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更加阔大。虽然并非甚深经典,然而对初发心的人来说由浅到深,则无误会之失。如果不先了解罪福因果,便想直探第一义谛实相妙理。恐怕或许会见地不清,错认消息。则以迷惑为开悟,求升反而坠落了。
汝既专修净土,宜以莲池大师新定净土发愿文为主(省庵语录下卷,有此愿文注解,阅之自知其妙)。汝自立四愿,或兼用或不用皆可。以彼愿文,事理周到,了无一义一法之渗漏。彼云法界,则包括无遗。汝云大千,校法界量,奚啻大地一尘,大海一滴。
你既已专修净土,宜以莲池大师新定的净土发愿文为主(省庵语录下卷,有这个发愿文的注解,阅读后自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你自己立的四项誓愿,用或者不用均可。因为莲池大师发愿文,事理周到,没有一义一法的渗漏。莲池大师发愿文中用“法界”一词,就已经包括无遗了。而你在自己的誓愿中只说“大千”,相对于法界来说,何止是大地的一尘,大海的一滴的差别呢。
历观汝书,似是真实在心地上用功。然今之学者,每每专说假话,不修实行。意拟沽名邀誉以求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寡过而作是言也。此名自暴自弃,名大妄语,名不知惭愧。若非此等,则为圣贤之徒。若带此气,则是下流坯,乃法之罪人,佛之逆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直心直行,方与佛合。
看你所有的书信,像是真实地在心地上用工夫。然而现在修学佛法的人,常常专说假话,不修实行。目的是想要沽名邀誉来求得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减少过错而说啊。此叫做自暴自弃,叫大妄语,叫不知惭愧。如果不是这样,则是圣贤之徒。若带此习气,则是下流坯,是佛法的罪人,佛的逆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直心直行,方能与佛相合。
又自既修持净业(谓改过迁善及念佛,即生即愿往生西方),亦当教一切相识者,亦修净业。宜依龙舒文普劝门,令其随分随力,种此不思议善根。然既欲教人,须由亲及疏。妻妾子女,忍不令得此利益乎。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世出世自行化他,莫不如是。
另外,你自己既然修持净业(也就是指改过迁善及念佛,即此一生发愿往生西方),那么也应当教一切相识的人,也修持净业。应当依照《龙舒净土文》普劝门,令他们随分随力,种此不可思议善根。然而既想教人,必须由亲近到疏远依次而行。自己的妻妾子女,怎么忍心不让他们得此利益呢?周文王当年首先以礼法对待妻子,以及为兄弟作出表率典范,进一步才能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世出世间自行化他,都是如此。
汝专求往生,晨朝十念外,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着衣吃饭,屙屎放尿,一切时,一切处,皆当以六字洪名,置之心口之间。但于如法时处,声默随宜。若大小便睡眠,则只许默念,切勿出声。默则功德齐等,声则不恭。睡则又加伤气,不可不知。
你专求往生极乐,晨朝十念外,凡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屙屎放尿,一切时,一切处,都应以六字洪名,放在心口之间。只要时机和场合如法,那么出声默念都适合。若大小便和睡眠时,则只许默念,切勿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则不恭敬。睡觉时出声则又伤气,不可不知。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使小乘圣人也不能到,因为那是不可思议的大乘境界。小圣如果回心向大,那么他也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相应,即使修其他一切殊胜的法门,并且也修持名念佛这个殊胜法门,也不能往生。因此信愿最为要紧。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这是千佛出世也不会变更的铁案啊!能有如此信愿,保你往生西方有分。
(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亦名十六观经,此名净土三经,加普贤行愿品,名净土四经。仿单中有净土四经一本,其无量寿经,系魏承贯删削,又依余经增益,理虽有益,事实大错,不可依从。)
(《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也名为十六观经,这三部合称为净土三经,加上《普贤菩萨行愿品》,称为净土四经。仿单中有净土四经一本,其中的《无量寿经》是魏乘贯删削后,又根据其余经典增益的版本,于理上虽然有益,于事上实有大错,不可依从。)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接手书。知居士近来修持亲切,自讼寡过,希圣希贤。非徒博一修行之虚名而已。欣喜无量。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近来修持真切,自责并减少过错,希求效法圣者贤人。并不只是想要博得一个修行的虚名而已。非常欣喜。
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即自讼寡过,克己复礼。若能自讼,自然寡过,寡过即克己之实行。既能克己,自然复礼矣)。持斋警策,意甚真切。但须脚踏实地,尽力做去。否则便成妄语中妄语。
