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辛二、颂领解前文分二:壬一、追叙疑悔;壬二、叙今领解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五面,我们看辛二的“颂领解前文”。

这一科是说到“身子领解”,就是舍利弗尊者在前面的〈方便品〉听到佛陀说“开权显实”的妙理,他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前面是一个长行,这以下是一个重颂。

那么舍利弗尊者到底是理解什么道理?我们做一个复习。简单地说就是悟到了一个真理,就是所谓的“权法妙,实法妙”。我们一个人要成佛,一定要两种法门同时修学,一个是权法的修学,一个是实法的修学。

那么什么叫实法呢?它必须要上契诸佛实相的妙理,就是你要成佛之前,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你要契理。真理是不能修证的,因为真理是本来具足的,众生本具,诸佛所证,所以真理不要修。你只要怎么样?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你知道你打妄想的心的深处有一个一念心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它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就可以了。真理在于观照,所以实法不是让你来修的,是让你观照用的,叫“内观真如”。这是一种真实法。什么叫真实?它不会变来变去的。你今天观它,它也是如;你明天功夫进步了,你观真如,它还是一样,如。它是不变的。不变的东西,就没有所谓的进步退步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于真理只有做一件事情,就是信解,观照,安住,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就是我们佛法说的,你要有一种菩提分。虽然我本身没有成就菩提,但是我随顺菩提,成就一种菩提分。你观照真如就是一种菩提分。你跟佛陀是怎么样?同一条线,顺从菩提。

但是,你只有顺从菩提,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从因缘上来看,我们是一个业障生死凡夫,所以我们必须要怎么样?要有一个权法来做一个调伏对治。一旦讲权法,那就落入了因缘所生法了。落入因缘所生法,就每一个人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因缘跟他的因缘不同,你的烦恼跟他的烦恼不同。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经验不同,无量劫来我们经历过不同的生命经验,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他脾气大,各式各样。所以,一旦落入权法的修证,那就各各不一样了,你修你的,他修他的。所以权法它不是只有明白而已,它要论修证,那是一种真实的功夫,我们叫做事修。

所以一个人要成佛,一定要两套专修:内观真如,外修三乘。

我们从舍利弗尊者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一开始接触的佛法是《阿含经》。《阿含经》是一个权法,它讲四圣谛。它告诉你,一个生死凡夫怎么样能够快速地离开生死轮回,所以它没有成佛之道。舍利弗尊者在阿含会上,他可以说是充满了自信,因为他把整个四圣谛修完了。所以一般声闻人经过《阿含经》以后,他认为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觉得他是大事已办了。

诸位!每一个人证得阿罗汉以后,他认为他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等待死亡的到来。我们一般人怕死亡,阿罗汉他对死亡是充满了期待。他认为:“我今何用此色身,荷负众苦不休息。”阿罗汉认为他拖了这个皮囊,对他来说是一个负担了,但是他又不能自杀,因为自杀犯杀戒,所以他就今天去托钵,回来把脚洗洗就入禅定,他就等待死亡的到来,因为他觉得他大事已办。直到方等会上,他这个时候跟诸大菩萨一接触,看到这大菩萨的甚深功德,对他刺激很大。因为他认为“我等同入法性”,就是说阿罗汉认为,我入了涅盘,你们菩萨也入了涅盘,他认为涅盘是一样的。结果,在方等会上发觉,此涅盘非彼涅盘。我的涅盘只有寂静安稳,菩萨的涅盘叫做功德庄严;甚至于到般若会上,佛陀还跟他们授记,说你的涅盘是可以成佛的。但是阿罗汉们在般若会上,从来没有看到佛陀跟阿罗汉授记,所以心中是既疑又悔,充满了悔恨。想当初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条路呢?因为在方等、般若会上,佛陀讲的是差别法。你修声闻四谛法,你到了阿罗汉就没了,停了;你修十二因缘成就缘觉;你修菩萨乘成就菩萨。所以,在法华会上之前,阿罗汉是认为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当初选错了因地,现在已经没法改变。所以他充满了悔恨:我当初为什么就匆匆取证,我应该稍微等一下,想清楚了。所以他认为对他来说是一种重大损失。

