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侯爷,属下求见。”
正当高鸿志准备离开锦衣卫总衙门大厅时,上官海棠却站在门外行礼喊道。
“进来。”
高鸿志淡淡地说。
他心中猜测着上官海棠来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
“属下拜见侯爷。”
上官海棠对高鸿志行了一礼,说道。
“不必多礼。”
“上官海棠,你来找本侯有什么事?”
高鸿志摆了摆手,问道。
“侯爷,我想请求您放过护龙山庄里那些没有参与义父谋朝篡位的人。”
上官海棠咬了咬嘴唇,恳求地看着高鸿志说道。
听到这话,高鸿志微微一笑,说:“本侯之前说过,只要是没有参与此事的人,都会放过他们。
我们锦衣卫从来不会放过坏人,也不会冤枉好人。”
“谢谢侯爷。”
上官海棠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说道。
“好了,上官海棠,如果只是为了这事,你可以回去。
还有其他的事吗?无需掩饰,直接告诉我就行。”
高鸿志看了一眼上官海棠,微笑着说道。
他觉得上官海棠不止是因为这件事情来的。
“侯爷,我还有一件事想请求您。
义父花费数十年心血打造了护龙山庄,它的情报能力不比锦衣卫差。
我认为我们可以接收所有的密探,让护龙山庄为锦衣卫所用。
这些密探中有些已经达到了宗师境界,甚至还有许多先天境高手。
不是所有人都对义父忠心耿耿,也有一些人不愿意追随他造反。
毕竟,也有部分密探不愿意跟随义父一起谋朝篡位。
而护龙山庄在全国各地都有情报点,这些人都不清楚义父的具体计划。
他们都可以为侯爷所用。”
上官海棠目光坚定地说道。
听她这么一说,高鸿志笑了笑,说:“上官海棠,你能保证把这些人都收服,顺利掌控整个护龙山庄吗?”
“侯爷,属下有信心!以前我就负责一部分情报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则由义父控制。
现在义父去世了,我一定能为侯爷拿下护龙山庄的所有密探!”
上官海棠自信满满地说。
高鸿志沉默片刻后,沉声道:“上官海棠,既然你有信心,那么我给你这个机会。
由你掌管以后的护龙山庄,并将它的情报与锦衣卫的情报整合。
不过,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是护龙山庄的人,而是锦衣卫的一员。”
这样一来,锦衣卫的情报能力无疑会大幅度提升,远远超过以前的东厂和护龙山庄。
“明白了,从义父开始谋反那一刻起,就没有护龙山庄了。”
上官海棠的眼里闪过一丝难过,语气认真地说:“我只是不想让义父耗费几十年的心血打造出来的护龙山庄的密探就这么浪费了。
现在他们能为我们锦衣卫服务,为皇上效劳,也算是替义父弥补过去的过失。”
高鸿志听到她的话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从今以后,你就来管理我们锦衣卫所有的情报工作。
无论是原来护龙山庄的人还是我们现在锦衣卫情报部门的人都归你管。
我希望你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请侯爷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让侯爷失望的!”
上官海棠被这番话感动不已,跪下来说道。
“起来吧。”
高鸿志一挥袖子,轻柔的力量就把她扶了起来。
“谢谢侯爷。”
上官海棠满是感激地看着他说。
“开始行动吧。”
高鸿志向她摆了摆手,意思是让她去整顿之前的护龙山庄人员。
“明白了,属下这就告退。”
上官海棠答应一声,随后转身离开了大厅。
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后,高鸿志自己也从锦衣卫的大堂里快速离开,回到了高府。
毕竟第二天他又要出发,想在临走之前再多陪陪黄灵儿和苏明媚两位夫人。
第二天清晨,在紫禁城内的奉天殿,明朝文武大臣们都已经站好了位置,分为文臣武将两排,四周有士兵守卫。
与平常轻松自在的氛围不同,今天的气氛异常紧张沉重,好像预示着什么重大事情即将发生。
不少官员都在揣测是不是和之前发生的护龙山庄朱无视以及东厂太监魏忠贤叛乱的事情有关联。
这时,“皇……上……驾……到……”
的声音从大殿外面传来。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对方,个个面容严肃正经。
正德皇帝在一队侍卫的陪同下步入殿堂,并坐上了龙椅。
他的两侧,分别站着司礼监的总管刘谈瑾和御马监的主管谷大用。
“我们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官员们在首相刘希贤的带领下,向正德皇帝明武宗跪下,大声喊道。
“大家免礼。”
明武宗挥了挥手,对众人说道。
“谢皇上。”
听到皇帝的话后,官员们纷纷起身。
“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等官员们都站起来后,司礼监总管刘谈瑾便大声喊道。
“启禀皇上,臣有一事相奏!”
一位官员从前面走了出来,对着明武宗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见到此人,明朝的文武百官眼神一紧,这是辅政大臣、内阁重臣、兵部尚书谢于乔!
上回谢于乔站出来提议的时候,是因为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高鸿志的事情。
现在这位又来?
不会还跟高鸿志有关吧?
要知道现在的高鸿志不仅是一个锦衣卫的头目那么简单,他还被授予蟒袍,并由明武宗封为冠军侯。
“讲吧。”
看到兵部尚书谢于乔起身,明武宗皱了皱眉,虽然他怀疑这事与高鸿志相关,但他不能不让谢于乔讲话。
作为兵部尚书兼辅政大臣,这位官员可是举足轻重的,明武宗语气沉着地说道。
“陛下,昨日午时锦衣卫头目高鸿志在处置护龙山庄铁胆神侯朱无视及东厂大太监魏忠贤反叛一事中表现突出。
他迅速平定了铁胆神侯及其五千手下,并阻止了他们可能给朝廷带来的破坏。”
“这一举措不仅保全了朝廷的颜面,也减少了负面影响。”
“高鸿志确实是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