想要学佛陀与祖师了脱生死,必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就是自责少过,约束自己,行为符合先王礼仪。如果能够自我责备,自然可以少犯过失,少过就是克己的实践行为。既然能够约束自己,行为自然就符合先王礼仪了)。持斋修持,警策自我,心意很真切。但必须脚踏实地,尽力去做。否则就成为妄语中的妄语。
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皆以唯说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宝山,空手而归。可痛惜哉,可痛惜哉。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
《尚书》中说:“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都因为只说不做,了此一生。徒然入于宝山,空手而归。实在痛惜啊!实在痛惜啊!如果满腔妄念,来往不停,成群结队的从你的心中出现。这是由于没有真正提起正念的缘故。倘若正念很真切,那么妄念就会成群的跟从于专注一境的正念了。
所谓调御得法,即寇贼皆为赤子。调御失道,虽手足亦作怨家。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
也就是说如果调伏妄念得法,那么寇贼都能变成顺民。如果调御失道,就算是手足兄弟也能成为怨家。在凡夫地位,谁没有烦恼呢?必须在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到境界,突逢逆缘,不至于一下子发作。纵然发作也能顿起觉照,令烦恼消灭。能够引发烦恼的境界非常得多。列举其中最厉害的烦恼,也就是财色及横逆事端而已。如果知道无义之财比毒蛇对我们更毒害,就不会有面对不义财富攫取的烦恼。给予他人方便,终归使自己的前程受益,我们就不会遇到他人穷极患难,因吝惜财富而不肯布施的烦恼。
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
美色方面,就算面对如花如玉的容貌,内心常存这个女人是自己姐妹的念头。纵然她是娼妓,也要这么想,生起怜悯她的心,生起度脱她的心。那么就不会有面对美色而动欲的烦恼。
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妾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
夫妇间要相敬如宾,将妻妾看做是促成自己延续宗脉的恩人,不敢把双方身体当作彼此行乐的欲具。那么就不会徇欲灭身,以及妻子不能生育,子女不成家立业的烦恼。
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
子女要从小教育他们孝悌忠信的正道,就没有忤逆亲心,败坏门风的烦恼。至于令我们遭遇到横逆的人,必须对他生起怜悯心。悲悯他的无知,不与他计较。看做是自己前生曾经恼害过他,现在因他恼害我的缘故,于是还了一份宿债,生起欢喜心。那就没有想报复别人的烦恼。
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炼纯。莲因淤泥滋培,方得清净光洁。境无自性,损益在人。三业四仪(四仪即行住坐卧),常持颜渊之四勿。
然而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那是为了俯随初机的人而讲。如果是久修大士,能够了达我空。那么无边的烦恼全部归化为大光明藏。好像钢刀因为磨砺而锋利,金矿因为冶炼而精纯。莲花因为有淤泥滋培,才能够清净光洁一样。外在的境界没有固定的好坏之别,它对人的损伤或利益完全在当事者本人。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仪,应当遵循颜渊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五戒十善,必效曾氏之三省。暗室虽无人见,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隐微,罪福判若天渊。若能如是修省,将见举动皆善,恶无从生矣。此实正心诚意之宏规,切勿谓释氏琐屑,不若儒者之简捷也。
五戒、十善,必须效仿曾子的“三省”,即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独自一人在黑暗的屋子里,虽然没人看得到,而天地鬼神却都知道。我们的念头稍稍萌发,所获得的罪福立即如天渊般悬殊分判。如果能够这样修行省察自己,就会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善业,恶念无从生起。这确实是正心诚意的典范,千万不要说佛门的五戒十善很琐碎,不如儒家简单便捷。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如果谈论念佛法门应把信、愿、行三法作为纲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真正的行持也是不能往生的。何况悠悠泛泛的人呢?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全凭信愿的有无;往生品位的高下,全凭持名功夫的深浅。”这是三世诸佛出世都不能改变的永恒规律,是三根普被的妙道啊。对信愿行三法应该全副身心地依靠,才能亲自证得真实的利益啊。
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