直到法华会上,佛陀说所有人都没有损失,任何的不足都可以把它修补过来。为什么?因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刚开始你是修慈善事业的,那说你是人天种性,没有错,从因缘上你是人天种性;你这个人接触的是一个小乘的教理,修四圣谛的,二乘种性;或者你是修菩萨种性等等,这个都是因缘的修证。如果我们今天愿意做一件事情,就是“回光返照”,会把所有的差别相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所谓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子,你修什么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会三归一”,你已经入了佛陀的菩提法性之海。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所以舍利弗尊者从开始的悔恨,到法华会上听到说原来他没有损失,声闻法就是成佛之道,菩萨法也是成佛之道,所以“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所以他前面这一段都在讲他自己成长的修学过程,从最初的自己认为的损失,到最后原来可以弥补,最后生起欢喜。

前面的是长行,这以下舍利弗尊者用重颂的方式把它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做一个复习。这以下有两段。

壬一、追叙疑悔

我们看壬一的“追叙疑悔”,他当初的疑悔。看经文。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

这一段说是“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这个初闻是指什么时候?这初闻,这个地方的时间点,是舍利弗尊者听《法华经》的〈方便品〉的前半段。前半段诸位可以稍微复习一下,它是什么?它是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佛陀先略说。佛陀在刚开始〈方便品〉的时候,他讲两件事:

第一个,讲到佛陀的实智不可思议。我们因地观照真如,因地叫做实法,我们在修实法;成功以后变成智慧叫做实智,真如本性所发出的智慧。所以佛陀一开始在〈方便品〉之前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说阿罗汉们,你不要以为我跟你是同样阿罗汉,我的智慧是你们不能了解的,我所安住的一念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思想,那不是你们无常无我的智慧、我空的智慧所能理解,那档次差太多了。第一个佛陀赞叹实智的微妙不可思议。

第二个,赞叹权智。“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这个地方对舍利弗尊者打击也很大。多少的岁月,阿罗汉不容易啊。诸位!阿罗汉要放弃他所有的感受、想象、色身,他必须把物质、内心的世界全部放弃。为什么?因为他想追求涅盘。所以,支持阿罗汉不断用功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涅盘寂静乐。现在你告诉我这个涅盘是方便力,那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一个影像,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没有真正的涅盘,所以这个时候,对舍利弗尊者们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初闻佛所说”,听到佛陀讲到实智的不可思议,讲到权法的方便,这个时候心中产生惊怖、疑惑。

什么样的惊怖、疑惑呢?“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这难道是魔王以神通力化作佛陀的身相,来扰乱我的心思吗?这个一开始就是佛陀的规划,就是先一个略说。干什么呢?动执生疑,先把他的疑惑给逼出来。

基本上,声闻人的思想,他一路走来,他的教法是我空法有。他放弃生命所有的主宰,追求涅盘。但他的问题在哪里?他法执坚固。他认为生死是真实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涅盘也是真实的,所以怎么样?我放弃了生死,追求涅盘。所以《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声闻人闻诸法空如刀伤心,就像用刀去割他的心一样。你跟我讲“生死涅盘等空华”,那对阿罗汉的打击是很大。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在整个声闻人心中唯一的目标,在法华会上刚开始,佛陀说是一个方便法,那对阿罗汉们来说,可以说是产生很多的惊怖跟疑惑。

当然,作为一个圣人,阿罗汉,舍利弗尊者不可思议。他这个时候并没有退转,他反而起身殷勤三请,请佛陀讲清楚一点,什么叫做“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的概念。这个时候请佛陀再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就佛陀开始广说。

