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吗,胆小的暗恋者,”
“后悔吗,越界的示爱者;”
“失望吗,认真的失败者,”
“难受吗,无果的求爱者;”
“绝望吗,卑微的祈求者,”
“开心吗,空洞的无知者。”
杨老道手持蒲扇,开始讲述起了今日的评书。
台下众人皆安静下来,听着这一段段扎心的话语。这时,角落里站起一位年轻书生。
“道长,您这话看似评世间男女之情,实则另有深意吧?”
杨老道微微一笑,轻摇蒲扇,“小友聪慧,此乃喻人生百态也。
诸君想想,多少人一生如同暗恋般怯懦,不敢追逐梦想;
又有多少人像那越界示爱之人,莽撞行事而失败。”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那如求爱无果之人,努力一番却毫无所获,恰似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最终一场空。
至于那卑微祈求者,就像那些攀附权贵之人,失了尊严最后只剩绝望。”书生接着说道。
“哈哈,小友深得我意。”杨老道大笑。“那这空洞的无知者又是何解?”有人问道。
“此乃浑浑噩噩度日,看似每日嬉笑玩乐心中却无真意之人,犹如空心木偶,徒有表面开心罢了。”
杨老道说完,众人皆若有所思,陷入一片沉静之中。
此时那书生又开口道:“道长,既已点明诸般弊病,可有解法否?”
杨老道收起笑容,正了正神色,“自是有的。怯懦者当鼓起勇气,虽不可鲁莽但需果敢前行;
莽撞者应学会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求功名利禄者莫要急功近利,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攀附权贵者应知自尊自重,凭自身之力亦能有所成;而那浑噩度日者,则需找寻心中所求,方能活得真切。”
众人闻此言,皆露出恍然之色。那书生恭敬地向杨老道作揖,“多谢道长教诲,小生受教了。”
杨老道摆摆手,“小友不必如此,不过是些浅见罢了。望诸君日后皆能明己身,行正道。”
言毕,杨老道又轻摇蒲扇,“今日评书便到此为止,诸君各自散去吧。”
众人缓缓离去,唯有那书生还伫立原地,似在回味方才之言。
少顷,他抬头看了眼杨老道所在之处,目光坚定,随后才转身离开。
……
…………
………………
“有一个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到那里,看蔚蓝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黄的草地,看一场秋天的童话。”苏北辰接着写第十三册竹笺书。
……
…………
………………
那书生离开后,日夜苦读,将杨老道所言牢记于心。
他不再怯懦于科考之路,每一次考试都果敢应对。终于,他一路高中,成为朝中新秀。
而苏北辰写完竹笺书后,决定踏上前往稻城之旅。路途遥远,艰辛异常。在途中,他遇见了那位书生。
原来书生此番出行乃是微服私访,了解民生疾苦。两人结伴同行一段时间。
书生从苏北辰口中得知稻城之美,心生向往。到达稻城后,苏北辰看到眼前美景,心中满是感慨。
书生也被这景色震撼,他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转变,不禁感叹世间万物皆有其道理。
后来书生返回朝堂,积极为民做事,以自身之力推动诸多善政。苏北辰则留在稻城附近,继续书写竹笺书,记录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
偶尔,书生也会收到苏北辰寄来的竹笺,回忆起那段特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