信、愿、行三法在《净土十要》中都有详细的开示。该书\" 第一要\" 部分阐明净土法门的五方面深奥教理,其中\" 第三明宗\" 段落,发挥信愿行三法最为精确详尽。之后的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有所提示,必须细心参考阅读,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至于念佛的时候,心难以归一,应当摄心恳切地念,心念自然能够归一。摄心之法莫过于至诚恳切。心要是不至诚,想摄心也没有可能。已经有至诚心了,仍然还没有达到精纯归一的地步,应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念佛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摄心而念,妄念自然就止息了。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如果依然心中妄念如波涛汹涌,就应该用十念记数法,那就会把心的全部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然想要起妄念,也是力不暇及。这是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以前弘扬净土的人没有谈到。因为那时候的人根还很利,不须这个办法,便能一心念佛了。我因为难以调伏自己的心念,才认识到十念计数念佛方法的高妙。这个方法我屡试屡验,不是凭空想象而说的。希望和天下后世钝根的人共同分享这个方法,使一万个人念佛修行,一万个人都能往生。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当念佛的时候,从一句至十句,必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到十句结束后,再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以二十句、三十句那么念。随念随记,不可以掐珠,只能凭心记。如果一次记十句困难,可以分为两气,那就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如果这样念还是感觉费力,可以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便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而久之,应当自然可以得到了。须知这里所说的十念,和晨朝十念,摄受妄想则相同,然而它的功用却大不一样。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晨朝十念法,只有晨朝十念还可以,如果二十念、三十念,就会伤气成病。此十念法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然一日念数万声,也是这样记。这种办法不但能除去妄想,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一点不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适宜。和掐珠记数这个方法比较,利益是天地悬殊的。掐珠记数则身劳而神动,十念记数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只是作事的时侯,或许难以记数,就可以恳切地一直念下去。作事完了仍然恢复摄心记数。那么百千万亿念头,都会汇归于一句佛号中了。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之人就不用说了。像我们这些钝根人舍去这种十念记数法,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是太难太难了。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又必须知道这个摄心念佛的方法是既可以浅,也可以深,既可以小也可以大的不思议的方法。我们应当仰信佛言,不要以自己的知见达不到,就心生怀疑和疑惑,使多劫善根因疑惑而丧失,不能究竟亲自获得实际利益,这实在是悲哀啊。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掐珠念佛这个方法,只适用于行走和站立这二种时候。如果静坐养神,由于手动的缘故,不能够安神,久而久之就会受病。这个十念记数,行住坐卧都非常适宜。只是卧时只适合于默念,不可出声念。如果出声念,一来不恭敬,二来伤气受病。这是要切记切记的。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
你已经快五十岁了,身在世俗罗网中,一向没有参访寻求善知识。倘若想要在这一生了生脱死,就应当专门以净土法门为主。《金刚经》、《法华经》,暂且先置之度外。等待净土法门通达、一心已得之后,再来研究也不晚。如果现在就来学习《金刚经》、《法华经》,恐怕智慧力量不够,得彼失此。一个法门都没有精通,念佛和研习经书的利益也都得不到。
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拣魔辨异录》是禅宗的书。深通教理的人尚且不容易了知,何况是你呢?凡是禅宗的典章,一概不要研究。因为禅宗,用意在语言之外,如果按着文字理解意义,就会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感招恶果。
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释氏稽古略》,是记事的书,但以禅宗为主。凡是属于这种言句典章,都应当放在一边不要研究。我常常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