我们看下一段,请合掌。

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

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这一段是依人而断疑,先断除疑惑。等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殷勤三请,佛陀正式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佛陀用什么样的事缘来说明呢?佛陀举出五佛的说法仪式。什么叫五佛呢?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释迦佛,还有十方佛。那等于是所有的佛都这样做了。说十方诸佛出世来说法,都是用“权实不二”的概念来说法,都是用实法来做一个目标引导,内观真如,用权法来做对治,没有一个例外的。没有哪一尊佛说,你只要理观,你只要知道你是清净具足就好了,什么都不修了。那你就执理废事了。也没有哪一尊佛说,你就好好拜佛就好,其他什么道理都不学。那你执事昧理。你没有站在佛陀的同一条平台线,没有顺从菩提,你怎么成佛呢?你事修是向外攀缘,真如本性是向内。今天你煮饭应该用白米去煮,结果你用沙来煮饭。你本身不是菩提性,你不可能有菩提的果。所以三世诸佛说法,一定是两套的法门,一定是向内讲实法,内观一定是真如;向外一定是方便,权法,三乘,没有例外。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如此,释迦佛如此,十方诸佛如此,五佛的说法都是这样子。这是第一个。佛陀的说法,第一个。

第二个,佛陀用大悲心加持他。“其心安如海。”这段古德解释说,舍利弗尊者堕入惊怖、疑惑的时候,“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佛陀用大慈悲心来摄受加持他。阿罗汉是有三明六通八解脱的,一般的魔王也经不起他的神通智慧的观照,所以他以智慧观进去佛陀的内心,发觉佛的心甚深广大,安定如大海,没有任何的差别对待的心。所以,他从佛陀的大智慧跟大慈悲里面得到的结论:“我闻疑网断”,这个不是魔变现的。这是一个总说。

这以下说明他疑网是怎么断的,详细地、个别地说明。

首先看过去佛。说过去这么多佛来到人世间,然后出生、出家、说法、入灭了。那么这些佛是怎么说法呢?也是“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蕅益大师说,绝大部分的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很少有佛陀一开始就讲《法华经》的,很少。即便是一个净土的大菩萨,净土的一个环境,只要对凡夫说法,很少人直接讲《法华经》的,很少,都是先“为实施权”。所以初学者学《法华经》,可能他学了以后也不见得受益。《法华经》是什么时候最受益?你什么法门都修过了,找不到目标了。拜忏也拜了,持戒也持了,念佛也念了,这么多多元化的事修以后,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这就是你学《法华经》的时间到来了。不要向外攀缘,内观以后你就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向内安住。

过去佛的说法都是“安住方便中”,都先讲权法。为什么?破障。一开始你讲深的道理没有用。所以你看忏公师父在摄受初学者,他不跟你讲《法华经》的,要你赶快去拜佛,工作、拜佛。为什么?“安住方便中。”你障碍这么重,心思这么粗重,跟你讲一佛乘的妙理,你听得懂吗?跟你讲说,没关系,你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如,你会受益吗?你不会受益的。初学者就是多拜忏、持戒,忏悔、持戒、修福。就是什么?“安住方便中。”过去佛就是这样做的。

好,我们看现在佛。

“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过去佛如是,现在的佛、未来的佛都是这样做的,一出世以后先讲阿含、方等、般若,先把你的粗重的身心世界把它脱落了,再“开权显实”,讲《法华经》。

“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如此,我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做。我从八相成道的出生、出家、得道、转法轮,我也是一样,先广设方便,讲三乘的教法。先求解脱,再求菩提。

所以这个五佛的过去、现在、未来,释迦佛、十方佛,都是先为实施权,再开权显实。所以舍利弗尊者得到一个答案:“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波旬作为一个魔王,他虽然有能力现出三十二相的身相,但是他没有那种智慧来讲权法妙、实法妙,他没那么高的智慧。阿罗汉都想不出来了,魔王怎么想得出来呢?这是一种真实之道。“为实施权”,再“开权显实”,所以结论:“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那么为什么我惊怖呢?是我自己,刚开始我的智慧不足,法执太重。“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今天不只是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规划是这样布局的,先讲权法,再讲实法,十方诸佛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现在讲平等,当然佛法强调平等,你学《法华经》就知道什么叫做平等了。不是说佛陀出世以后所有人都要怎么做,不是这样子。这叫齐头性的平等。佛陀的平等是一种契机式的平等。你这个人对痛苦有很深的感受,可能你的环境造成的,佛陀为你说苦谛;你这个人个性主动积极,佛陀直接讲道谛,你可以从道谛下手,你就好好地去修布施、持戒、忍辱。就是说,修行一开始不要要求圆满,你要找到你相应的法门。后面会说到,你相应的法门,你有兴趣,会激发你的意乐,你就会想要精进地去追求,你就容易找到一个修行的突破口。先求上路,再求圆满,三世诸佛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例外。没有一尊佛陀一开始就把你抓来听《法华经》的,没有。一开始都是“安住方便中”,等到因缘成熟了,再说这个真实道。

