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国之事。
犹如打开一个魔盒。
尚穆达刚入座,一个摩揭陀人步入殿中。
刘洪满饮一杯,难以压制心中的火气,朝着一侧的典客司主事低声道:“客宴之后找几个胡奴,让摩揭陀人知道什么是大汉的礼仪。”
“这?”
典客司主事脸色微变。
“怎么?”
刘洪眸子微冷。
典客司主事低声道:“尚书,今天晚上是龙骧巡城,而且还是初调入龙骧的校尉杨丰,杨阿若!”
“算了。”
刘洪悄然摆了摆手。
杨丰初调龙骧,还是给些脸面吧!
这位可是立下过军功的校尉官,持劣剑便能在战场乱砍的猛人,要是惹急了把胡奴与摩揭陀人都砍了,怕是会惹下大祸。
“大汉天子。”
摩揭陀人以佛礼而拜,恭敬道:“摩诃罗阇·笈多,觐见!”
“笈多?”
刘牧眉头微微一挑。
他对身毒,也就是古印度并不了解。
不过,这个名字可不同凡响,是摩揭陀人的极贵者。
摩诃罗阇意为大王,而笈多是在贵霜崩裂之后,讨灭诸城邦,冠以王朝之名的存在,为刹帝利种姓中的一员。
譬如,婆罗门执神权;刹帝利便掌王权。
吠舍掌百业,如同大汉的寻常百姓;而首陀罗类比奴隶。
故此,眼前之人,还是一个地位极高的刹帝利,但与礼部呈递的国书不合。
礼部,监州尉皆有上书公文,详言摩诃罗阇·笈多带着不少婆罗门之女,作为朝贡,太不符合身毒的种姓制度了。
“大汉天子。”
摩诃罗阇·笈多用蹩脚的汉话恭拜道:“迦腻色伽,也就是大汉所称贵霜帝国,吞灭我们的国度,令王舍城陷落,大佛泣血,还望大汉能够垂怜我佛。”
“继续。”
刘牧眼中满是漠然。
灭国之灾,还需要大汉垂落他的佛?
这摩诃罗阇·笈多是吃了熊心豹胆,不知他曾行灭佛之事吗?
“呼。”
摩诃罗阇·笈多深吸了口气,恭敬道:“只要大汉能出兵助笈多复国,笈多愿意奉大汉为上国,并以王舍城为界,将北方的土地全部献于大汉。”
“呵。”
“哈哈。”
刘牧兀自朗笑不已。
大汉是仁善之国?不求回报的圣朝吗?
他帮摩揭陀复国,然后还得给笈多一些土地,滑天下之大稽。
“笈多。”
“你在言笑吗?”
刘洪怒而起身,呵斥道:“你们连自己的国土都保不住,北有贵霜,西有百乘,大汉若为你复国,为何不取地自治?”
“不错。”
赵云,徐荣等人嗤笑不已。
摩诃罗阇·笈多不为所动,恭拜道:“大汉天子,笈多此次带了婆罗门的一百六十二名咏歌者,愿意日夜为大汉天子礼赞,只要笈多复国,可以为大汉讨伐安息!”
“我佛。”
“你劈死笈多吧。”
偏殿,安息帝国的商贾合十祈祷。
吞并摩揭陀的是贵霜,关他们安息什么事情。
摩诃罗阇·笈多凭什么为了复国,便要为大汉讨伐安息,希望大汉天子能够明辨忠奸,勿要相信奸人的蛊惑。
“不必多言。”
“朕对贵霜没什么兴趣。”
“朕对你们的咏歌者更不感兴趣。”
刘牧摆了摆手,冷声道:“可能你忘了,摩揭陀人入侵过大汉的属国,篡逆扶南王系,以婆罗门祭司统治林邑,还为区连赐下王号,尔等是妄图分裂大汉吗?”
“陛下。”
“林邑并未分裂。”
区方脸色大变,从偏殿跑过来作揖恭拜道:“林邑有佞臣,家父迫于无奈斩恶吏于郡县,只是被百姓裹挟而勉加尊号,还望陛下明鉴。”
“建武十六年。”
“二征叛乱,连寇大汉六十五城。”
典客司主事拍案起身,怒斥道:“马援率大汉王师进击交州各郡平灭逆党,并在林邑谅山立下铜柱,谓之铜柱折,交趾灭,为汉之极界,如今铜柱可还在?”
“在。”
“尚在。”
区方脸色煞白无比。
典客司主事冷笑一声,说道:“区连有本事杀汉吏,为何不毁了铜柱,是怕被王师征讨吗?”
“这……!”
区方额头上冷汗直冒。
“区连擅杀汉吏是假?”
“裂土林邑,自立为王是假?”
“某从未见过你这等厚颜无耻之人,还大言不惭说什么勉加尊号!”
典客司主事眸子冰冷,寒声道:“你的席位就是本官排的,一介逆臣之子仗杀于神武门外都不为过,焉有资格入正殿列席。”
“望陛下明鉴。”
区方被骂的脸色涨红。
自知辩不过典客司主事,只能朝帝陛作揖恭拜。
“陛下。”
典客司主事正色恭拜道:“臣不才,愿往林邑除不臣!”
“退回去。”
“大汉轮得到你领军?”
刘洪呵斥一声,对着帝陛恭拜道:“陛下,林邑区氏,范氏,不臣之心世人皆知,臣恳请诛贼于西市,遣派东府水师伐灭不臣,诛其附逆之民!”
“陛下。”
贾诩起身进言道:“臣以为林邑屡有逆乱之事发生,或可灭其民,从各州挑选良家迁入日南郡重新落户,均田耕治!”
“臣附议。”
程昱起身附和道:“此种宵小以国书呈递礼部,还敢诡言狡辩未曾行裂土不臣事,可见久怀不尊之心,其地尽皆刁民劣奴,当为大汉开山凿石,开荒沃土,永世不得落户为大汉百姓。”
“你们?”
区方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地上。
他来洛阳,可是怀揣朝奉大汉为上国之责。
只要汉天子能容得下林邑,什么条件都可以应下。
不曾想,大汉的文臣一个个都充满了火气,张口伐不臣,闭口夷林邑。
“这??”
摩诃罗阇·笈多一脸茫然。
他在殿中请求大汉出兵复国,怎的就牵扯到大汉内政。
还有这个所谓的林邑区方是蠢货吗?在这个时候搅合他的请求,真的受过婆罗门祭司的度化?
“刘辩。”
刘牧目光落下。
“臣在。”
刘辩连忙起身作揖回应。
刹那之间。
一束束目光汇聚成河。
有人惊讶,有人疑惑,亦有人为其叹息。
众人皆不明白,因摩诃罗阇·笈多引出的林邑之事,为何要唤这位孝烈帝刘宏的长子,大汉弘农王。
“大汉推行新制数年。”
“各府司皆有新政,包括封侯食邑制。”
刘牧审视道:“唯宗室,朕一直没有定论,你可有怨!”
“臣没有怨气。”
刘辩肃然道:“臣为陛下喜,为大汉喜。”
“宗封要改制。”
刘牧目光扫过所有人,沉声道:“这便是朕请三河乡老,诰命,公羊稷下学子,以及诸臣卿的原因!”
“更宗封制度?”
刘洪,顾雍,荀彧等人心中狂跳。
未来大汉的宗王是虚封?还是实封配合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