凡是见到一切有信心的人,都必须将这个恭敬之意告诉他。这是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的决定真实之义。如果当作迂腐的僧人说迂腐的话,从而不事诚敬自暴自弃,哪里只是辜负我,实在也是辜负你自己啊!与陈锡周居士书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欲一切众生,直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等,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本想要一切众生,直接当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
大根则称性直谈,为说佛乘,令其即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之善财,法华经之龙女等。次则为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又其次则为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其所种善根大小,将来于三乘法中,随宿善力,发诸现行。
大乘根机的就称性直说,为其宣说一佛乘,令其就在这一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中的善财,《法华经》中的龙女等等。根机次一点的则为其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根机再次一点的则为其宣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众生所种善根的大小,将来在三乘法(声闻、缘觉、菩萨)中,随宿世的善根力,修行不同的法门。
或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得亲证法身。或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及四谛法,而得断惑证真。此诸法门,虽则大小不同,顿渐各异。然一一皆须自己修习力深,断惑证真,方可超出轮回,了生脱死。
或者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能够亲证法身。或者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以及四谛法,而能够断惑证真。这些法门,虽然大乘小乘不同,顿悟渐修各别。然而都必须依仗自己修习的深厚功力,断惑证真,才可以超出轮回,了生脱死。
若三界内见思二惑,丝毫未尽。则生死根本,未能斩断。纵令定慧力深,依旧无由解脱。如三果圣人,尚生五不还天,经许多劫,方证四果。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断尽无余。
如果三界内的见思二惑,还有一丝一毫没有断尽。那么生死根本,就不能斩断。纵然定慧力深厚,依旧无法解脱。例如三果的圣人,尚且还要生到五不还天,经过许多劫,方才证四果。如果证得四果,那么生死根本,才能断尽无余。
然只是小果声闻,尚须回己所证小果,趣向如来大道。于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己功行深浅,或渐或顿,以次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至等觉已,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便入妙觉位而成佛矣。
然而这还只是小果声闻,尚且必须将自己所证的小果,回转趣向如来大道。在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自己功行的深浅,或渐或顿,来渐次证入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到了等觉以后,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便入妙觉位而成佛了。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法门,虽则无量无边,其证入地位,毕竟不能超越于此。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见性成佛,乃约本有法身,不涉凡圣因果修证而论。若依修证地位而言,亦与教家了无异趣。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识鲜少,悟者尚难其人,何况实证。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的法门,虽然无量无边,证入的地位,毕竟不能超越这些。虽然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而见性成佛 (见性成佛,指的是见到了自性天真之佛,并非证得福慧圆满之究竟佛) ,这是指本有法身,并不是涉及凡圣因果修证来论说的。如果依着修证的地位来说,也与教下没什么不同。而末法之中,人的根机陋劣,善知识很少,开悟的人尚且很难有,何况是实证。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况彼修行世善,不作诸恶者乎。
如来知道一切众生唯仗自力了生脱死的困难,所以在一切法门之外,特别开设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只要能信愿真切,就是五逆十恶极重的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有善知识教他念佛,如果能够念佛十声,或者几声,或者只一声,也能够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何况那些修行世间善法,不作诸恶的人呢?