所以这一段的经文,舍利弗尊者他为什么后来就把疑网给断了呢?古德解释,来自于对佛陀的信心,因为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如此,都是这样,所以由人而断除疑惑。

但是只有断除疑惑是不够的,你要产生信解,所以依法生信解。前面是依人而断疑,这以下讲依法生信解。我们看下一段。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喜。

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

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

前面的一段是说明舍利弗尊者因为对佛陀的信仰,所以断疑,这以下对法的理解而生信。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第一个,我得到佛陀大悲心的摄受,佛陀的柔软音声那种大悲心,让我能够安定下来。第二个,佛陀用这种大智慧的所谓的“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所谓“权实不二”的概念,来演畅甚深微妙的清净法,所以“我心大欢喜”。当然他的欢喜是因为“自知当作佛”,那觉得自己没有失掉。所以,“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我过去怀疑我自己不能成佛,我自己觉得我损失重大,这种疑悔都消失掉了,而安住在一心真如当中。所以结论:“我定当作佛。”听完〈方便品〉以后,后半段他知道,原来他从来没有走错路,这个是他必经之段。

诸位!成佛之道,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你有你的路子,他有他的路子,我们只要求真理一样。就是你回去打坐的时候跟他打坐的时候,你回光返照入的真理是一样的。你们从佛堂出来,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事修不可能一样。所以这叫常同常别。你喜欢布施,不影响你成佛;你喜欢持戒,也不影响你成佛。事修没有决定性,“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你为什么要布施,这个比较重要,你的因地发心。说我布施为了追求快乐果报,我因为深信因果而布施,那你的档次就不太高了,因为你依止的理论是要追求快乐。说我布施,因为我不可得,无常、无我;既然我不可得,我放弃主宰,众生有需要我就给他,声闻种性。其实按《法华经》的意思,你的布施一个重要理由应该就是,我要透过布施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是这样子想的,这叫安住实道。你能够知道“法法消归心性”,所有的法门都在开显自性的功德,无有少法可得,那么你就是怎么样?“我定当作佛。”因为你已经走上了一个成佛的道路了。

那么成佛是怎么样呢?这古德用身口意三业的功德来说明:第一个,“为天人所敬”。成佛不是只有一个涅盘寂静,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的功德,你那个身相要为大家所恭敬。第二个,口业的功德。你要能够方便说法,权法妙,实法妙,口业的功德。第三个,你有意业的功德,教化诸菩萨,你要有一种中道的实相智慧。

前面这一段就是舍利弗尊者的一个觉悟,从断疑到生信。

我们来看附表第六,说是“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什么叫实道?这一点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我们做一个简要的说明。看附表第六。

附表第六,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修行要有一个观念,就是怎么样能够让自己“会权入实”。有些人喜欢从持戒下手,有些人喜欢从拜忏,有些人喜欢从念佛。没关系,这都是权法。重点是你怎么把权法导归实法。

我们先看第一个,观身不浄,怎么样会权入实。

一、观身不净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我们一般修学,正常人(你如果是法身菩萨乘愿再来就不说了),一般的生死凡夫都是先修权法。先假设我们现在没有学《法华经》,所以第一句话先不要看,我们从第二句话修起。如果你一开始刚学佛,四念处第一个,“观身不净”。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结构,脓血屎尿等等,种种不净物,所以身体里面的结构是不清净的。

再观外相不净。“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说我们这一层皮看起来很漂亮很庄严,但是七孔也经常流出不净,就是两个眼睛、两个鼻子、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等等,所以外相也不浄。

第三个,死后不浄。“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一个人死亡以后,你的色身开始腐败,然后膨胀,最后破裂,最后剩下一堆白骨。所以结论:“且莫把未烂的骷髅认作真。”

