣。

这也是圣上体恤诸位行商不易,加之此前水灾之时筹措灾粮有功。

若是朝廷愿意,大可以一道圣旨降下,强征粮草。可如此行事,到底于民间有损,是故圣上不忍去用。

今日虹便厚着面皮,仗着与诸位还算有过几分交情,请诸位帮本官这个忙,如何?”

大白话:告诉你们嗷,别给脸不要脸。那我要是带圣旨过来,直接明抢你们是不是也得忍着?

我现在就是客气客气,千万别让我不客气!

对于薛虹的弦外之音,在场富商自然都是听的懂的,而且也乐于配合薛虹。

因为薛虹说的可不是威胁,而是事实。金陵甄家刚倒下可没几年,坟头土还是新的呢。

“大人这是什么话,我等作为大明的百姓,怎敢不尽心尽力?”

“此话在理啊,陛下仁慈,天恩浩荡,我等感激不尽呐!”

“薛大人所需多少粮草只管开口,我等定鼎力相助!”

薛蟠也跟着举起酒杯,似乎想说点什么,愣了一会憋出来四个字:“俺也一样!!”

薛虹带头站起身来:“如此,本官就多谢各位义商的配合了,诸位,本官敬大家一杯。”

“岂敢,岂敢!”

“应该是我等先敬大人才是。”

……

是夜时分,金陵薛府后院,一名眉目灵动,身姿丰韵的女子正在翻看着账本。

“嗯?这里空了一笔二百两的银子,去了哪里?”

“回小姐的话,这笔银子是扬州胡家皮袄铺子的欠银,至今尚未回款。”

薛宝钗将这笔的空缺记下,随后又捧起另外一本账册查看起来。

待将基本账册一一看遍后,又指出里面对不上的地方,让下人一一去查证。

薛宝钗本为宝庆公主伴读,可前些年因为显露了一些才能,得到了尹皇后的赏识。

随着宝庆公主的年龄增大,薛宝钗的伴读生涯也随之结束。

薛宝钗婉拒了京中的求娶者,转而回到了金陵,成为了薛家家业的实际掌控人。

薛蟠只不过是明面上的掌控人罢了。

薛宝钗之所以能真正的掌控薛家的家业,主要还是因为尹皇后的赏识。

这几年中,在薛宝钗的操持,以及金陵官府的配合下,薛家的商业名声大噪。隐隐有了江南地界富商之首的意思。

在薛宝钗掌权期间,积极配合朝廷的各种政策,也时常捐赠一些米麦绢布之类的物品给受灾的地区。

偶尔拿出一部分银子,用来救济金陵城周遭鳏寡孤独之人。

几年的时间里,金陵薛家的名声也水涨船高,甚至还混出了个义商的名头。

偏偏地位越高,在薛宝钗控制下的薛家越低调,金陵之人纷纷尊称薛宝钗为薛娘子,称贤称颂者不绝如缕。

当然,薛宝钗的行为也引来了一些老顽固、腐儒的批判。甚至就连一些女子也对薛宝钗的行为不耻。

但受过薛宝钗恩惠的百姓可不会答应,纷纷自发的为其出声。

薛宝钗对外面的流言蜚语一概不理会,只一味的做自己该做之事。

久而久之,原本攻讦之人,也渐渐变为敬佩。

就连那些羞与为伍的女子,也开始羡慕、尊敬起了薛宝钗。

“小姐,咱们家二爷回来了。”

薛宝钗面色一喜,将账册收好后,捏着帕子便往前厅赶去。

待到前厅,便看见薛蟠懊恼的拍着自己的脑袋:“哎呀!妹子,你说我这脑袋,出门的时候背的还好好的。怎么一喝酒就开始望词了呢?幸亏没耽误薛虹大哥的正事!”

薛宝钗见到薛蟠这副憨样不由得捂嘴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哥哥,我让你同薛大人打听的事情可探明了?”

薛蟠眼神瞬间变的清澈,满头问号:“唉?妹子你让我问什么来着?”

“就是远洋贸易的事情!这么重要的事,兄长你居然忘了?”

薛蟠自顾自喝了口茶水,不以为意:“急什么,反正薛虹大哥这次回来还要回族里一趟,短时间不会回京的。”

薛宝钗坐在薛蟠对面解释道:“经商之事一不先,步步先。

海贸利润牵扯甚大,若能早做准备,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况且咱们家能保持现状,也是仰仗宫里。只有咱们家展现的价值越发,日子才能过得越好。

皇商虽然沾了个皇字,可到底还是个商。

以后若是想让薛家的后辈更上一层楼,咱们兄妹就得抓住眼前的机会才是。”

(沈阳升温降温和过山车一样,作者又趴窝了。再多欠一个四更。我这账是越欠越多了。

大家不妨猜猜,宝钗的结局。)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