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则往生品位更高,见佛闻法最速。即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
如果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那么往生品位会更高,见佛闻法最快。就是大彻大悟,断惑证真的人,也必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
其余的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独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来说: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这个净土法门之外。下劣来说:五逆十恶,地狱种性,也可以参预进入净土中。
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
假使如来不开设这个法门,那么末世的众生想要这一生了生脱死,就绝对没有希望了。然而这个法门如此广大,它的修法又极为简便容易。因此,不是宿世有净土善根的人,很难真信无疑。不但凡夫不相信,二乘人还有很多怀疑的。不但二乘人不相信,权位菩萨也有怀疑的。唯独大乘的深位菩萨方才能够彻底了解承当,真信无疑。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是。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能够对于这个法门深生信心,虽然是具缚凡夫,他的种性已经超越到二乘之上。如同太子出生,尊贵压倒群臣。虽然他的才德还没有建立,而仰仗国王力量的缘故,感得如此的果报。修学净土的人也是如此。由于以信愿持佛名号,就能以凡夫心,投于阿弥陀佛的果觉海中。所以能够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啊!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想要讲说净土的修持方法,如果不大略说说诸多法门仗自力了生脱死的极难,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的简易,那么不是怀疑这个法门的真实,就是怀疑自己的资质。如果有一丝毫的疑心,那么就因疑成障。不要说不修,修也不得究竟实际的利益啊 !由此说来,“信”这个字,难道可以不急切地讲解清楚,以期望大众对“信”深入理解、讲求并达到极点呢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
所说的净土三资粮之 “信”,必须相信娑婆世界确实是苦,极乐世界实在是乐。娑婆世界的苦无量无边。总的来说不超出八种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无论是贵极一时的人,卑贱到乞丐的人都有这八种苦。
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
前面七种是过去世所招感的果报,好好思惟自然知道,不须要详说,说的话太费笔墨。第八种五阴炽盛苦,是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行为举动,这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
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
五阴: 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所感的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就是接触外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由这些幻妄身心等法,在六尘境起惑造业,如大火炽然燃烧,不能止息,所以名为炽盛。
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 (gǎo ) 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
又者,阴是盖覆的意思,发音和意思与“荫”字相同。由这五法盖覆真如自性,不能显现。如浓厚的云层遮蔽太阳,虽然太阳的光辉一点没有减损。但由于浓云遮蔽的缘故,不能蒙受太阳的照耀。凡夫没有断除惑业,被这五阴障蔽,觉性之天,智慧之光不能显现,也是如此。
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
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修道人禅定功力深,对六尘境界一点不执着,不起憎爱之心。从此加功用行,进一步证无生四果。那么惑业净除究尽,斩断生死根本了。然而这个工夫很不容易。
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
末法之中的修道人得道实在困难。所以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就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苦。
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
纯是童男之相,寿命等同虚空,身体没有灾祸衰变。老病死等等,这些名字尚且没有听说,何况真实受苦。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演畅佛法之音。随自己的根性,由于听闻而证果。亲人尚且了不可得,哪里有怨家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
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
那么翻转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为七乐。至于身体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开当处,就能在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
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
虽说世间的语言都契合实相妙理。没有五阴炽盛之苦,享受身心寂灭之乐。所以《阿弥陀经》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世界的苦,苦不可言。极乐世界的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名为真信。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千万不可以凡夫外道的知见,妄生猜想度量,认为净土种种不思议的胜妙庄严,都属于寓言。是譬喻心法,不是真实有那个境界。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就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这个祸害很大,不可以不知道。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既然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应该发起迫切真实的誓愿,愿离娑婆世界的苦,愿得极乐世界的乐。这个誓愿的迫切,应当如同堕在厕坑中的人急切寻求出离,又如同囚系在牢狱的犯人痛切地思念家乡。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够出离,必定要求大势力的人提拔我们出去。
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