诸位!如果你是一个初学佛法者,你没学《法华经》,先没有安住真如,直接从因缘上修证,然后你一路看到你的色身,外面不净,里面不净,最后死亡以后不净,你最后会有什么结果?你将会有什么结果?你猜猜看(因缘果报嘛)。结果就是(先讲优点),你临终的时候不会贪爱色身。恭喜你!但它的后遗症,你生生世世厌恶色身这个东西,这个就是你没有入实法的后遗症,法执。你认为色身是不清净的,而这个法是真实的,不可改变的。

我要提醒求生净土的人:净土宗是大乘法门,所以他是有生命现象的,他是有依报、正报庄严的。什么叫正报庄严?他是有色身的。你没有色身,你怎么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呢?你怎么有寿命久远呢?如果我们今天因地是完全修权法,就是所谓的“执事昧理”。除非你因缘很不错,后来听到《法华经》了,开权显实了,把权法的假相拨开来,原来一切法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如果你没有遇到《法华经》,你一路的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这样不断地观下去,你的后果就法执很重。

那如果加上第一句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来看:“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诸位!你要讨厌色身之前,先做一个动作,先把心带回家。这个色身是怎么来的?你不要一开始就扑上去,就是你不能站在色身的角度去讨厌它。你要认为色身是真实的,去讨厌它,那你以后就跟色身完全无缘。你如果修得好,可能你要先到四空定,就是无色界。无色界就是讨厌色身,把色身空掉了。其实色身是空不掉的。诸位!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色受想行识是通十法界的,色身空掉是不正常的,色身只能转变,不能断灭。它不像烦恼,不像业力,那叫多余的,那是遍计执,那是可以消灭的。依他起性是不能断灭的,色身怎么能够让你断灭呢?

我要怎么样能够破除烦恼,又不坏因缘所生法,又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来,第一句话:“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怎么有色身的?是我们过去生的临终的时候,一念的爱取烦恼,那再加上我们业力的牵导,看到父精母血的结合。所以恩爱迷情的心法,一个颠倒妄想跟这个业力所变现的,这个父精母血的结合,才虚妄有此色身。

这个“妄有身”很重要。也就是说,色身是怎么回事?是我们一念心,因为业力跟烦恼的和合变现出来的,它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影像。这样子讲那就是“借假修真”了。那这个影像有什么好断的呢?虽然是如梦如幻,但是还是要断,我们要借观照色身的不净,来断我们心中的烦恼,不是要断色身。诸位!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其实没错。所以不净观只是一个方便说,因为我们喜欢色身。喜欢异性叫做淫欲心,喜欢自己的色身叫身见。那佛陀的方便就是说,问题在于你心中的烦恼,不是色身。你看阿罗汉,看到漂亮的色身他也不贪爱嘛。那怎么办呢?我们透过一种方便门,权法。就是说,我们透过观察色身不净,来调伏我们心中的贪爱烦恼。这个方法就对了,这样的修学就完全没有后遗症。用如梦如幻的法药,来对治如梦如幻的五蕴。所以你整个修学一定要安住实法中,一定要先安住,才能够谈调伏。就像你打少林拳,一定要把马步蹲好。所以你看,你整个观身不净,你把第一句话读完再来读后面的话,那叫做“会权入实”,那就不是解脱道。

所以,我们《法华经》的修学是,把解脱道跟菩提道同时修学。调伏爱取是个解脱道,但是你安住一念心性,变成菩提道。你多一个内观真如,安住一念心性,来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那么这样子,就把一种断灭的概念做了一种转化:我不要有漏的色身。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一定是两句话的,“厌离娑婆”,一定有下一句话,“欣求极乐”。没有人只修厌离娑婆的,不然你到最后跟阿罗汉一样。你不要娑婆世界,你要去哪里?所以,你少修一段,这个因地就不圆满了。净土宗,我们要把娑婆世界的五蕴身心看破放下,但是你要怎么样?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要欣求。大乘佛法都是这样,都是转变,关键点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过去我们在〈方便品〉也一再强调一个观念,你要改变因缘所生法,你自己要先跳脱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先把心调整好了,再来对治。

好,再看第二个,观受是苦。对感受是怎么观的,我们先看这段论文。

二、观受是苦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苦果实堪悲,辛酸难比。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好,我们也是一样,实法先不看,先看权法。

说这感受是怎么回事?“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观无我,就是人生的快乐跟痛苦你说了不算,是过去的业力决定的,所以业感是不能主宰的,痛苦跟快乐是由业因决定的。先说明感受的来源,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

痛苦的果报当然是觉得辛酸。快乐的果报虽然有一时的荣耀,但是你别忘了,无常败坏!所以从不坚固的角度,它也是痛苦,因为它让我们过度地期待而产生失望。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诸位!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也观想一下,如果你对感受一路看起来,它是痛苦的,是无常的,不可控制的,你没办法作主的,那你对感受就完全放弃了。但是你别忘了,弘一大师讲一句话说,修大乘佛法的人,心志要苦,意趣要乐。你看一个人,修行老是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人也可以修大乘佛法吗?没办法。当然你不能把自己修得太快乐,太快乐你就没有出离心。但是你一路的悲观,其实也不利于菩提心的。你自己都没有快乐,你怎么可能给众生快乐呢?这不合乎人性。

那怎么办呢?有方法,看第一句话。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中道是很难的,我们凡夫要么就过度地追求,要么就一昧地排斥,这个都是落入空有二边。那么怎么能够空有平衡呢?看第一句话,先看这个感受怎么来的。“妄想驱驰”,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然后攀缘前面的六尘,那么心法跟六尘的色法的和合变成六根,有六根才有六种感受。这个感受活动要有根来依止,就是你没有身体,你哪有感受呢?它有个六根的。所以这个感受是“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没有真实体性的。

所以修行它是这样:这个感受的操作,我们要放弃三界的感受。因为三界的感受虽然有些快乐,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你有能力来享尽世间的快乐,但是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即便你有能力你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三界的快乐有过失,“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那你这样讲,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对感受的期待完全放弃?也未必。你看极乐世界,佛陀要你“欣求极乐”。你看看,佛陀讲《阿弥陀经》,佛陀自己也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陀也没有否定快乐的感受,佛陀也是用快乐来引导我们。所以,快乐本身不是罪过,问题是你的快乐不能在三界里面得快乐,你要追求大乘的法乐。