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对逆顺二境,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秽污本有的妙觉明心,这是深不见底的厕坑。既然造作恶业,必定要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这是个永不赦免的牢狱。
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
阿弥陀佛在往劫当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大愿说:“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若志心称名,发誓求出离娑婆的人,没有一个不蒙垂慈摄受的。
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下出离其中,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救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中的人,直接当下出离其中,全部安置在极乐本有家乡,令他们进入佛的境界,同佛一样受用。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想要往生西方,最初必须有真信切愿,如果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以及作未来得度的因而已。如果信愿具足,就一万个人不会漏掉一个。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的人,就是指信愿具足的人。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既然有真信切愿,就应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作为先导,念佛作为正行。信愿行这三法是念佛法门的宗要。有行持却没有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没有行持,也不能往生。信愿行这三法具足不缺,决定往生。能不能往生全靠信愿有没有。品位高下全靠持名的深浅。
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如其身无事累,固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以念佛为正行的人,应该各随自己实际情况而确立功课,不可以死执一法。如果身体没有事务所累,应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让这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若盥 (gu àn ) 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
如果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并且地方清洁,那么出声念或者默念都可以。如果睡眠,或者裸露、澡浴、大小便时,或者到秽污不洁的地方,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的功德和出声念佛的功德一样,出声念佛便不恭敬了。不要认为这些时候和这些地方不能念佛。必须知道这些时候和地方,只是不能出声念佛。
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
另外,如果睡眠时候出声念佛,不但不恭敬,而且还会伤气,不可不知。虽然长时间念佛没有间断。必须在早晨向佛礼拜完,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念赞佛偈,就是:“阿弥陀佛身金色”这个偈。念偈完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者一千声,或者五百声,应当围绕念。如果不方便绕念,或者跪、坐、站都可以。念到将要完时,归位跪着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
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
念净土文要依文义而发心。如果不依文而发心,就成为徒设虚文,不得实际利益了。净土文念完,念三归依,礼拜而退。这是早晨功课,晚课也是如此。如果想要多多礼拜的话,或者在念佛归位的时候,就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九拜。礼拜完就发愿回向。或者在功课念完礼拜。随自己的方便都可以。但必须恳切至诚,不可以潦草粗率。
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蒲团不可以太高,太高不恭敬。如果事情很多,没有什么空闲。应当在早晨盥漱完,有佛像就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到十口气,就念小净土文。或者只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颂。念完礼佛三拜而退。如果没有佛像就向西方问讯,照上面的念法而念。这个名为十念法门。是宋朝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们政务繁多,无暇修持所设立的。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因为众生心散,又没有空来专门念。如此念时,借气来摄心,心自然不散。然必须随一口气的长短,不可以勉强多念,勉强会伤气。又只可以十念,不可以二十、三十念,多了也伤气。因为散心念佛难得往生。这个方法能够令心摄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的数目虽然少,功德颇深。极清闲或极繁忙的情况,既然都有各自的修行方法。那么半闲半忙的情况,自然可以斟酌适合的方法作为修持法则。
又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又者,念佛的人必须事事常心存忠恕,心心提防过失罪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才与佛的教导相附合。这样的人决定往生。如果不这样修持,就与佛的教导相反,决定很难与佛感通。又者,凡是礼拜读诵大乘经典,以及作一切于世,与人有益的事情,都要将这些功德回向往生西方。不可以只单单用念佛回向西方,其余的功德另外回向给世间的福报,那么心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必须知道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然得到世间福报(比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等)。如果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那么所得的世间福报反而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就很难决定了。
此念佛法门,一代时教大乘经典,尽皆赞扬。小乘经中,绝不提起。有不通教理者,斥为小乘。乃无知邪说,不可听从。
念佛法门,佛陀一代时教的大乘经典,全都赞扬。小乘经中,绝不提起。有不通教理的人,指净土为小乘。这是无知邪说,不可听从。
又乩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若说世间道理,则是者尚多。若说佛法,则非己所知,妄造谣言。如金刚直解后,所附之先天古佛宝号,乃灭人慧命,瞎人正眼,极恶无比之魔话。以此施人,罪过无量矣。
又者,乩坛所说,大多属于灵鬼依托当事人的智识而作。如果说世间道理,那么说对的还比较多。如果说佛法,就不是他自己所知道的了,就妄造谣言。如《金刚直解》后面,所附的先天古佛宝号,这是灭人慧命,瞎人正眼,极恶无比的魔话。拿这个施于他人,罪过无量啊!与心愿居士书(代友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