为什么叫意趣要乐?你看有些人拜佛,拜一拜,法喜充满。喜欢拜佛的人,他越拜越轻松。当然他有方法,他是下实上虚。喜欢打坐的人,他打完坐以后思惟法义,他读一遍《法华经》,读一品《法华经》,他也是身心法喜充满。这也是快乐的感受。难道你要一昧地否定吗?你完全否定快乐,那你就变成阿罗汉了,想受灭。阿罗汉就是把感受灭掉,把第六意识的想蕴也灭掉,前五识的感受也灭掉了,所以这个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六根的功能基本没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在操作佛法的时候,怎么样把握中道平衡?就是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就是这个“权实不二”的概念。诸位,为了以后着想,为了你的成佛之道以后不要有障碍,请你不要用一种断灭的方式、极端的手段来处理问题。除非有例外,你这个烦恼太重了。你这个事情,你看上一个喜欢的东西,你看上这个包,你本来一开始控制,但是你非买不可,一个礼拜以后你还是喜欢这个东西,那你用断灭的方式,偶一为之,可以。但是这种权法的操作不能当作常法,就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烦恼,你偶一为之,用断灭的方法来下重药,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都要站在就是它本来是不存在的,然后再去对治它,正常是这样子的。就是“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你这样子做,我跟你保证,你未来的菩提道,你这个叫做坐大白牛车,那就是顺畅,直达车,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你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直趋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法华经》的妙法。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双顶流恋爱综漫:寻找过去的自动手记人偶龙珠:神之御技有点多丽塔的傻瓜丈夫宴爷,你家小祖宗又又又掉马了!最美好的锦瑟年华法不在多,会八则已凡起仙洞德幸:好久不见,我的天使穿六零,饿肚皮,我有粮食满仓女配拒做对照组,禁欲军官把她宠濯枝有雨时光织梦者:织梦与现实倾世女帝:黑莲花翻身手册火影:让你杀佐助,你去当魅魔?我有妒夫招不得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五十离婚,我开启了逆袭之路特战女兵在古代作精女配,男主怎么还不和我分手快穿之反制玛丽苏剧情婚路迢迢:温软娇妻带球跑和亲后,我征服了草原狼王恋爱脑女婿香吗?老卿家有俩从边缘行者开始加点穿越后,我嫁的世子他说自己不行欺尸灭俎我可是沅袅袅重生八零:掀翻婆家闯商界小姑娘全能又迷人,世子日日求哄斩神:手握因果轮回,我即神明!柯南里的玩偶师宠妾灭妻忘恩负义?全都给她死!救命!刚醒就被好大儿开瓢四十岁,不结婚崩坏纪元:我师符华重生之国公府嫡女与小皇叔天命傀相拥有系统后,我被两个皇子缠上了农门巧手寡妇种田忙邪恶之手山河怅天傩末世降临:尸山中爬出一个女大佬全员反派,我是疯子我怕谁大佬们偷听心声后,龙神崽惠成团宠穿成肥王妃,带着空间天天要造反爹妈不要,首富老公把我娶回家宠女巫说她来自星海【西幻】混沌道生诀
爱看读书搜藏榜:勇者队伍里的普通人穿越成废柴,驭万兽,瞳术定乾坤九转归幽地狱病院咒术回战:我成了五条悟的姐姐浅风不及你情深次元: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赛亚人!骑士君的非凡之路诸天影视莽夫开局欢乐颂开局大宗门,我却意外成了散修太子妃手握空间踏仙路觉醒变异植物系,她在末世横行了毕业了好好爱照进深渊的月亮幽冥之契逆天,影后视后全是我不良人:悟性逆天,震惊不良帅述录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快穿年代:拿下病娇反派生崽崽啦人在娘胎,我邦邦给女帝两拳禁墟迷城国运强不强,全看宴姐浪不浪!诸天修行,从功夫开始爱在梦里等花开少年歌行之不染凡尘遥知殊途神罚圣域:铁子的武神之路离婚当天,慕小姐改嫁前夫死对头君乃天上客穿成妖族太子后,美人师尊日日宠三生瑾瑜男人三十,成功逆袭重回身体后,靠着现代科技鲨疯了斗破:我可以加点修行你我,一别两宽穿书七零,捡个便宜老公宠到底约战里的咸鱼修仙重生之太子妃她是京城首富重生九零好时光NBA:开局一张贾巴尔模板卡死对头他非要做我道侣瑶池长生密诀重回八零:别慌,改造全家致富强蛇蝎宠妃心机深,垂帘听政做太后丑女多娇,世子折腰闪婚甜妻不好惹疯了吧!在惊悚游戏和亡灵搞暧昧我又乖又美,独宠后宫怎么了?女配别演了男主他们有读心术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婆婆有空间,我成全家顶梁柱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仙道霸主古今来回穿,我囤货养孙子暴富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年代修仙:我有山海相伴重生独美后,小皇叔跪求名分守护荣耀发现外室子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重生60:我带姐姐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重生后我靠回档封神顶流雪落重生,不负君心拿我当他替身,合约不续你倒追啥?七零娇气包又美又撩,首长他沦陷了妻子的秘密:一位丈夫失忆后的谜情追踪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王爷,王妃又去皇宫摆摊了民间怪谈之缝尸人太子侍妾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不正经修仙:开局偷听合欢功睡梦与清醒误惹反派世子后NBA:开局拉了,勇士跪求我回归妙法莲华经正青梅未熟重生80:从摆摊开始发家绑定改字系统,疯批男主跪求原谅盛唐奇幻录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帝娇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生命倒计时,高冷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重生归来,贵女她不对劲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我重生后,哥哥们都真香了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时光与你,情定今生被读心后,我的马甲全掉了买来的禁欲夫君是太子钓系甜妻,贺总自愿咬上钩我在求生游戏里苟到无敌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圣祖大帝传奇离婚嫁京圈大佬,前夫一夜白了头